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物理是一門實驗性和理論性都非常強的學科,學習難度比較大。文章圍繞高中物理力學綜合復習教學展開探究,明確綜合復習與新課教學的本質區別,結合綜合復習的特點,探究復習教學新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關鍵詞:高中物理;力學綜合復習;教學方式
一、 引言
對于當前高中物理力學綜合復習教學,大部分的教師并沒有正確地認識到綜合復習與新課教學之間的區別。面對新課程理念的提出,這一教學方式的弊端也顯現出來,為了進一步地提高復習效果,就必須要結合當前復習教學現狀,進行改革創新,提出新的教學方式。
二、 高中物理力學綜合復習現狀
物理力學綜合復習,是對整個力學知識進行的一個復習,能夠通過主要的概念、規律,揭露各部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實現知識的深化、精華和系統化,融會貫通,進而提高高中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應變能力。新課教學主要是力學各個知識點的羅列,認識和學習基本概念,學生對力學知識屬于初步接觸,還沒有形成一定的知識基礎。但是力學綜合復習教學,已經完成新課學習,學生對力學知識有了一定的理解,具有一定的知識基礎,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
目前高中物理力學綜合復習教學現狀,經過實踐的調查,發現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對于綜合復習教學存在一定的認知錯誤,片面地認為復習就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
1. 復習的目標認知錯誤,綜合復習教學目標應該是在新課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挖掘,讓知識更加的系統化和全面化。
2. 教學方式,目前高中物理教師對于學生復習教學,一般采用的步驟是:對知識按照教材進行一個個順序性的回顧。然后提出幾個重點知識進行一個重復教學,比如列舉一下力學部分中一些計算公式;簡單地進行習題練習,鞏固知識和提高解題能力。
3. 評價方式,對綜合復習教學結果的評價,更多是通過成績來判斷,忽視了含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物理學科與生活實踐的聯系,以及情感體現,沒有形成自我知識架構。
三、 改變高中物理力學綜合復習教學認知
(一)創新復習教學觀念
要實現綜合復習教學的改革創新,關鍵在于教師對綜合復習教學的認識。綜合復習關鍵點在于綜合,是對一個部分知識的總復習。就不能按照新課的教學方式對相關知識點的羅列。
對于力學知識的綜合復習教學,要結合綜合復習特點,在新課教學的基礎上,確定教學目標,創新復習方式。(1)教師需要重視自我革新。教師應明確新課程理念的要求,關注與促進學生的發展,依據新課程要求標準,更新舊的教學理念,結合已有的工作經驗和教學現狀,主動改革創新;(2)創新復習,還需以學生為中心。一切的“教”都需要以學生中心,并且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的“教”;(3)最后在教學改革中,還需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四維目標。
(二)創新地以“目標導向”確定教學內容
對于高中物理力學綜合復習教學,教學的目標很重要,結合高中物理課程新標準,把總目標具體到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創新式確定力學綜合復習教學總目標,并由此“導向”教學過程。確定以學生“缺漏”為教學“導向目標”,在實施“導向目標”的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學習終身發展必備的物理力學基礎知識和技能。對難以掌握的物理過程進行深入分析。如:物體的受力分析、動力學和力的累積(功和能)與展開,理解力學概念、構建基本力學模型,掌握力學應用基本技能。然后按預定步驟完成對應的“少而精”習題、實施精講精練,實現鞏固基礎知識,實現物理能力的升華。
(三)創新地以“目標導向”中的教學目標指導下,制定復習計劃
“目標導向”下的綜合復習教學,一定要加強教學的計劃性,提高復習的效率。根據學生實際制定可行的復習計劃和方案,分兩個部分:一是奠定基礎,重視重難點知識“補缺補漏”。對力學知識點難點進行回顧,做好專題復習,重視解題的規范化和實驗技能訓練。二是深化知識。實現知識的系統性和全面性,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制定可行的復習計劃和方案,需要注意問題:
1. 教師需要對力學部分的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力學部分知識分兩部分:首先,圍繞牛頓力學,研究具體的運動與力的關系。包括了常見力及特性、幾種基本的運動等。其次,能量、動量知識總結。注重物理過程的始末態,研究過程與始末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
