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春穎
【摘 要】 教育發展心理學告訴我們,六年級學生已經開始進入身心發展的“危險期”,這個時期基本上持續到初中二年級才結束。本文就小學畢業班現階段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進行簡要闡述。
【關鍵詞】 問題學生? 應對策略
2017-2018年學年度上學期的下半學期,我服從學校領導的安排,勇于接手六年級數學科教學。在我接任的過程中,我發現六年級這個班是一個極為讓我頭疼的班級。他們紀律散漫,目中無人,尤其對我這個新接手的老師尤為叛逆,不把我當做他們的老師來看待。面對這樣的班級學生,我曾的后悔過,真想打退堂鼓。可轉念一想:他們再厲害,也還是學生、還是小孩。而我是他們的老師,我有權利、有義務、有責任教育好他們。我三番五次地找他們談心,做他們思想工作,并聯系家長,博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之后的課堂比以前好多了,不論是紀律還是思想道德方面都有大幅度的轉變和提高。特別是何鑫桐同學,跟以前相比、簡直半若兩人。碰到我都會說:“老師好”。課堂上的他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他的成績也從原來的15分上升到66分、76.5分。這個班的畢業考數學成績:及格率:100%;優秀率86%。現在我把我的策略分享給大家。
不良行為其實就是“惡習”:意指習慣不良或心理缺陷或品行障礙的問題學生。當前在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惡習學生”的教育更應引起教育工作者足夠的重視,因為它不僅危及一個家庭的幸福,甚至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發展。實踐證明,他們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內在的原因,也有外部環境的原因,概括起來,問題學生一般有以下幾種心理成因:
一、自卑心理
問題學生因學習成績在班級中處于落后地位?或曾犯過錯誤受到教師的批評、同學的抱怨、家長的訓斥,經常處在“四面楚歌”的環境和氛圍之中。他們在班里,在家里總感到抬不起頭,老是不如別人,總愛把自己的弱點與其它同學的優點對比,心里失去平衡、心態消極,在學習、處事方面不能放開,造成學習效率低。自己的行為,學習成績得不到認可和重視,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受到挫傷,產生惡性循環。為了尋找心理滿足,達到暫時的心理平衡,他們就設法在另一方面表現自己。我們常常看到,有自卑心理的學生,學習沒有興趣,效率低,經常聽課精力不集中,不能進入狀態,在課堂上精神萎靡,神情呆滯。在與同學的交往上,經常表現在對發型、服飾等方面的追求上,有的甚至做紋身,以此來體現自我的價值和存在,求得心理上的暫時平衡。
二、戒備心理
問題學生由于多次的失敗,屢遭挫折,有時做了好事,學習成績有了進步,沒有得以應有的肯定和表揚,他們就感到老師不關心自己,認為自己在班里是多余的人。一旦出現誤差,又極其容易受到批評、訓斥。他們感到表揚、獎勵沒有自己的份,只有挨批受罰才是自己唯一的專利。不管自己怎樣努力和上進也是枉然。所以對老師經常處于猜疑、怨恨的緊張狀態,久而久之,與老師之間形成了一道鴻溝。他們打心眼里不想聽、也聽不進去老師正確的教育,整天躲躲藏藏,有意回避躲閃老師,或者把老師的話當耳邊風,當作沒聽見,或者當面答應得很好,過后卻還是老樣子。
三、逆反心理
教育者對問題學生靠權威壓服,或靠體罰等,都會造成學生的畏懼、恐慌和防衛等不正常心態的形成,誘發導致學生反權威、反說教的逆反心理,他們對老師的教育產生懷疑,對正確的管教產生抵觸,對班集體冷漠,與老師感情疏遠,甚至產生對抗和敵意。老師要求做的事,他們偏偏不做,即使強迫做了也做不好,而老師要求不做的,他們反而積極去做。
以上這些心理障礙,嚴重阻礙著學生惡習的轉化。教育轉化這種有不良習慣的學生,就要認真研究矯正學生心理障礙的方法和對策。
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和對策:
一、多與學生接觸、溝通
教師要盡可能地去贊揚每一個學生。當學生表現良好、行為得當或學習進步時,要不失時機地予以肯定和表揚。由于在學校生活中有過頻繁的挫折和失敗經歷,“問題學生”特別需要得到教師或同學的肯定和贊揚,哪怕是表現好的時候教師在他肩頭上輕輕一拍。因此,教師要善于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尤其是在班級規模比較大的情況下,教師更要給這些學生以更多的關注,一旦發現他們有好的表現,就要抓住契機,給予充分的肯定和真誠的贊賞與表揚。對問題學生,要了解其個性品質和能力的潛在性,尊重其自身的差異性,激發其進步的主動性。只要喚起了們的自信心,他們學習進步的速度就會大大加快。學習進步了,信心增強了,行為規范方面的問題就會受到抑制,問題也就得到了轉化,教育就會收到成效。
二、用“愛”感之,促使轉化
由于問題學生身上具有長期的消極因素,他們的進步容易出現反復。教師要細致地觀察他們的行為,認真地查找問題的原因,分析其心理,“防患于未然”。在學生出現反復時,不要輕于發火,要有耐心,靜下心來,真誠地對待學生的過錯,努力分析原因,改變方法,抓反復,反復抓,給他們自省,自我糾正的機會。問題學生的轉化,教師的觀察很重要,如果我們不能及時地發現并糾正,一旦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就比較不好辦。所以需要我們多一份耐心,急是沒用的,相反一急就會把事情弄糟!做后進生的轉化工作雖然很累人,很瑣碎,但如果因為我們的努力使他們的前途無限光明,這工作將是最有意義的工作!
三、與家長密切聯系,爭取家長配合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對孩子影響時間最長的一位老師。“利用家長資源,讓家長學會和孩子共同學習、成長”。這個理論是我們眾所周知的。確實,家長資源是一塊寶地,如何利用好這塊寶地,使其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是我們教師應該挖掘和探索的。家長的言談舉止、文化情趣,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因而作為教師,應該及時向家長宣傳,把家長看成教育的生力軍,不斷總結、推廣家長教育子女的好方法。主要方式有家訪、召開家長會、電話聯系等。
參考文獻
[1] 周國璋.試論小學畢業班學生的思想教育[J].教學與管理,2003(5).
[2] 宋茂蕾.小學傳統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科教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