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良俊,徐敬洪,宋德明,張 帆,顏 旭,李治義,林 強,趙興龍,沈 超*
(1.成都市農林科學院,成都 溫江 611130;2.成都天健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都 崇州 61123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伴隨的“富貴病”發病率也明顯提高。中國2型糖尿病防病指南顯示,我國糖尿病總體患病率約11%,其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普通大米為高血糖生成指數(GI)谷物,進入胃腸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血糖值上升快;低GI食物可以預防2型糖尿、抑制肥胖、抗高血壓等諸多益處,有助于維持餐后血糖穩定。目前市面上可供糖尿病人群選用的大米及其主食產品極少,崇優567是低升穩糖大米專用水稻品種,該品種大米經華西醫院鑒定:空腹血糖下降0.36mmol/L,糖化血紅蛋白下降0.42%,適合糖尿病人食用,能有效地控制病情。本品種大米已進入市場,并已在成都崇州市白頭鎮建立功能大米生產基地。
崇優567是成都天健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育不育系崇5A與自育恢復系崇恢67配組選育成的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專用品種,產量達8.62t/hm2,生育期153d左右,比對照岡優725長4d左右。株高123cm左右,株型適中。分蘗力較強,有效穗207萬/hm2,穗長26cm左右,平均穗著粒178粒,結實率75.6%,千粒重32.1g。2018年稻瘟病抗性鑒定葉瘟6、5、5、5級,頸瘟5、5、5、5級;2019年稻瘟病抗性鑒定:葉瘟5、5、5、5級,頸瘟5、5、5、5級。
該品種大米送四川省農科院分析測試中心檢測,蛋白質含量7.12g/100g,脂肪0.3%,粗纖維0.26%,直鏈淀粉26.7%。對其抗性淀粉和鎘殘留送樣品到西安國聯質量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檢測:抗性淀粉7.12g/100g,鎘0.014mg/kg。表明鎘殘留低。
崇優567穩糖米品種生育較長,在成都或相似氣候地區播種適當早播,最好在3月底4月初播種。若采用直播方式,宜4月中旬播。崇優567種子千粒重大,機插秧按本田面積計算用種量為22.5~30kg/hm2,人工育秧移栽15kg/hm2。播種前曬種1~2d,打破休眠,提高種子活性,播種前用清水選種,去除雜質,然后用50%多菌靈或強氯精600~800倍液浸種24h,再用清水清洗2~3次,最后浸種24~48h,進行催芽。最好用人工方式催芽,出芽整齊,有利于提高出芽率。催芽有條件的可用溫室、恒溫箱。
這里介紹傳統、簡便低成本的催芽方法“青草發燒催芽法”。催芽前,割一定量新鮮青草,堆成鳥巢狀,壓緊,中間放入用溫水(38℃)浸過的種子,上面蓋青草,并用浸過種子的溫水澆透草堆,壓緊草堆,外面用薄膜密封,放入溫度計。中途每間隔2h,查看草堆溫度,溫度不能超過40℃。超過40℃時,應揭膜、澆水、降溫。12h后種子基本粉嘴、出芽。揭開薄膜,適量澆水,保證種子水份,翻涼種子。通過這種方法種子出芽率高,出苗整齊。
育秧方式可采用工廠化育秧,水育秧、旱育秧。工廠化育秧的苗床要選擇地勢平坦、土質肥沃、背風向陽,排灌良好,土質疏松的偏酸性、無農藥殘留的旱田或水田地,方便運輸的地塊建設育秧大棚[1]。大棚設置面積按本田和大田比例1∶70~80準備,棚內中央留1條30~50cm過道,以方便后期棚內管理工作。棚內秧床要整平,育秧前清除棚內雜草,刮平后壓實,擺盤前澆足底水。塑盤營養土基料冬季進行發酵和殺菌處理,減少病蟲為害。機插秧秧齡不宜超過25~30d。水育秧采用地膜覆蓋保溫育秧,苗床用復合肥施750kg/hm2作底肥,機耕田面平整,無雜草,稀播勻播,播后用竹拱蓋膜保溫7~10d,溫度升高及時揭膜,練苗。秧齡不宜超過40d。移栽前5d施尿素75~90kg/hm2作送嫁肥。旱育秧,不論是工廠化育秧,還是旱育秧,在育秧過程中通過肥水、病蟲草害防治等措施確保秧苗健壯生長,多分蘗。苗床期秧苗稻薊馬為害較重,加強防治,效果相對較好的藥劑有乙基多殺菌素、螺蟲乙酯+聯苯菊酯、吡蟲啉,注意輪換用藥,以防產生抗藥性。建議早晨或者傍晚噴施藥,加有機硅助劑或者植物油助劑。
