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維
(唐山學院,河北唐山 063000)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產權法律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國不斷完善知識產權法律,增加保護知識產權的力度。在商業交易和流通領域中,知識產權保護是重要的問題。在生產、消費、銷售、流通等領域中,包裝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飼料產品包裝是使用合理的包裝技術、包裝容器、包裝材料等包裹飼料,從而在貯藏、運輸等過程中能使飼料保持原有狀態及價值。飼料產品包裝是飼料產品整體形象的一部分,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對包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包裝成為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的一種手段和途徑,良好的實用性和裝飾性受到消費者的關注。同時假冒和仿冒包裝的問題不斷增多,影響企業形象和經濟效益。飼料產品包裝涉及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等,飼料企業要合理利用知識產權法保護自己的產品包裝,促進產品銷售,保證企業經濟效益。
1.1 飼料產品包裝的功能 飼料產品包裝的功能主要包括基本功能、裝飾功能。其功能與包裝中的法律關系密切相關。不同的功能涉及不同利益,也涉及不同的法律。飼料產品包裝的基本功能是飼料產品的質量與安全。基本功能與強制性法律有關,如經濟法、行政法等,通過強制性和明確的規范保證飼料產品相關的畜牧業、大眾的健康。飼料產品包裝的基本功能是提供衛生與安全服務。飼料產品包裝的裝飾功能主要是擴大飼料企業影響力,提高宣傳作用,提升飼料產品知名度。通過設計富有美感的包裝吸引買方注意,促進飼料產品銷售。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飼料企業越來越重視飼料產品包裝的裝飾功能,強調包裝精美或獨特,促進企業宣傳(曹新明,2018)。飼料產品包裝的裝飾功能與飼料產品質量沒有較大關系,屬于次要功能。在飼料產品包裝設計中,法律對企業包裝裝飾功能的應用有較大的自主空間。但同時,相關法律問題也不斷增多,尤其是知識產權領域內的糾紛。
1.2 飼料產品包裝與知識產權法的相關性 飼料產品包裝的裝飾功能是飼料產品包裝與知識產權的連接點。精美或獨特的包裝能使飼料產品脫穎而出,提升同類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獲得良好的促銷效果。日常生活可以發現,消費者容易被精美的包裝吸引,也會被刺激購買欲望。相比單調包裝的飼料產品,精心設計的飼料產品包裝銷售優勢更加明顯。
飼料產品包裝有一定的促銷功能,可以提升飼料產品吸引力,這種包裝手段對普通的飼料產品銷售有重要價值。現代市場中,使用的促銷手段多樣,其中一種常見方式是利用角色促銷,也就是利用自己的知名因素。這種“角色商品化”促銷行為是法律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利用角色的某一個或多個特征或二次開發與一些產品相聯系,從而吸引消費者,提高產品銷售量(迪麗拜爾·賽海,2019)。在普通飼料產品包裝中會使用知名角色,增加自身產品的獨特性和吸引力。如某些飼料產品包裝時使用知名藝人吸引消費者,一些消費者由于喜歡知名藝人而選擇購買此品牌。在此過程中,飼料產品本身并不是主要的銷售原因,知名藝人這個角色發揮了重要的促銷作用。
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組織研究指出,促銷角色范圍很廣泛,但不限于虛擬角色、真實角色、角色名稱、形象、文學藝術作品等。具備一定條件的角色才可以商業化。在原始領域中越有名,被二次開發的可能性越大,越有可能在其他領域中使用。通常角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或獨特性。
世界各國的普遍做法是使用不同的法律保護商品化活動中不同的角色商品化。如保護真實人物的人格標識,采用形象權法、人格權法。保護虛擬角色使用著作權法。我國曾經提出保護角色權利人的“商品化權”,但沒有應用于司法實踐。我國對角色商品化的保護也是使用多元化的保護模式。多元保護是司法界的主流,主要涉及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
在飼料產品包裝市場中有許多商品化因素可以使用著作權法保護。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各國司法實踐表示,可用于著作權法保護的包括作品標題、角色姓名、藝術作品角色、文字作品角色、卡通角色等。包裝主要通過外在的視覺效果吸引顧客。由于卡通角色外在表現獨特,容易被確認與感知,帶給消費者視覺沖擊,因此,在商品化活動中,知名卡通角色應用廣泛。在飼料產品包裝中有許多成功的角色,如卡通動物、卡通人物等。飼料產品包裝也會使用一些知名畫家的作品,與飼料使用對象、功能等相關,可以宣傳說明,也可以增加美感,促進飼料銷售。但飼料產品包裝上的虛擬角色并不是所有的角色都可以獲得著作權法的保護。必須是這個角色或其特征是構成作品的重要一部分。
