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桂圓,楊芬
隨著國家二孩政策的全面實施以及母嬰保健需求的增長,我國對高學歷、高能力助產士的需求持續上升,助產士人才培養迫在眉睫[1]。如何有效整合教學策略以培養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高層次助產專業人才是高校重要的教學研究內容之一。護理學導論是助產專業護生入校后開設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有助于引導護生樹立正確的專業思想和培養職業認同感。教育部2018年印發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2],要求“開展智慧教育探索與實踐,推動教育理念與模式、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改革創新”,并于2019年啟動“雙萬課程計劃”,確定1 600門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課程[3]。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教師須依托信息智能技術,在教學中不斷鉆研和實踐,努力實現由灌輸式的“被動學習”教學模式向積極開放的“主動學習”教學模式轉變。同伴教學法(Peer Instruction,PI)能有效改變傳統的灌輸式課堂模式,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教學,構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生生互動學習的教學環境,其核心是課堂同伴討論學習[4]。但筆者在運用同伴教學法的過程中發現,雖然課前布置了預習任務,但是由于缺乏激勵學生積極預習的手段,再加上教師在課前不能及時收到學生有效的反饋,課堂上設置的討論題不能根據預習反饋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導致課堂討論有的學生侃侃而談,有的學生人云亦云或啞口無言,使討論缺乏有效性和積極性。而及時教學法(Just in Time Teaching,JiTT)正是針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提出來的,通過及時反饋促進學生預習[5]。鑒此,筆者整合同伴教學法和及時教學法用于助產專業52名護生的《護理學導論》課程,取得了較滿意的教學效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校護理學院2018級助產班59名護生為對照組,男生3人,女生56人;年齡(20.15±0.69)歲。2019級助產班52名護生為觀察組,男生4人,女生48人;年齡(20.38±0.77)歲。兩組均為高考同一批次統招生,在性別、年齡及高考成績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護生均為本科四年制助產班,于大一上學期開設《護理學導論》課程,教材任課教師和教學大綱相同,均為24學時理論課。
1.2教學方法
1.2.1對照組 采用同伴教學法。具體做法為:①課前準備。教學組教師集體備課,按照課程大綱要求制訂預習任務,并提前1周將預習資源和任務(PPT、講義、閱讀資料、視頻資料、預習題)通過班級QQ群發給學生,護生自主預習并由學習委員集中收集預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通過QQ反饋給教師。教學組教師通過分析護生的反饋,集體討論商議后設計概念測試題,即針對本堂課內容,用于揭示護生錯誤概念和引導護生深入探究測試題,以多選題為主[4](如“健康與疾病”章節,有護生預習后反映有關“常見的患者角色適應不良”概念不太理解,因此該內容的概念測試題圍繞這個知識點來設計)。教師在課前通過雨課堂上傳概念測試題。②課堂教學。課堂上教師先對該堂課內容有關的核心概念進行5~10 min講解,講解完后讓護生登錄雨課堂查看對應的概念測試題,獨立思考后作答,教師通過雨課堂后臺可以立即看到護生的答題情況。如果正確率在30%~70%,教師針對錯誤概念進行講解并引導護生按照先前分好的小組討論數分鐘。同伴間通過相互討論、解釋自己、說服對方、反省自己、批判對方,或彼此添加信息相互支持,這種課堂合作學習環節能引發護生對該知識點的深入思考,以加深對該問題的理解,最終促成正確答案的形成。討論后再次作答前護生會重新思考,反思自己和他人觀點的區別,最終作出新判斷。如果正確率>70%,提示大多數護生已經掌握了這個知識點,不需要再討論,教師精講概念后可直接公布答案并就護生有疑問的地方補充講解后進入下一個主題。如果正確率<30%,教師會重新詳細講解該概念,然后使用同類的概念測試題再次評價護生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根據護生的回答正確率選擇繼續討論該問題還是進入下一個主題[4,6]。③課后復習。下課后教師通過雨課堂發布課后測試題,護生完成后,教師根據雨課堂后臺的反饋結果,通過QQ群將總結反饋告知護生,還可與護生進行互動答疑。
1.2.2觀察組
將及時教學法和同伴教學法優化整合,教學時間軸[7-8]見圖1,具體實施如下。

