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曦 (深圳技師學院)
鑒定站的檢測人員審美水準對高檔彩色寶石切割的多樣性產生了較為明顯的影響,限制了高檔彩色寶石的切割種類。
與此同時,寶石材料稀有,數量少,因此價值較高,這也對市場上得花式切割類型的創新產生了影響。因此商業審美視角下,如何讓彩色寶石的價值與切割種類得到提升與豐富,需要專業人員的重點關注并找到對策解決。
圓形切割法可以讓高級彩色寶石的光學效果呈現的更為奪目,與此同時無論光源在寶石的哪個位置,寶石都可以閃耀的淋漓盡致。所以,圓形切割法在所有類型的寶石中都有應用,屬于最為基礎和常見的切割類型。
橢圓形切割法能夠讓寶石外形線條柔美、這種造型尤其深受中年女士的青睞。在對寶石進行橢圓形切割時,最好將長度與寬度比例控制為2:1,這種比例不僅符合人們的視覺審美傾向,也可呈現出與圓形切割方式一樣的奪目效果。
三角形是打破了玉潤圓滑感橢圓形、圓形等常規切割形狀的楔形體,這種形狀更為有氣場,同時也可以讓寶石的大部分光彩折射出來,不影響高檔彩色寶石的光學效果呈現。
祖母綠切割方式高貴、典雅,層層階梯式的切割方式讓寶石表面擁有多個光學折射面,可以把最奪目的光彩凝聚在亭部上面,廣受寶石收藏愛好者的喜愛。這種切割方式最為顯著的特征是寶石的臺面較大、冠部薄、厚度集中在亭部,可以對很多寶石的形狀瑕疵進行遮蓋。
這種切割方式一般會用在祖母綠寶石上,隨著高檔寶石商業化進程的加速,很多透明寶石也開始采用這種切割形式,同樣可以獲得較好的光學成像效果。
彩色寶石的顏色在其商業價值中占據最重要比重,而顏色的審美標準受到幾個重要的鑒定站的影響。在拍賣行中最常被認可的鑒定站為SSEF、Giibelin、GRS、GIA、CD等,這些機構在鑒定評判寶石品質的時候,并非像評判鉆石般強調凈度和切工。無論是刻面琢形、蛋面琢形還是隨意琢形,如果寶石顏色達到實驗室的標準,均有機會標注使其商業價值大增的顏色商業名稱。
體現的是歐美幾位權威寶石學家以個人審美為主導的主觀審美標準。美國寶石研究所GIA對鉆石有“4C”標準進行分級鑒定,但是對紅寶石則相對寬松,僅給“鴿血紅”這樣的顏色商業名稱,而沒有像鉆石般嚴格的凈度、切工分級評價。在這種商業審美導向下,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切割中體現出的“缺陷”特別多,例如一些藍寶石亭部過厚,為了讓顏色更聚集,以方便在鑒定機構出到“皇家藍”這樣的名稱。
導致高級彩色寶石出現切割瑕疵的原因很多,切割工藝人員技術不夠精湛、寶石原料形狀不夠規整、切割工藝中出現的誤差較大等都會導致寶石出現亭部太厚、太薄,又或者臺面不對稱等情況,所以為了讓臺面展示出的色彩更為淋漓,幫助寶石的鑒定估價結果等級更高,切割工藝人員必須對臺面的形狀與切割平整度進行保障。其次,是讓寶石重量更大,這樣可以保障寶石的高溢價。
因此,切割工藝最好選擇圓形或者是橢圓形,這些切割方式能夠讓寶石的重量保留更多。
很多寶石自帶星光效應,紅寶石、藍寶石、尖晶石等。還有一些寶石可自帶貓眼效應,如金綠寶石或是祖母綠,這些具備特殊光學效應的寶石在切割方式上選擇余地小,必須選擇橢圓形或圓形光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這些星光效應最完美的呈現在人們眼前。一般情況下,高檔彩色寶石具有特殊光學效應的種類與數量都較少,因此具有非常高的商業審美價值與收藏價值。
甚至有學者提出這些具備特殊光學效應的高檔彩色寶石背后很可能隱藏著地球地質地理學等方面的研究價值。
所以在這些寶石進行切割時,必須擁有極高的切割技藝與豐富的寶石切割經驗,保證切割的方向與方式讓這類特殊光學效應可發揮到最大,并盡可能保障寶石的原生重量。
隨著寶石切割工藝的逐漸革新與豐富,花式切割方法開始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這種切割方式雖然可以讓寶石的光學效果呈現更為光彩奪目,但也由于切割工藝過于復雜,導致彩色寶石需要被切割更多次,因此寶石原石價值重量需要比其他切割方法損失更多,因此這種切割方式雖然獨特,卻并沒有成為高檔彩色寶石的主流雕琢方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升,所以人們開始注重精神層面的審美需求滿足。因此寶石切割技術逐漸被人們正名為寶石雕刻藝術,因為傳統的切割技術已經不能讓人們的審美需要得到滿足了,人們開始注重個性化定制,要求設計人員可以對自己提出的設計需求進行關注,并讓自己的特殊需求可以被實現。
這也直接催生了寶石切割師開始在切割設計中發明出自己獨特的工具與打磨機械。
許多寶石世家出身的人士花了不僅一代人的時間去研究彩色寶石的花式切割和創新技術。這里的主要代表有德國的Paul Wild、Henn、Munsteiner、美國的John Dyer等,但是即便寶石切割技術已經多種多樣,但是技法精湛的寶石設計師仍然愿意使用傳統的工藝對寶石進行切割,因為這些已經流傳了很長時間的切割技術擁有很多無法打破的技術定理,可以讓寶石的光學效果呈現的更好,其他再先進的設計、在復雜的切割工藝也無法將此推翻。
對于上文提及的這幾項高檔彩色寶石世家,仍然是以傳統階梯式刻面切割為主。
花式切割方式在高檔彩色寶石中的應用價值不大,同樣也沒有多大的發揮余地,但是隨著審美水平的逐漸提升,人們開始對原生態寶石的天然性與唯一性備有好感,很多個性特點較強的收藏家比較注重這種天然不雕琢的寶石收藏。同時隨著地質學家對地理地質學知識的推廣與普及,人們對原形態的彩色寶石接受度業更高了。
科學家們對寶石晶體外觀形成原因的研究比重更大,甚至開始對一些如尖晶石的包裹體形態進行研究,以及這些色彩寶石的成分與形成原因進行研究,一般情況下,這些晶體原石形成的原因都較為特殊,是地殼或是表層不規則運動的結果,這些天然的晶體形態也有一定的幾何規則,同時由于這樣的形態較為符合現代的簡約審美風格,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原石收藏的愛好者隊伍中。
這也讓商家看到了市場,因此很多商家開始直接退出原生晶型的首飾,如果顏色較為常見,且重量不是很大,這些彩色寶石的藝術品價格也不高,能夠被大眾消費者接受。
高檔彩色寶石切割方式采用不僅僅取決于一種因素,可能是多種原因作用的結果,因此想要這些寶石的商業價值發揮到最大,就必須在了解原石形狀、重量、種類等方面的基礎狀況后,做出一個最佳的設計方案,讓寶石原石重量可以保留最大,同時也讓寶石的色彩與質地匹配到最為合適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