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促進史料的有效運用是初中歷史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本文從運用史料進行初中歷史教學的必要性、史料運用現狀和史料的有效運用途徑三個方面對初中歷史教學運用史料的方法進行了論述。在初中教學階段運用史料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更有助于歷史知識和歷史規律的學習。但史料在初中階段的運用現狀卻不容樂觀,需要廣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有效地運用史料,提高初中學生歷史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 初中? 歷史? 史料? 有效運用
引言:
所謂史料知識,其實是歷史知識的關鍵載體,也是開展歷史教學的重要依據。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史料的運用,那么就使得歷史教學變得枯燥無味。如果讓學生機械的記憶背誦歷史知識會影響學生對歷史的了解。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我們會遇到大量的史料知識,它是我們的學生學習歷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史料在初中教學中的運用也是我們現代歷史教學的一個方向,在整個初中歷史教學中占重要地位,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初中歷史教學中過程中必須重視史料。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需要我們教師去指導學生合理地運用史料開展初中歷史學習,讓學生學會自己對史料進行科學的探究并獲取相關的歷史知識,從而不斷提升初中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
一、運用史料進行初中歷史教學的必要性
1. 增加生動的史料能夠激發學生對于初中歷史學習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任何知識點的學習,都離不開興趣的支持,對于初中歷史學習也不例外。只有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充滿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歷史由于過去性的特點,使得我們的初中學生學習和了解歷史的難度增加,特別是初中生剛剛接觸歷史學科,他們對歷史知識又非常有限,所以在學習歷史的時候,就無法獲取初中教材中這些歷史知識是怎樣來的,學生只是從老師那里獲取了一些難以捉摸的結論,而這些只僅僅停留在記憶層面上,于是出現初中歷史學習中一些死記硬背的現象,對我們歷史知識的理解就不夠徹底,往往停留在淺顯的表面上,缺乏思維的邏輯性和連貫性。長此以往,我們歷史教學就會嚴重束縛學生的思維發展,使一些初中學生失去學習歷史的興趣。《學記》:“善教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小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愿之。”這段話很深刻地告訴我們學習方法的重要性,直接關系到我們的學生能力和學習興趣。設想一下,如果我們的學生學習沒有方法,沒有興趣學習,那么教師教得再努力,也只能事倍功半。我們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過程中充分利用史料進行教學就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初中歷史教學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將史料與歷史教學有機的進行結合,不僅能夠將教學內容極大的豐富了,還能使得歷史學習對初中學生產生極大的誘惑力。本身史料知識就像是一些有趣的故事一樣,有著豐富的故事情節以及鮮活的人物特征。例如在學習《虎門銷煙》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精心收集一些關于鴉片戰爭時候的資料,讓學生通過這些史料能夠將當時清政府的實際狀況了解清楚,了解到統治者的腐敗無能,進而能夠從側面了解到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及其歷史意義。因此,教師不要直接講述虎門銷煙,只需要從大背景講起,讓學生感同身受,了解當時人民的疾苦和困境,這樣便能夠通過鮮明生動的史料感染、啟發學生,促進學生思維水平的提升,讓學生通過對于歷史史料的了解形成自身的感悟,不斷促進自身思想境界的升華,促進學生民族自豪感以及責任感的增強,所以將史料運用到初中歷史教學中能夠促進歷史教學質量的提升。
2. 增加生動的史料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歷史知識和歷史規律
如果將初中歷史教學與歷史史料分離,那么歷史教學一定是毫無靈魂可言的,就如一潭死水,無法彰顯出歷史的活躍感和發生感,本身歷史就是已經發生了的鮮活的事實,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將史料科學合理地運用進去才能使得歷史教學恰到好處地完成。如果少了史料,那么歷史教學的教學質量會大打折扣,但是過多地使用史料也會適得其反,因此只有將史料科學合理地運用進去才能發揮史料應有的作用,讓學生真正通過史料輔助歷史教學,認清楚歷史規律和歷史知識。我們的初中教材中的史料是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設計的,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形式多樣,為實現課程教學目標提供了充分保障。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初中學生在讀懂史料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盡可能地從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充分挖掘史料應有的作用,促進學生歷史思維的發展。例如在講述清末歷史的時候,教師不要機械地講述清政府的無能腐敗等,而是需要結合一些具體的歷史事件、清政府所簽訂的一些不平等條約等等,讓學生從歷史事件中了解到當時的中國已經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人民的生活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不想落后就必須要反抗,這樣能夠激發起學生的積極進步的情懷,清楚地明白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只有人才才能促進國家興旺,所以良好的史料教學能夠讓學生認識歷史規律,激發民族責任感。
3. 增加生動的史料能夠培養學生歷史能力的提升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增加生動的史料能夠促進學生學習歷史能力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逐漸樹立起時空觀念,需要讓他們清晰地掌握年代的計算方法,能夠識別一些歷史圖標。還需要學生初步掌握閱讀歷史及理解歷史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讓學生明白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以及歷史的發展規律,這樣能夠對人物及歷史事件能夠客觀清晰的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充分挖掘史料中的有效信息,然后對這些信息進行整理和歸納,從而讓學生掌握學習歷史的技巧,促進歷史學習能力的提升。近年來我們初中歷史學業水平考試中在不斷加強學生對史料的識別、理解和運用,從事初中歷史命題的人員對初中歷史教材中的這些歷史事件,會抽取與之相關的歷史圖片、文字表述和歷史學者的論述等豐富的歷史史料進行重新組合,設計問題對學生進行考查,這就要求我們歷史教師在平時的歷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分析能力。增加生動的史料就會幫助我們去培養初中學生的這些能力,使得初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高。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運用的現狀
1. 有些教材的史料難度過大
促進史料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的有效運用,需要科學合理地運用,但是從目前現階段史料的運用來分析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其中有些教材存在史料的難度較大的現象。史料的選擇需要結合初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行選擇,如果史料難度過大,則學生很難理解,不會起到史料應有的效果。很多教師為了快速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水平而盲目地選擇一些難度較大的史料,殊不知這些史料已經超出了初中學生對史料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不僅不能促進學生歷史學習的進步,還會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經常感受到一種挫敗感,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對初中歷史學習的興趣,這也是一些歷史教師平時教學過程中最容易忽視的一點,所以需要引起注意。
