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曉燕
摘?要:筆者以觀察捕捉本班幼兒興趣和需要的內容、話題等為線索,進行主題性區域活動的創設,嘗試打通區域活動之間的聯系,探討其指導策略,以發揮區域活動對促進幼兒多元發展的整體效應。
關鍵詞:區域活動;指導策略;幼兒發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7-0063-01
《綱要》提出:“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兒童的發展是一個整體,要注意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而不應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區域活動是幼兒通過游戲進行的、通過操作與環境材料互動的富有個性的自主學習。我們思考:如何開放區域活動的實施,促進幼兒多元的發展。
1.引發主題性區域的內容,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第一,以幼兒的興趣需要為線索,發現主題性區域活動的內容,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如自由活動中,幼兒在玩紙飛機時,對紙張的微妙差別引發討論:這些紙有點不一樣;什么樣的紙折出來的飛機飛得快……教師發現幼兒對紙的特性、作用感興趣,考慮以紙為線索開展區域活動。在戶外活動時,幼兒對在草地上拾到的落葉愛不釋手,還與同伴比較著各自找到的樹葉的不同……教師從中了解到幼兒對葉子外形特征的探究需求,醞釀以葉子為線索,開展區域活動。
第二,誘發幼兒對主題性區域活動內容的興趣,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如在開展“影子”的主題性區域活動前,教師會在戶外活動中背著陽光跳繩,跳一跳、停一停、看一看,教師的行為會吸引來好幾個孩子,他們也嘗試做運動,和影子做游戲。這樣,教師引發他們對影子現象的關注,很好地激發了幼兒參與以影子為主題的區域活動的積極性。如當我們發現幼兒對汽車的興趣時,教師可組織分享交流,并展示交流,使幼兒對接下來開展的主題性區域活動“汽車”躍躍欲試。
教師通過自身行為、分享交流、環境營造等多種方式誘發幼兒的興趣,容易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為主題性區域的發展和豐富奠定基礎。
2.開放主題性區域的材料投放,支持幼兒的自主表達表現
第一,多形式的材料投放,為幼兒提供自主表達表現的機會。開展主題性區域活動“影子”時,教師捕捉、拍攝幼兒尋找發現生活中各種影子的情境,把它們打印出來,或是鼓勵幼兒運用簡單圖譜的繪畫、制作等,制作成小書“我和影子做游戲”,激發幼兒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找到的各種各樣的影子,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對影子現象的認識。
第二,動態變化的材料投放,豐富幼兒自主表達表現的形式。在大班美工區的“紙藝創作”中,教師觀察到多數幼兒使用彩色打印紙和圖畫紙進行繪畫、折紙,便嘗試豐富材料的投放,增加投放宣紙、砂紙、吹塑紙等,引發幼兒開展染紙、砂紙畫、版畫等活動,豐富幼兒對紙的種類和作用的認識;引導幼兒收集紙制品材料,如:信封、紙杯、紙筒等,添加投放多種輔助材料。于是班級的美工長廊上,出現了形態不同,造型不一的信封紙偶、紙袋娃娃、紙杯動物等紙制品作品……教師隨著幼兒畫、折、剪、染等動手能力的發展,逐漸添加不同紙張、紙制品、輔助材料等,促進幼兒根據制作需要選擇小同材質的紙品,提高表征事物的能力。
3.拓展主題性區域活動的內容,促進幼兒的多元發展
第一,以問題為線索推進相關區域,發展幼兒的相關能力。如在主題性區域“影子”活動中,幼兒通過閱讀小書《我和影子做游戲》和繪本《影子和我》,積累了對影子現象、影子形成的認識,萌發了問題“影子是怎么產生的”。于是,教師在科學區中投放暗箱、電筒、各種物品等,開展“我來造影子”活動,讓幼兒自己照射形成影子,玩會變的影子、手影游戲等,從中獲取有關光源、物體和影子之間關系的經驗。當幼兒通過“影子為什么會變化”的探究,積累了控制光源距離、方向,變化影子的大小或左右方向等經驗時,又產生對“影子有什么用”的好奇心。于是教師開展了“有趣的皮影戲”活動,提供皮影戲幕布,讓幼兒制作皮影戲小人,控制光源讓角色移動、變化,皮影戲表演就成了班級劇院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第二,從一個話題下多角度鋪開主題性區域內容,支持幼兒對問題的深度探究。如在“紙”的主題性區域活動中,教師由美工區紙品制作的不同線索,引發了與不同區域的聯系。圍繞問題“為什么宣紙進行染色容易成功”開展“紙盒搬家”“紙船過河”活動等,引導幼兒比較感受紙的吸水性,促進幼兒對紙張特性的進一步探究;當幼兒制作了各種紙藝作品后,教師及時創設小舞臺,吸引幼兒將作品巧妙移置到表演區進行操作講述,促進幼兒講述能力的發展;當幼兒萌發“紙從哪里來”的疑問時,教師創設了資料角,引來一批孩子到語言區共同收集資源、查閱資料,了解紙的發展;當幼兒了解了紙的制作方法后,教師在科學區提供了紙屑、臉盆等,引發幼兒動手制作紙漿的愿望。幼兒體驗紙的制作,并把做好的紙漿送到美工區進行紙漿畫、紙漿臉譜等的制作……
4.小結
在主題性區域活動的組織巾,我們認為,教師要轉變對區域活動的認識,抓住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發展水平,靈活安排各區域的設置,開放材料的投放等,不斷觀察分析、機智應對,探討適宜本年齡班、本班幼兒需要的主題性區域活動,使區域活動真正滿足幼兒的需求,實現圍繞一個話題,由一個區域向其他區域的推進、拓展、延伸,區域活動之間積極互動,發揮整體效應,促進幼兒積極、主動、多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居玲玲.在區域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J].教育教學論壇,2018(26)
[2]吳曉梅.組織好幼兒一日活動的過渡環節[J].寧夏教育,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