判斷作品的獨創性是是否構成著作權法中作品的關鍵。獨創性主要包括作者特有的選擇與安排,以及獨立完成的作品。其中比較難判斷特有的選擇與安排,不同的主體往往有不同的判斷結果。不同類的作品有不同的獨創性要求。獨創性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變動的概念。即便是同類作品,也可能存在不同的獨創性標準。不同國家對于“獨創性”作品的實際約束存在差異性,因此,在同一形式的約束條件下,版權法的作品內涵也有不同。沒有統一的獨創性評價標準。通常在司法實踐中,法官的主觀判斷決定獨創性的判斷。我國司法實踐對獨創性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在著作法中沒有明確規定獨創性的認定,導致法官成為重要變數。
采用著作權法保護商品化活動中的角色一般不需要費用,可以提供自動保護。著作權法的保護范圍較廣,阻止所有未經授權的使用(李佳潤,2019)。在飼料產品包裝知識產權糾紛中,著作權法保護有明顯優勢,許多權利人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會使用著作權制度。但也要注意,著作權保護具有期限性,在判斷作品獨創性中存在不確定性。
3.1 基于裝飾功能的商標使用 在飼料產品包裝中,使用商標的基礎是為了實現裝飾功能,目的僅僅是因為商標設計有美感,而不是與其他商標進行識別(葛勝非,2019)。在購買飼料產品時,買家不會因商標使用發生認識混淆問題,有可能是因為對商標的特殊感情進行交易。商標專用權人是帶有此種商標的產品來源。在商標法理論中這種行為就是淡化。淡化理論的適用對象容易混淆,主要在馳名商標保護中使用。淡化是沒有經過權利人許可,在其他不相似、不相同的產品中使用相似或相同的馳名商標標志。由此導致馳名商標的識別性被削弱,損害馳名商標的商譽。淡化問題通常存在于馳名商標中,知名飼料企業需要重視反淡化保護,維護自己的商標信譽,避免商標淡化的損害。
商標淡化的方式主要包括污損、弱化、退化等。污損主要是在不相類似、不相同的產品中,使用類似或相同的馳名商標產生丑化、玷污馳名商標信譽的問題。污損的危害性不容忽視,大部分是出于惡意,在特殊商品中擅自使用他人的馳名商標,產生一種不雅的印象,破壞馳名商標在消費者中的滿意感,不利于品牌商業信譽。弱化是沖淡馳名商標與產品的獨特聯系,在不相似、不相同產品中使用馳名商標,損害其商業價值。如消費者看到某飼料產品品牌會與飼料相聯系,但有人擅自將某飼料產品品牌在其他產品中使用,沖淡這種聯系。退化是使馳名商標失去與其他產品區別的功能,喪失識別性,將馳名商標變成普通商標。如果馳名商標退化,不再在消費者中有吸引力,不再具有指向功能,這是一種最嚴重的淡化。飼料企業在提升商標影響力的同時要防止退化,保持其識別功能。
3.2 基于混淆目的的商標使用 一些飼料產品包裝的商標使用目的是為了混淆飼料產品,擅自使用他人商標,使消費者產生錯誤認知,誤以為是原商標產品而購買。混淆通常是順向混淆,也就是知名度較低的使用知名度較高的商標。如一個飼料企業故意使用另一個知名飼料企業的商標,消費者認準商標,誤以為都是另一個知名飼料企業生產的飼料產品。順向混淆比較普遍。也有逆向混淆,就是知名度較高的故意使用知名度較低的商標。反向混淆行為大多是為了打壓競爭者,進行惡意競爭,但在實際中很少出現。各國商標法的首要任務是防止混淆(楊長海,2019)。商標最初的目的就是區別商品的來源。飼料企業有權禁止他人使用與自己類似或相同的商標。飼料企業在產品包裝設計中也要避免使用與他人類似或相同的商標,避免出現侵權行為。
4.1 外觀設計糾紛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飼料產品包裝外觀設計十分重要。美觀大方、樣式新穎、富有美感的外觀設計更容易吸引顧客。普通包裝的飼料產品千篇一律,很難對顧客的視覺產生刺激,獨特的包裝可能提高顧客的購買欲望(高莉等,2019)。外觀設計包括圖案、色彩、形狀等。單獨的色彩不構成獨立的外觀設計,必須是相應組合,如產品圖案和色彩,產品形狀和色彩等。飼料產品包裝具有裝飾功能,可以促進銷售,形成經濟效益,受到法律保護。外觀設計介于技術方案與作品之間,目的是追求美觀,形成形式上的美感,而不是實用功能。外觀設計容易與著作權、商標權等沖突,導致糾紛。
4.2 實用新型糾紛 飼料產品包裝中的實用新型糾紛屬于一種技術方案糾紛,與產品構造、形狀、組合等有關。實用新型在飼料產品包裝中比較常見,因為其要求只是實質性的特點和進步,相比發明專利要求標準較低。如果飼料要達到特定的效果,必須使用特定的形狀,對此特性的包裝可以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權保護。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期比著作權少,期限是10年,實用新型也被稱為“小發明”。
總之,隨著我國飼料行業的發展,飼料產品包裝飛速發展,飼料產品包裝是包裝行業的組成部分。近年來,由于包裝引起的知識產權糾紛不斷增多,飼料企業要重視飼料產品包裝設計,避免侵犯他人權利。同時要合理利用知識產權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飼料企業在使用知識產權保護產品包裝時要有機結合各種保護方式,最大程度保護自己的產品包裝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