2. 有些史料引用錯誤
如果想要使得歷史史料對初中歷史教學起到促進作用,那么首要前提是史料的選擇必須要準確無誤,這對于初中歷史教學非常關鍵。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技術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一方面網絡的發展為人們的生活和學習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另一方面也帶來了一些不利的影響,網絡環境的魚龍混雜,使得我們對于一些史料的理解眾說紛紜,甚至有很多錯誤的史料在網絡上大肆流傳,初中學生的辨別能力不足,很容易被這些錯誤的史料所誤導,導致初中學生對歷史知識形成錯誤的思維理解,這對初中學生的歷史學習非常不利。
3. 對于史料運用缺乏合理性
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想要促進史料運用的有效性,還需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因此在史料運用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史料運用的步驟,那就是研讀史料,分析史料發生經過,在史料中獲取結論,但是目前很多學校在使用史料進行初中歷史教學時對于史料的研讀不到位,對于史料的辨析不夠深入,經常出現學生對于正在講述的史料還沒有完全了解和掌握情況下就進入了下一個史料的學習。這樣就沒有充分利用史料教學帶來的優勢,僅僅是響應號召,采用史料教學走走過場,根本不能達到史料運用的目的。
三、史料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有效應用途徑
1. 掌握獲取史料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需要選擇合理的史料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將史料融入初中歷史教學本身就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的,因此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增強也是史料選擇的目的。因此在史料選擇的時候需要充分結合初中學生的學習特點,重視史料獲取方法的選擇,這樣才能使得所選擇的史料能夠滿足初中學生的學習需要,不斷增強學生對初中歷史的學習興趣。那么在史料選擇的過程中不能只是一味地去迎合學生的興趣,更需要掌握科學的選擇方法,將史料的選擇與初中歷史教材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結合起來。初中歷史教材是教育專家精心編制的,其中所涉及到的歷史知識也是其他史料的基礎,所以在選擇史料的時候一定要緊密結合教材內容僅僅圍繞課本知識,與課本上所編制的知識形成互補,然后在選擇的時候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所在,這才是史料選擇的明智的方法,這樣才能使得初中歷史知識的真實感增強,不斷促進歷史教學質量和學生歷史知識水平能力的提升。
2. 重視史料的選擇,促進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
鑒于現代社會的發展,網絡科技迅速普及,初中學生對于網絡的應用能力已經普遍成熟,但是初中學生的辨識能力仍存在欠缺,很容易受到網絡環境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史料的選擇,將真實可信的史料提供給學生,對于缺乏事實依據、真實性不強的史料需要摒棄,不能讓學生接觸,否則會影響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構建,還會對學生今后的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合理科學地選擇史料非常關鍵。首先,史料的獲取需要經過正規的渠道,雖然從網絡上獲取史料較為方便快捷,但是其真實性很難保證,一旦選擇的史料缺乏真實性而造成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大的。通過正規渠道獲取的史料能夠保障其真實性和準確性,這樣才能發揮史料應有的價值和作用;其次,在選擇的時候需要謹慎研究,就史料的真實性進行科學的辨識,教師需要本著“充分為學生發展負責”的態度引用史料,只有真實的史料才能保障教師的權威,如果在選擇史料的時候出現錯誤,那么就會讓教師失去在學生心目中的權威;最后,學生需要結合教師的建議和課程的需要查看相關的史料,不斷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但是學生鑒別史料的真實性的能力存在欠缺,例如很多學生將電視劇電影里的資料當作史料,因此還需要教師加以正確的引導。
3. 引導學生從史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
促進史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從史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學法指導,將史料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和整理。讓學生獨立地從史料中提取出有助于歷史學習的知識和信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提升,教師也需要注意問題的提出,需要由淺及深,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這樣不僅能夠將重難點突破,還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總之,只有在史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才能充分發揮史料應有的作用。
4. 提高學生獨立運用史料的能力
培養學生獨立運用史料的能力是初中歷史史料有效運用的要求之一,促進學生運用史料的能力的提升需要學生和教師共同努力。首先,教師需要加強對史料的研讀和認識,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育學生如何自主地運用史料;其次,需要鼓勵學生積極提問,學生只有從史料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才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長此以往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會不斷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史料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十分有必要,只有促進史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合理應用才能提升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歷史的了解,不斷促進初中歷史教學質量的提升。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史料的應用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因此需要結合教學實際,改善教學策略,促進史料的良好應用,這是廣大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關海鑫.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的有效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08).
[2] 李麗枚.史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D].云南師范大學,2014(05).
[3] 陸曉明.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的有效運用[J].教法研究,2012(09).
[4] 邱從偉.淺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知識的合理運用[J].學術研究,2014(07).
[5] 牛春玲.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的有效運用[J].學周刊,2015(11).
作者簡介:曹沖,男,1983.04,安徽壽縣,安徽省六安市裕安中學,大學本科,中級職稱,研究方向:初中歷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