圖1 聯合JiTT和PI的教學時間軸
1.2.2.1教學資源 主要包括超星學習通平臺、PPT、講義、閱讀資料、視頻資料、預習題庫、概念測試題庫等。教師計算機端和手機端均安裝超星學習通,護生手機上安裝超星學習通App。教師注冊后可進入后臺進行課程內容的創建和管理,可通過子模塊上傳資料、布置作業、發起討論、批改作業等;護生通過賬號和密碼進入系統后可進行相應課程內容的學習,還可以發起討論話題或給教師留言等與其他同學和教師進行交流。
1.2.2.2教學環節 ①課前:確立目標,自主學習。教師上課前一周通過學習通平臺布置課前JiTT預習任務,包括課前指定閱讀部分和預習測試題。預習測試題以選擇題為主,以及一個附加問題詢問護生預習時覺得難以理解或困惑的內容,題目不宜過多,以免增加護生負擔。教師可在超星學習通后臺對護生預習閱讀資料學習次數和時間、回答預習測試題等進行設置計分以納入過程性評價,可促使護生主動去查閱資料進行預習。護生在學習通平臺完成測試題并提交,提交后可立即看到測試題答案以及解析。教師通過學習通后臺亦可立即看到護生的作業反饋報告,通過仔細分析護生的困惑,可有針對性地在PI測試題庫中選擇適合護生討論和學習的題目并于課前在學習通上發布。②課中:講授指導,討論互動。課上主要采用PI教學法。教師先講述本節課的主題內容,對護生的難點和疑惑進行重點講解,然后讓護生在學習通上完成概念測試題,要求護生獨立思考1~2 min后作答。教師在學習通后臺可及時看到護生答題的統計結果,根據答題正確率及時更改調整教學策略(同對照組PI教學法)。③課后:目標檢測,總結反思。課后通過學習通平臺發布課后測試,護生完成后結果會立即反饋給教師。教師對后臺教學數據進行分析和總結并推送給護生,以便護生進行自我完善和查漏補缺,還可通過學習通平臺組織護生討論互動和答疑。
1.2.2.3課程評價 合理的課程評價是推廣新教學法的必要條件。根據客觀性、有效性、指導性、科學性原則對新教學法進行過程性評價,護生課程綜合成績構成為:課前預習及測試占20%,課堂概念測試題成績10%,課后測試占10%,期末考試成績60%。
1.3評價方法 ①課后測試和期末考試成績。每次課結束后由教師從習題庫中抽取習題對該堂課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每次10道題,均為選擇題,兩組相同,采用百分制評分,課后測試共12次,取平均成績。期末考試于學期末統一按學校教務處安排的時間組織,均采用題庫隨機抽題,總分100分。②護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量表。該量表由Cheng等[9]研制,為自評量表,包括學習動機(6個條目)、計劃和實施(6個條目)、自我管理(4個條目)、人際溝通(4個條目)4個維度,共20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計1~5分,總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916。教學組分別于課程開課前及結束后將該量表通過問卷星軟件生成二維碼發給兩組護生填寫并提交。③觀察組對教學模式的評價。該問卷由課程組在參考相關文獻[5-6]的基礎上設計,主要調查護生對此新教學模式的看法和體會,包括3個方面,共7道題目,所有題目的選項包括非常同意、較同意、一般、比較反對、非常反對。觀察組護生在最后一次課結束后當場填寫問卷。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4.0軟件進行統計描述及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兩組課后測試和期末考試成績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課后測試和期末考試成績比較 分,
2.2兩組課程前后自主學習能力評分比較 見表2。
2.3觀察組對教學模式的評價 見表3。
3.1及時教學法聯合同伴教學法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表1結果顯示,觀察組期末考試和課后測試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均P<0.01),表明及時教學法聯合同伴教學法有助于護生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提高教學效果。同伴教學法通過與同伴交流討論了解學習同伴的思維過程和方法,在討論中還可以碰撞思維火花幫助解決學習過程中的障礙[5]。但如果有護生課前預習敷衍塞責,則無法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可能會使同伴教學法流于形式,因此課前反饋是課堂同伴教學法成功實施的重要保障和前提。及時教學法著重于課前準備對課堂的調整,中心內容就是教師與護生之間建立的“反饋鏈”,即教師通過網絡給護生布置預習作業,護生進行課前預習并反饋給教師,教師依據護生的反饋情況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調整[10]。Madiraju等[11]證實及時教學法有助于學生主動學習課程資料,并幫助他們密切關注課程內容。故同伴教學法與及時教學法整合可以優勢互補,使“課前及時反饋”和“課上同伴討論”這2個核心環節緊密聯系起來。護生課前積極預習課上內容,能大大提高其在課堂上討論的信心和主動性;另一方面,課前預習是基于及時教學法的及時反饋,課上討論是基于同伴教學法的實時反饋,使教師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和把控課堂教學節奏。田雪晴[5]也表明整合這兩種教學方法后,提高了學生《大學物理》課前預習效率和積極性及課堂教學效率。

表2 兩組課程前后自主學習能力評分比較 分,

表3 觀察組對教學模式的評價(n=52) 人(%)
3.2及時教學法聯合同伴教學法有助于提高護生自主學習能力 表2結果顯示,課程教學后觀察組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總分及除人際溝通外各維度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均P<0.01),表明觀察組的聯合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護生自主學習能力。可能原因:及時教學法是一種以課外學習為主的學習方式,課前教師通過現代信息化手段使護生自主完成預習并了解反饋結果,針對性設疑啟發護生思考、自覺查閱資料,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課上通過同伴教學法創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激發護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其合作學習能力;課后測試幫助護生進一步鞏固復習,培養其探究反思能力。兩組人際溝通維度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因為兩組都實施同伴教學法,護生在互助學習的環境中都能意識到溝通交流和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3.3同伴教學法聯合及時教學法獲得護生的普遍認可 表3結果顯示,78.85%~100%的觀察組護生認為聯合教學模式能培養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促進對知識的學習以及優化課堂教學過程,說明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得到護生的普遍認可。可能與課程組精心設計的合理教學環節、輕松開放的學習氛圍、課程學習效果及護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有關,改善了護生的學習體驗,使護生有益;同時兩種方法整合充分體現了現代學習的互動性和開放性,整個教學過程都是互動交往的過程,在互動中保證護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提高護生學習的主人公意識[5]。Castellanos-Leal等[12]證實在使用及時教學策略后,學生在達到目標、獲得良好的成績、更好地利用時間以及改善學習習慣等方面更加滿意。
本研究合理將及時教學法和同伴教學法整合用于助產專業護生《護理學導論》教學,結果發現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及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得到護生的普遍認可。筆者發現聯合教學實施過程中概念測試題的難度不易把握,難度偏低,護生討論不夠深入;難度偏高,導致護生討論時間過長,可能會影響教學進度,在后續的教學實踐中要優化完善概念測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