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惠婷
【摘 要】 閱讀教學是農村高中英語教學當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英語閱讀,學生不僅可以學習新知,還可以訓練多方面的思維和能力,提升英語學科素養。教師除了要采用各種方法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學會閱讀課本上的文章,同時還要引領學生在課外進行廣泛地閱讀,獲取更多的語言輸入,以求更好的輸出和更有效的閱讀教學。
【關鍵詞】 農村高中? 英語? 閱讀教學? 有效性
引言
隨著我國課改的不斷推進,語言學科越來越強調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這對相關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英語教學便是如此。尤其是在農村高中校,面對基礎薄弱的學生,英語教師的閱讀教學有效性備受矚目。
一、農村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在農村高中,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學習英語的興趣與動力不足,加之有些教師不能進行有效的教學創新,學生無法主動地參與到文本閱讀的學習活動當中。在這樣的英語教學環境下,英語閱讀教學缺乏有效性。
1. 閱讀教學的手段陳舊不變
在農村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中,一部分教師沒有很好的改變自己的英語教學理念,仍舊是采用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手段,即閱讀文章——做題——講題,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考試成績為終極教學目標。甚至在閱讀課結束后的作業布置時,教師經常給所有學生布置一樣的任務,讓課后作業失去了該有的效果。
2. 閱讀教學中忽略對思維的培養
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很多農村高中的英語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都是以教師為中心,而學生的閱讀只處于被動的狀態,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受到限制。
3. 閱讀教學停留于表面,不注重文本解讀
在農村,由于教學理念相對落后,并且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給學生進行英語文本閱讀教學時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沒有進行深入的文本解讀和分析,久而久之,學生在閱讀上也只是淺嘗輒止、不求甚解,學生在英語學科素養的提高上自然也受到了影響。
4. 閱讀教學局限于教材
在農村,由于條件所限,英語閱讀的教學基本上就是課本。而在強調閱讀能力的當今高考要求下,如果平常的英語閱讀僅限于課本,是遠遠不夠的,是無法適應這個時代的高考新趨勢的。
二、農村高中校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探究
1. 優化教學手段
在農村高中,學生的英語基礎絕大部分比較薄弱,很多人對英語已經喪失信心和興趣。因此在此類學校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個性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對該課型的興趣,幫助他們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引導他們主動去發現和探究,進而把這些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學習當中去。比如,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這一場景中能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閱讀效率;再如,教師還可以組織基礎比較好的學生進行情景劇的排練來展現他們的閱讀成果,創設濃厚的閱讀氛圍,帶動其他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這些活動都有助于學生在提高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培養良好的學科素養。
2. 培養多元思維
根據英語新課標的要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比如,在閱讀完北師大版模塊6第18單元第1課“What Is Beauty”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就時下娛樂圈選美“外在美>內在美”的現象進行討論,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
3. 注重文本解讀
在農村,學生英語水平有限。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梳理文本內容和脈絡,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語篇內容以及語篇中段與段的關系、語篇各部分與語篇主題之間的關系。此外,教師也要引導學生閱讀過程中注意捕捉文本的弦外之音。例如,在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模塊7第19單元第3課的“Body Language”中,主要介紹了什么是身勢語,身勢語的用途,身勢語的特點。教師授課過程中就可以引導學生從definition (a language without words), function (to convey messages and feelings), features (conscious, unconscious, transparent, useful, ambiguous)三方面入手仔細閱讀文本,尋找相關信息,繪制思維導圖。通過閱讀,學生懂得了身勢語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域有不同的含義,隨而體會到文本的言外之意:“入鄉隨俗”,達到情感升華的目的。
4. 分層指導教學
在農村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也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在英語分層閱讀教學中,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學習能力、興趣等),進而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讓學生以小組學習的模式,互幫互助;其次,教師要尊重學生,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才能更好地提高分層指導閱讀的效率;最后教師應該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層布置閱讀任務,推動共同發展。
5. 拓寬閱讀渠道
教材上的閱讀語篇具有整體性和指導性,值得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精細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取知識的同時,提升思維品質,建構知識,轉化能力,形成學科素養。但僅僅依靠教材上面有限的語篇閱讀很難達到足夠的輸入量,所以教師需要給學生適當補充課本以外的閱讀材料,如Teens,書蟲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時常給學生灌輸這樣的理念:“得閱讀者,得天下”。讀得越多,就越喜歡閱讀;讀得多,才有可能成為好的閱讀者。有了這樣的意識,學生們也就越享受閱讀的過程,自然也就推動了他們對英語閱讀課的興趣和參與度,從而使得課堂更加有效。
結語
總之,在農村高中,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當中,要學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改良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優化教育結構,在課堂教學中穿插一些有趣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拓寬閱讀思路,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和課堂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農村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2-13.
[2] 羅丹.例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J].英語教師,2018,1805: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