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愛梅,武紅梅,鄧麗萍,黃妙玲,何圣清,張 帆
(1.龍崗區龍崗中心醫院內分泌,廣東 深圳 518116;2.深圳市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內分泌,廣東 深圳 518000)
2型糖尿病為臨床中常見慢性、代謝性疾病,其發生與年齡、生活習慣、飲食結構等有重要相關性,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發病率顯著升高。2型糖尿病發生為綜合性因素所致,以血糖水平升高為主要臨床特征。研究指出,高血糖水平能破壞機體正常生理、代謝功能,可對患者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造成損傷,引起相關并發癥發生,為導致患者死亡重要原因[1]。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功能受到損傷,部分患者在病程后期胰島無功能,單純口服降糖藥物不能促進胰島素分泌,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需要注射胰島素治療。甘精胰島素為長效人胰島素類似物,皮下注射后機體內緩慢、穩定釋放,發揮持續、平穩藥理作用,持續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穩定[2]。氧化應激反應為2型糖尿病患者長期高血糖水平引起,能影響血糖水平調控,促進相關并發癥發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應激反應,對協助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有重要價值。阿卡波糖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進入腸道內抑制多糖食物分解,對降低餐后血糖有重要治療作用[3]。筆者探究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及對氧化應激反應影響。現報告如下。
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筆者所在醫院院診治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明確診斷為2型糖尿病。②所有患者接受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明確胰島無胰島素分泌功能,均有甘精胰島素、阿卡波糖治療指征。③對患者一般情況進行評估,均有甘精胰島素注射及口服阿卡波糖的治療指征。④向患者講解此次治療方法、干預措施,獲得患者同意。排除標準:①1型糖尿病患者。②不能自行準確注射胰島素患者。③不能配合進行飲食干預患者。④未能連續治療6月患者。⑤合并有其他嚴重疾病患者,如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疾病及惡性腫瘤患者。⑥合并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患者。用隨機分組表法將患者分為基礎組60例(甘精胰島素治療)和聯合組(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治療)60例。基礎組男28例,女32例;年齡60~87歲,平均(76.8±8.4)歲;平均體重(63.5±10.2)kg;平均病程(8.9±1.6)年。聯合組男25例,女35例;年齡60~5歲,平均(76.1±7.9)歲;平均體重(62.9±11.5)kg;平均病程(9.1±1.9)年。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均給與飲食指導,少食多餐為主要原則,少食或禁食糖份較高食物,適量多食用粗纖維食物,每餐定量飲食。指導患者每天進行有氧運動,包括散步、慢跑、游泳等,增加機體靶器官胰島素敏感性。指導患者正確皮下注射胰島素,一般在肚臍周圍進行皮下注射,確保患者掌握胰島素注射方法。指導患者正確測量指尖血糖,重點對空腹及3餐后2 h血糖進行測量。基礎組患者單純給與甘精胰島素,起始劑量根據患者體重給與0.2 U/kg劑量,于每晚睡前皮下注射,根據患者血糖水平變化情況調整胰島素用量,一般1 mmol/L血糖相應1.0 U胰島素,直到調節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穩定后,每天按照此劑量皮下注射。聯合組在基礎組上加用阿卡波糖,給與50 mg/次,3 次/d,于每餐進食后服用。兩組患者持續治療3 月。
①血糖水平:治療前、治療3月,分別在患者空腹狀態下、餐后2 h狀態下,抽取患者肘部靜脈血,送檢驗科,對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進行檢測。②氧化應激反應:治療前、治療3月,抽取患者肘部空腹靜脈血,送檢驗科檢測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

治療3月后,兩組FPG、2hPG和HbA1c水平顯著降低,聯合組低于基礎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糖水平比較
治療3月后,相對治療前,兩組NO、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但聯合組改善程度更好(P<0.05)。見表2。

表2 兩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老年人群為2型糖尿病發生主要人群,近年發病率顯著升高,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控制血糖水平穩定為臨床中治療2型糖尿病的主要措施,以降低相關并發癥發生風險,保障患者健康、改善患者生活質量[4-5]。臨床中針對無胰島功能患者采用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甘精胰島素為臨床中常用長效人胰島素類似物,皮下注射進入機體后,和皮下酸性體液結合形成微小沉積物,持續、穩定釋放甘精胰島素,和胰島素受體結合達到促進脂肪、骨骼等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并能抑制肝葡萄糖產生,以達到控制血糖作用[6-7]。
近年隨著臨床研究深入,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機體中存在明顯氧化應激反應,氧化應激反應能影響患者生理功能和代謝功能,影響血糖控制,并能加速糖尿病相關并發癥發生[8-9]。阿卡波糖為小腸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口服進入小腸后能抑制食物分解,延緩機體對葡萄糖吸收,抑制餐后血糖水平升高,對協助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有重要價值[10-11]。筆者給予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治療,患者血糖水平穩定。2型糖尿病患者在進食后食物分解,血糖呈波動性升高,而甘精胰島素皮下注射后緩慢釋放,對餐后血糖控制存在局限性,而口服阿卡波糖能抑制餐后食物分解,進而更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穩定。筆者發現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治療能抑制機體氧化應激反應。阿卡波糖促進調控患者血糖水平穩定,抑制氧化應急反應。
綜上所述,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抑制氧化應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