文 周 華
我園自實施課程游戲化以來,在“以幼兒發展為本”理念的引領下,努力構建更貼近幼兒發展需要的班級自然角。在班級自然角的創設管理中,如何充分利用好班級走廊的小角落凸顯自然角的教育價值,讓自然角真正“活”起來呢?
自然角剛創設時非常熱鬧,吸引了很多幼兒駐足觀看,但熱鬧一陣子后就逐漸恢復了平靜,自然角并沒有持續牽動幼兒的心,沒有與幼兒持續互動,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在自然角的創設過程中,由于教師缺乏科學的教育觀念,常常將評比檢查作為自然角創設的原動力,檢查結束后不能做到及時有效的跟進及調整,未能使自然角真正服務于幼兒,未能挖掘出自然角創設的真正內涵。
隨著課程游戲化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們逐漸認識到以幼兒為主體的自然角創設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于是,我們在創設自然角時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根據季節的不同來替換內容,還根據主題開展的需要及時補充內容。此外,自然角創設還應和我園課程游戲化申報項目相融合,從而確定各階段班級自然角創設的重點。
發動幼兒家長參與收集自然角的物品,使家長明確創設班級自然角的重要性,指導家長如何配合班級收集物品。例如,可以在家長微信群中發動家長配合班級收集相關材料。
自然角是幼兒的自然角,教師應該將創設自然角的權利交給幼兒。在以往創設自然角時,教師包辦自然角的情況較為普遍,基于成人審美視角下的自然角創設很難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所以,在創設自然角時,教師應征求幼兒的意見,大膽啟發幼兒去探索自然角創設的不同思路。
在以主題為中心開展系列活動的背景下,自然角內容的選擇應盡可能做到與主題教學同步。如在“美麗的秋天”主題活動中,可以增添秋天的水果、落葉等,使自然角與主題教學互為補充、互相滲透。在本次自然角打造的過程中,幼兒們商討將自然角背景色調確定為藍印花布色調,選擇的田園村居風格與我園課程游戲化申報項目《傳承兒童民間游戲,建構特色園本課程》相吻合。
自然角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努力表現、大膽嘗試和親自動手動腦的機會。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不同特點,合理設置自然角各類管理員,如動物管理員、植物管理員、種子發芽記錄員。例如,為吊蘭新發的枝條移植時,在土培、水培、沙培、沙土混合培實驗中,幼兒通過觀察發現吊蘭在土里7 天會長出新的嫩芽,在水里10 天左右會長出白白的根須。
在自然角環境創設中,我們為幼兒提供操作所需材料,創設適宜的探究環境。例如,自然角的鮮花焉了,面對枯萎的鮮花,幼兒們愁眉不展。于是,我拋出問題,請幼兒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查找資料,弄清楚如何讓鮮花保存的時間更長久。佳豪的爸爸是園藝師,佳豪爸爸為我們提供了鮮花保鮮劑,教師也為幼兒準備了一些瓶子,我們在實驗區開展了“瓶中花”的探索活動。在自主探索過程中,幼兒們動手操作,相互交流,一起合作解決問題。
自然角創設管理是一個計劃、實施、調整、再實施、再調整的發展過程,通過此次自然角創設,我們逐漸意識到教師應當轉變教育觀念,真正認識到幼兒是不斷發展的個體,基于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自然角創設,應真正做到聚焦于幼兒,以幼兒為本,從實際生活出發、從實踐改造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