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qū)教體局教研室 劉舉霞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深入,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具體方法也隨之發(fā)生了改變。學生處于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要工作是科學有效地引導學生學習,提升教學效果。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各個行業(yè)對人才的綜合素質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使得國家教育事業(yè)做出了相應的改變。在實際開展小學課堂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不單需要注意書本中的教學內容,更加需要注意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課堂教學模式也產生了明顯的變化,以問題為課堂教學中心的新型教學方式被社會各界普遍重視。在講授教學法不能夠完全被取代的情況之下,融入新型的問題主導方法開展課堂教學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引導學生開拓思維,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從根本上增強教學工作的整體質量。但是,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開展小學階段數(shù)學學科的教學工作過程中,問題中心教學法的應用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學生不提問且對知識一知半解,不會舉一反三,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依賴教師的問題學習等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教學效果起到負面的影響。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了幾點意見,希望能夠為教育事業(yè)做出貢獻。
如果想要在實際教學中科學合理地運用問題中心教學法,數(shù)學教師首先需要引導學生積極地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出問題,進而有效地解決問題。由于課堂中存在一些學生不會或不敢提問的情況,數(shù)學教師在實際開展課堂教學工作時,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依照課程的具體要求和學生的實際需要設計教學活動,使問題中心教學模式能夠發(fā)揮其應有的效果。而想要達到這一效果,教師的引導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教師需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提出更多的問題,豐富課堂內容,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程的學習中,保障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在講述“平行四邊形與梯形”這節(jié)課時,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折紙活動的方式提出問題:平行四邊形與梯形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互動和問題的引入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教師要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對學生的答案進行總結和補充,從而完成對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特點和關系的內容講解,使數(shù)學課堂充滿活力。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學生僅僅是對課程進行簡單的了解,或者是完全依照數(shù)學教師的思維模式進行學習,教學質量很難提升。運用新型的問題中心教學模式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尋找問題的答案,逐漸形成獲取更多知識的欲望。教師運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針對問題進行相應的分析和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這可以說是為學生日后探究問題提供了一把鑰匙,既達到了教學目標,又使學生的個人素質得到大幅度提升。
在實際運用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除了需要科學合理地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以外,還應該進一步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與研究,保證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提升邏輯能力,拓展思維。如果達到了這一效果,學生未來的學習就會變得更加簡單,這不單單局限于數(shù)學這一學科,思維得到進一步開拓后,無論學習哪一門學科,使學生都會得到更加深刻的學習體驗,教師也能夠取得更加滿意的教學效果,這也是問題中心教學法最為重要的優(yōu)勢。在實際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務必要重視提問與追問相結合,使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提升教學效果。
當然追問也是講究方式和方法的,不是任何情況和任何內容都要展開追問,教師要把握追問的時機。首先,教師應在學生思考有錯誤時及時追問,加以糾正。例如在講述“正負數(shù)”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數(shù)字零是正數(shù)還是負數(shù)”,有學生會說是正數(shù),也有學生認為是負數(shù),這個時候教師就要追問,即正負數(shù)的概念是什么,讓學生通過概念判斷得出“數(shù)字零”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的結論。其次,當學生提的問題有意義時,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索,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明白知識點的內在聯(lián)系,從而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提升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核心素養(yǎng)。在講述計算題時,如果學生有和答案不同的解法,教師應給予鼓勵,并通過追問學生的解題思路,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另外,教師可以比較不同解法的優(yōu)缺點,鼓勵學生的思考和提問,從而活躍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最后,教師應在學生陷入解決問題的困境時展開追問,通過追問彌補學生的知識缺陷,幫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點,引發(fā)學生多角度思考,從而活躍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思維。在講授《圓的周長》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工具和思考時間,通過提問和追問得出圓周長計算的方式以及圓周長與直徑的關系。通過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以問題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方式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最為明顯的優(yōu)勢就是增強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更加快速地掌握數(shù)學的各種理念以及學習的規(guī)律。
在以問題為中心對學生進行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真正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師可以適時地在教學過程中提出留白問題,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規(guī)律,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拓寬了學生的思維廣度,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適時提出留白問題,使其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打下堅實的數(shù)學學習基礎,真正發(fā)揮問題教學的價值,提升數(shù)學教學質量和效果。例如在講述“方向與位置”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利用一張學校的簡易地圖引發(fā)學生提出與“方向與位置”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把自己想到的相關問題寫下來,教師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討論和講解。通過這種方式,關于相對位置、絕對位置、參照物、觀察者等知識點就會在學生的問題中被引出,學生也可以在觀察和思考生活的過程中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想保證數(shù)學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師就一定要轉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好教學引導工作,保證教學質量。問題中心教學法很好地保護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提升了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問題教學的重視程度,引導學生積極提出問題,促進學生思考和探究,在提出問題的時候還可以適當留白。教師要做好學生學習的輔助者,及時指點學生解決問題,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得到更有效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