適時早栽水稻在本田生長時間長,生長健壯,分蘗多,有效穗多,易于奪得高產。穩糖米穗子大,著粒密度稀,每穗著粒總數不高,屬于穗數型高產品種,因此,要奪得高產必須有足夠的有效穗,插足基本苗是高產穩產的基礎。近幾年高產示范田的有效穗數大多為20.7萬/hm2左右。機插秧規格設置30cm×17cm,栽20~22萬穴/hm2為宜,穴插2~3粒谷苗,把漏苗率控制5%以內,并對漏栽的進行人工補缺。手栽按行距30cm、穴距17cm進行淺插,穴栽壯秧2粒谷秧,基本苗達120萬/hm2。直播田基本苗達140萬/hm2。
為了提高穩糖米稻谷品質施用肥料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配合施用,根據前作和土壤肥力,確定施肥量。施純氮控制在90~120kg/hm2。氮、磷、鉀比例為1∶0.5∶0.5;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底肥和追肥比為6∶4[2]。精耕細作,田面要平,無雜草,土粒細,施肥勻。移栽前保持2~3cm水層。移栽后5~7d及時追肥,有利返青快,分蘗早,不宜在秧苗進入幼穗分化后施追肥,造成貪青晚熟,結實率降低,影響產量和品質。在分蘗末期曬田復水后施用鉀肥,有利于增強植株抗倒能力,施肥量折K2O 75~105kg/hm2。后期結合長勢情況,用尿素15kg/hm2加磷酸二氫鉀7.5kg對水750kg噴施穗肥提高產量。
在水分管理上要堅持淺水栽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蘗,苗夠曬田,深水孕穗,濕潤灌漿,后期忌脫水過早。采用干濕交替灌溉,2次灌水之間自然落干通氣。奪取高產的關鍵技術措施是在中期適時曬田,穩糖米葉片寬大,若肥料和田間管水不協調,易造成葉片披垂,后期抗倒能力減弱,需要通過灌溉塑造良好株型,增強后期防衰抗倒能力,促進籽粒灌漿而增產提質。根據田間長勢,分蘗狀況苗夠及時曬田控苗,對生長過旺的重曬,曬到葉色變淡,田間有裂隙。
預防為主,突出重點,綜合防治。穩糖米抗稻瘟病和稻曲病,生產中根據當地病蟲測報和田間觀測調查,及時預防螟蟲、稻苞蟲、稻縱卷葉螟、紋枯病等。防治用藥應選用生物有機低毒、低殘留農藥為主。在曬田結束復水時防治水稻紋枯病2~3次,防治采用20%井岡霉素可溶性粉劑300~600g/hm2或井岡·枯芽菌(6%、240億/g)可濕性粉劑1350g/hm2,對水900~1350kg噴霧,早上噴施最好。防治水稻螟蟲、稻縱卷葉螟,用5%阿維菌素乳油600~750mL/hm2,或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50mL/hm2,對水600~750kg噴霧;防治稻飛虱用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30~60g/hm2,或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600~900g/hm2,對水600~750kg噴霧;防治稻薊馬用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30~60g/hm2,對水600~750kg噴霧。
水稻達到生理成熟的標準是籽粒內干物重達到最大,也就是完熟期。從外觀上看,當每穗谷粒穎殼95%以上變黃或95%以上谷粒小穗軸及副護穎變黃,米粒定于變硬,呈透明狀,這時是水稻收獲最佳時期。但在生產上,注意水稻成熟期的栽培管理特別是水分的管理,過早斷水影響籽粒飽滿度。在成熟前7~10d左右灌最后1次水,當田間稻谷90%以上黃熟時,搶時收割,避免連續陰雨天氣造成倒伏,影響稻谷品質。收割稻谷及時涼曬,烘干,保證不發霉爛,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