2. 發現在力學學習中,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作為復習教學中的重點。發現學生存在問題與不足:一是在完成新課教學中發現,二是在習題中體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的分析,制定出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在復習中作為重點教學部分。
3. 關注學生發展,構建高中力學體系。可分成以下三個階段(如圖1):
在復習教學中要重視對一些物理規律的總結,數學計算方法和技能的引導,而不是依靠死記硬背去掌握知識。結合生活實際情況,形成知識能力,完成力學的知識架構。
四、 創新高中物理力學綜合復習教學方法
(一)創新基礎復習教學方法
高中物理力學部分是牛頓力學,以“力”的概念為中心研究物理的運動規律,對于該部分知識的復習教學,首先要加強基礎知識復習教學,深入力學知識的概念,實現知識體系。
創新教學方式,可以在復習中使用“實驗教學”。一般復習課,教師很少做實驗,只是片面地講解,忽視學生掌握不到位的原因。重做經典力學實驗,可再現出力的特性,強化力學基礎知識。如圖2:左、右兩圖實驗,從力的三要素,深化摩擦力的概念。對學生認識和建立力學知識結構,實現對新課分散學習的匯總,以及今后復雜物理過程中物理受力分析,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創新教學方式,可以使用微課實現輔助教學。教師把需要復習的知識制作成微課,結合圖片聲音,在課堂上采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把基礎部分知識呈現具有連貫性,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教師還可以搜集相關的教學視頻,在小視頻中知識匯總,還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將每一個知識點對應一個網絡連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存在的不足之處,選擇薄弱部分重點課后反復回放復習。有條件的情況下,也可通過網絡工具,比如釘釘、班級小管家、微信進行互動答疑。這樣的復習,不僅學生有助于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理解,還可提高學生的復習興趣,更好地形成自己的知識架構。此外,利用多媒體和互聯網進行復習,還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二)創新習題練習方法
習題練習是高中物理綜合復習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要掌握正確的運用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把習題給學生,讓其自由發展。教師在復習教學中,應該合理的運用習題,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
創新習題要點一,練習設置遵循“小步快走”原則。針對性習題臺階緩些,知識與能力的提升呈小階梯遞進。如圖3、圖4的教學過程中:受力分析模型由水平到斜面,壓縮的彈簧對小球作用下運動場景,由水平方向到豎直方向。學生只需在原有基礎上,爭取一下,就能上一臺階。使學生學到知識、提升自信。
創新習題要點二,綜合性研究對象的各個方面,尋找受力狀態(運動狀態)變化點、找到其內在的聯系,從系統上尋找解題思路。這一部分的練習,一般選擇相對復雜的題型,比如一些高考或者模擬題型做分析。
創新習題要點三,教師應該重視對題型的歸類。對于力學相關的習題,其實很多對知識點的考核都是差不多的,做好題型歸類。做到兩點:1. 在學生完成訓練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引導完成力學題型整合,通過分析與判斷、歸類與綜合,鍛煉學生思維能力。
2. 物理教師應該多搜集一些解題思路的教學視頻和方法,然后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
五、 結語
高中物理復習結果直接關系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所以一定要采用正確的復習教學方式,提高復習效率。本次以高中物理力學作為研究對象,針對力學綜合復習教學進行了創新,一方面是從其教學模式方面分析,提出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明確教學目標、制定教學計劃。另一方面是從實際的教學中,不論是基礎教學還是習題練習,要創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孫銀鎖.談如何從生活現象中學習高中物理力學[J].科技資訊,2020,18(15):157-158.
作者簡介:李道光,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建陽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