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和玲
(寧陵縣婦幼保健院, 河南 寧陵 476700)
前置胎盤是指妊娠28周后胎盤在子宮下段附著,嚴重者胎盤下緣可完全覆蓋于宮頸內口,且胎盤處于胎先露部之下,多發于經產婦,并以多產婦發病為主,為妊娠晚期出血重要原因之一,對母嬰安全及妊娠結局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臨床對于前置胎盤產婦主要采用剖宮產終止妊娠,可確保母嬰安全,但產后易出現出血現象,若不及時對癥治療,可發生失血性休克等不良事件[1]。相關研究指出,宮縮乏力、胎盤因素、凝血功能障礙、軟產道裂傷是引起剖宮產產后出血原因,而宮縮乏力是主要因素,而縮宮素是目前主要治療手段[2]。卡貝縮宮素為臨床常見縮宮素,主要用于剖宮產術后,起到預防宮縮乏力、產后出血等作用。欣母沛主要應用于產后出血,可有效提高子宮平滑肌收縮力,起到縮宮素效果,進而達到止血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選取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82例,旨在探究欣母沛聯合卡貝縮宮素臨床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選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82例,根據用藥方案不同分為聯合組和縮宮素組,每組各41例。聯合組年齡20~37歲,平均(29.10±3.11)歲;孕周37~43周,平均(39.73±1.28)周;經產婦26例,初產婦15例。縮宮素組年齡22~38歲,平均(29.87±3.42)歲;孕周37~43周,平均(39.99±1.36)周;經產婦28例,初產婦1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①納入標準:單胎、足月妊娠、伴胎盤前置,并符合剖宮產指征;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②排除標準:手術禁忌證者;其他原因所致產后出血者;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者;心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者;精神系統疾病者;非初次剖宮產者;凝血功能異常者;本研究相關藥物過敏者。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因胎盤前置行剖宮產術,且產后出血,給予兩組不同藥物治療方案止血。縮宮素組采用卡貝縮宮素(深圳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024,規格:1 ml∶100 μg)治療,宮體肌內注射,100 μg/次。聯合組在此基礎上予以聯合欣母沛(山東博士倫福瑞達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70146,規格:1 ml∶250 μg)治療,宮體肌內注射,250 μg/次,根據出血情況可重復注射。
①兩組臨床療效。②兩組產后2 h、12 h、24 h出血情況,稱重法計算出血量,產后2 h出血量:(產后2 h會陰墊重量-使用前會陰墊干重)/1.05+產時出血量;產后24 h出血量:(產后24 h會陰墊重量-使用前會陰墊干重)/1.05+產時出血量。③兩組藥物不良反應,即血壓升高、惡心、頭痛、腹瀉。
①肌內注射15 min后,子宮收縮增強,出血量明顯減少為顯效。②肌內注射30 min后,子宮收縮,出血量減少為好轉。③多次肌內注射給藥后,出血量無減少,甚至增加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好轉)/41×100%。
聯合組總有效率95.12%高于縮宮素組78.0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聯合組產后2 h,1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縮宮素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產后出血量比較
聯合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縮宮素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
胎盤前置產后出血是分娩期較為常見嚴重并發癥,具有致病機制復雜、發病兇險、急促、病死率高等特點,也是造成產婦死亡的重要因素,故早期預防與治療是減少產后出血量關鍵環節[3]。有研究顯示,產后出血主要分為3個主要時期:(1)胎兒娩出至胎盤娩出時;(2)胎盤娩出后至分娩后2 h;(3)分娩后2~24 h,而前2個時期是產后出血高發時段,產婦一旦發生出血,則易在短時間內大量陰道出血,引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及繼發性貧血,嚴重可引起休克,危及產婦生命,故臨床應給予足夠重視,盡量避免或減少出血量。
現階段,臨床通常采用介入栓塞、縫合、子宮按摩、藥物等方式進行止血[4]。目前,前列腺素類、縮宮素為臨床治療產后出血最為常見藥物,并取得良好止血效果。卡貝縮宮素為一種合成多肽激素類促子宮收縮藥物,其藥理特征與天然催產素極為相似,肌內注射后會促使子宮產生周期性收縮,并在原有收縮基礎上增強子宮收縮張力,提高收縮頻率[5]。此外,卡貝縮宮素具有藥效快,子宮活性強等特點,應用于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產婦取得良好止血效果。但相關研究發現,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病情兇險,加之縮宮素個體敏感性存在較大差異,單一應用于卡貝縮宮素在產后出血治療中難以達到理想效果,需聯合其他藥物強化止血效果[6]。前列腺素類藥物是與前列腺素存在相似功能與結構的一類藥物,存在于機體多組織中,而欣母沛是富含天然前列腺素F2α的甲基衍生物,其主要活性成分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與既往前列腺素類物質相比,具有半衰期長、用藥劑量低、生物活性高等特點,在確保藥效的同時可減少產婦胃腸道不適,有利于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7]。此外,欣母沛經宮體或宮頸注射后,被迅速吸收發揮藥效,并可對甘酸環化酶產生強效抑制作用,進而刺激并增強子宮收縮力度,提高收縮頻率;同時欣母沛具有雙向調節凝血因子表達等相關作用,通過促使表層血管產生收縮作用而使宮腔內相關血管及血竇發生閉合,進而發揮快速止血效果。本研究將欣母沛、卡貝縮宮素聯合應用于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結果發現,聯合組總有效率高于縮宮素組(P<0.05),可見在卡貝縮宮素治療基礎上加用欣母沛,可顯著提高療效。有學者指出,臨床應用中,欣母沛可有效改善產婦內膜基層血供,對子宮修復及調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且其滲透時間明顯長于縮宮素,在高危產婦剖宮產產后出血治療方面具有突出作用[8]。本研究發現,聯合組產后2 h、1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縮宮素組(P<0.05),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卡貝縮宮素治療基礎上加用欣母沛,可有效減少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婦產后出血量,且不會明顯增加藥物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采用欣母沛、卡貝縮宮素聯合治療,療效顯著,可有效減少出血量,且不良反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