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豐龍
(贛縣中學北校區,江西贛州 341100)
生物是高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孟德爾遺傳規律相關內容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由于其綜合性比較強,而且考查的題型比較多,很多學生面對遺傳題的時候,容易產生退卻心理。所以,教師要更加重視遺傳題教學,分析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面對遺傳題時經常出現的問題及其原因,然后針對這些問題和原因尋找相應的突破方法。如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更高,學習效率也會更高,更有利于生物遺傳題的理解和突破。
遺傳題是高中生物常見的題型,這類題型難度比較大,所以解題過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一,學生解題思路不清晰。與其他題目不同,遺傳題通常有很多信息,需要學生及時獲取和處理,對學生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學生容易混淆,出現解題思路不清晰的情況,影響解題效率和準確率。其二,教師教學方法存在問題。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當前很多教師在進行遺傳題教學的時候,更加重視題目本身,對學生多有忽視,同時不注重解題方法的培養,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難真正掌握遺傳題解題技巧,解題效率和準確率較低。
高中生物遺傳題解題過程中,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沒有抓住遺傳題的本質。遺傳題主要是指孟德爾遺傳規律相關題目,具有形式多、信息量大、難度大等特點,學生容易出現思路不清晰的情況。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沒有抓住遺傳題的本質,對其考查的知識點或遺傳規律了解不足,導致在解題過程中,容易出現混淆的情況。其二,缺乏解題技巧。良好的解題技巧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分析和解決問題,但是由于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影響,很多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不會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解題技巧,因此學生也就很難真正掌握正確的解題技巧,解題效率相對比較差,導致在遺傳題解答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遺傳題主要知識點就是孟德爾遺傳規律的相關知識,包括基因自由組合規律和基因分離規律等,所以想要突破高中生物遺傳題,還需要更加重視遺傳題的本質,只有抓住了遺傳題的本質,才能更好地化簡為繁,找到解題思路。在高中生物知識中,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是兩對及兩對以上的相對性狀進行雜交出現的規律,而基因的分離規律則是一對相對性狀夾雜得出的規律。所以學生想要更好地抓住遺傳題的本質,就需要對其基本概念進行有效的認識和理解,包括基因的交配方式、基因的類型等。其中基因的交配方式包括雜交、測交、自交或回交、反交、正交等,每一種基因交配方式概念都不相同,學生需要找到其關鍵區分點,做好概念的區分和理解。而基因的類型包括隱性基因、顯性基因、等位基因三種,其中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等位基因則是同源染色體上控制相對性狀的一對基因的總稱。了解了相關概念之后,學生還需要認真對孟德爾遺傳規律中的雜交實驗進行分析和演繹,更好地了解遺傳圖譜,掌握基因的分離和結合規律,從而從本質上去理解遺傳題,掌握遺傳題的解題方法,降低錯誤率。
例如,一對基因染色體在進行性狀雜交的時候,如果進行減數分裂,則表示基因在分裂過程中,等位基因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然后通過配子上的基因進行遺傳,而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不屬于等位基因,不能進入配子,只能進行自由的結合,彼此之間也不會干擾。例如,在親代“Aa×Aa”和親代“AaBa×AaBa”的遺傳題中,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掌握兩者的本質,即“Aa×Aa”中只有同源染色體等位基因,主要發生基因分離;“Aa?Ba×AaBa”中既有同源染色體等位基因結合,也有非同源染色體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所以發生的是基因自由組合、基因分離。而在配子“A、a、A、a”與配子“AB、Ab、aB、ab、AB、Ab、aB、ab”組合形成子代的過程中,發生的則是雌雄配子的隨機組合。所以學生在解答遺傳題的時候,不管形式怎么變化,題材怎么新穎,透過現象看本質時,都是一樣的,也能很輕松地解決問題。
解題方法的掌握是突破高中生物遺傳題的關鍵,因此在高中生物遺傳題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更加重視解題方法的傳授,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解題方法,從而更好地突破遺傳題。當前遺傳題的相關解題方法包括基因填充法、隱性純合突破法、分離比法、棋盤法、交叉相乘法等。其中,基因填充法是指先根據題目中出現的表現型,將可能出現這些表現型的基因填充出來,如果表現型是隱性,就用aa表示,如果表現型是顯性,就用A-表示,然后一步一步地進行推斷和填充,推斷可依據子代的表現型或者子代的基因型等,這樣不容易出現錯誤。隱性純合突破法是指如果在子代的基因中,存在隱性個體,就可以通過這個隱性個體進行突破推導,因為隱性子代表明其基因為aa,也就是說親代中必然會有a,再反向推測,更容易解題。分離比法是指通過子代性狀的分離比來推測親代基因分離方式的解題方法。棋盤法用于親代雌雄個體配子比較多的情況,利用棋盤格更好地計算配子的結合情況,以免混亂和丟失。不過,棋盤法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需要學生對棋盤有很高的熟練度,否則容易出現問題。交叉相乘法則主要用于成對染色體,通過交叉分離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基因的組合情況。
生物遺傳題的題型多種多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想要指導學生突破遺傳題,就需要注重求同存異,引導學生從多方面思考,找到不同形式題目的共同之處,做到面面俱到,保證解題準確率。首先,在不完全顯性題型中,由于表現型不同,子代的性狀分離比也會不相同,一般為AA∶Aa∶aa=1∶2∶1。其次,存在致死現象的題型中,解題時要充分考慮到配子的死亡情況。例如,如果A基因會導致雄配子死亡,那么Aa×Aa的時候,后代基因就不可能出現AA 的情況,基因型通常為Aa∶aa,且比例為1∶1。最后,性遺傳的題型中,需要考慮到常染色體的性狀,也就是性別的影響。例如,一般正常人的頭發基因顯性為A,隱性為a,顯性主要表現為禿頂,一般情況下Aa 表現為顯性,但是考慮到性別因素之后,Aa 在女性中,就有可能表現為正常。所以學生在考慮問題的時候,需要更加全面,才能更好地保證解題的正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