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瑩,溫洪華,馮亞敏,馬迎春,祝 群②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a.內分泌科;b.口腔科,江蘇 南京 210011)
牙周炎是牙齦和牙周組織中的炎性破壞性牙周病。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更易罹患牙周炎,而且重度牙周炎的發生率也明顯升高,并被列為“糖尿病的第6種慢性并發癥”[1]。氧化應激(oxidative stress,OS)是機體產生過多的活性氧(ROS)和活性氮自由基超出機體清除自由基能力,最終導致體內氧化與抗氧化作用失衡[2]。OS被認為是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發生的共同機制和關鍵環節。最近研究表明,OS亦在糖尿病性牙周炎發病中扮演重要角色[3]。本研究中,筆者通過觀察臨床上常用的抗氧化劑α-硫辛酸對糖尿病牙周炎患者齦溝液OS指標及牙周臨床指標的影響,以探討口服抗氧化劑對糖尿病慢性牙周炎的治療作用及機制。
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筆者所在醫院內分泌科及口腔科門診確診并接受治療的60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齡為38~69歲,平均(54.4土8.2)歲;平均病程(7.6土5.6)年。對照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齡為41~70歲,平均(56.7±7.3)歲;平均病程(8.1±5.9)年。兩組的性別、年齡、病程、體質量指數(BMI)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本研究通過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入選標準:①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②符合WHO1999年提出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確診時間在1年以上;血糖控制理想,無嚴重的糖尿病并發癥,近期飲食、運動及用藥均無變化。③患有慢性中、重度牙周炎,診斷標準為:口內余留牙不少于16顆,PD>4 mm、AL≥3 mm,牙槽骨吸收>根長10%以及伴有探診出血[4]。
排除標準:嚴重糖尿病并發癥、惡性腫瘤、重要臟器功能不全、免疫系統疾病、吸煙史等。近6個月內接受過牙周基礎治療(包括全口齦上潔治和全口齦下刮治)及口腔手術治療者。近1個月內使用維生素C等抗氧化劑、免疫抑制劑、抗生素等可能影響OS和炎癥狀態的藥物。
1.2.1 牙周檢查 全部受試者在治療前及治療后3個月進行牙周檢查,所有操作均由同1位醫生完成。方法為使用Williams牙周探針檢查全口現存牙的近中頰、頰側、遠中頰、近中舌、舌側及遠中舌6個位點的牙周PD和AL,并取平均值;每顆牙的頰面、舌面各中央2個位點的SBI,SBI按Mazza法[5]分6度,記分為0,1,2,3,4和5分,分值越高反應出血越嚴重。
1.2.2 齦溝液標本的采集與保存 將英國whatman公司1#濾紙裁切為2 mm×10 mm濾紙條若干。從患者口腔內的每個象限選取位點1~2個,共取6個位點進行采樣。隔濕取樣牙,將濾紙條放入頰側牙周袋或齦溝內,放置30 s后取出,如濾紙條被血液污染則換其他牙位重新取樣,將取樣后的濾紙條裝入EP管密封。登記編號,-80 ℃低溫保存。
1.2.3 齦溝液的洗提 濾紙條解凍后,加PBS緩沖液500 μl浸沒濾紙條。3 000 rpm離心10 min,吸取上層液體,-80 ℃凍存,待測氧化應激標志物—8-OHdG。8-OHdG試劑盒購自Cayman化學公司,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1.2.4 血液指標檢測 所有測試者均取晨空腹靜脈血,送檢驗科檢測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
1.2.5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維持原降糖、降壓、調節血脂等治療,并進行口腔衛生宣教,保持糖尿病飲食干預及運動治療。觀察組患者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加用α-硫辛酸膠囊(蓬萊諾康藥業有限公司,商品名:富丁樂)0.6 g,餐前30 min,1次/d。治療3個月后再次進行相關指標的檢測。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FBG、HbA1c、BMI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FBG、HbA1C及BMI的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8-OHdG降低,且治療后觀察組的8-OHdG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兩組的8-OHdG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PD、AL、SBI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PD、AL及SBI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PD、AL及SBI比較
牙周炎與糖尿病互為危險因素,即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牙周炎,而牙周炎可能會影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6]。OS增高被認為是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發生的重要機制,其在糖尿病牙周炎的發病中也起著重要作用[7]。據報道,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患有牙周炎的糖尿病患者的OS水平顯著升高,導致在牙周組織中產生大量ROS,并對牙周局部形成直接損傷并影響牙周創面的愈合[8]。另外,OS導致牙周膜的破壞,直接破壞生物分子或間接增強炎性細胞因子和破壞性酶的產生[8]。迄今為止,以機械去除牙菌斑仍然是牙周炎的主要治療方法,但單純的機械治療往往達不到理想的療效。隨著OS在牙周炎中的研究進展,發現抗氧化劑治療不僅減輕牙周組織的破壞,而且牙周炎的局部復發也降低[9]。硫辛酸是目前最強的天然抗氧化劑,已廣泛用于治療與OS相關的糖尿病并發癥。因此,α-硫辛酸可能通過降低OS而促進糖尿病牙周炎的康復。
8-OHdG是活性氧引起的最常見的氧化DNA損傷的產物,8-OHdG在牙周炎中水平的增加可以反映牙周的損傷程度[10]。筆者測定了糖尿病牙周炎患者α-硫辛酸治療前后齦溝液中氧化應激標志物8-OHdG的變化。結果表明,在接受α-硫辛酸治療后,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齦溝液中8-OHdG水平較基線均明顯降低,說明α-硫辛酸可減少自由基的產生,或清除體內過多的自由基,從而降低牙周局部OS水平。
PD、AL、SBI是牙周炎常用的臨床評價指標,是牙周病診斷的基礎,研究證實這些指標均與牙周炎癥、牙周破壞程度密切相關。筆者觀察糖尿病牙周炎患者口服硫辛酸膠囊治療3個月,結果顯示患者氧化應激、炎癥狀態及牙周臨床指標PD、SBI及AL均明顯好轉,說明糖尿病牙周炎患者加用抗氧化劑α-硫辛酸治療后,其牙周炎明顯改善,這可能是降低了患者OS。
另外,靜脈注射α-硫辛酸兩周[11],AL無明顯變化。筆者延長硫辛酸的使用時間,發現AL變化較PD、SBI緩慢。
總之,α-硫辛酸治療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可降低氧化應激水平、提高抗氧化能力,并緩解慢性炎癥狀態,從而改善牙周病變。因此,抗氧化劑α-硫辛酸為糖尿病牙周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