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邢玉翠 (1.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2.常州大學藝術學院)
藝術品行家是指對藝術品收藏、鑒定等事物相當內行、精通的專業性人才,也可稱作是藝術品收藏鑒定領域的專家。行家觀察藝術品市場的視角也隨著市場的發展不斷發生變化。早期,藝術品只是作為社會上層階級收藏把玩的物品,但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藝術品市場逐漸自成系統,藝術品開始成為市民階層的剛需,共同推動藝術品市場走向繁榮。市場繁榮的背后往往矛盾重重,行家視角也從單純的鑒定藝術品的價值轉而關注繁榮背后的諸多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是假貨泛濫、拍賣公司層次高低不齊、行業投機現象混亂等。本文以行家視角對這些問題的剖析,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藝術品市場形成發展至今,最突出的發展困境在于市場上贗品泛濫,其中在藝術品制作、售賣以及拍賣等過程中都存在作假。首先,在藝術品制作的作假上,尤其是針對價值頗高的古代字畫,不僅僅是造假手段多樣,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逐漸形成高科技、集團化和產銷一條龍的上下游產業結構鏈條;其次,電商和網絡營銷的普及化和公開化,市場上的實體小攤鋪、畫廊等直銷渠道數量龐雜,為偽造的藝術品銷售提供了途徑,而假貨在藝術品行業已經成為普遍的現象;最后,商品拍賣的作假。拍賣行現已經成為昂貴收藏品交易信譽最高的交易場所,但是受拍賣帶來的巨額利潤誘惑,對贗品進入市場持漠視態度,默許贗品交易或拍賣贗品。真假藝術品的存在是造成藝術品市場亂象的源頭,為了維持藝術品市場的持續且有效運行,應該從源頭進行掌控。
根據市場藝術品交易信息來看,拍賣行是價格高昂藝術品成交的主要場所,但是以拍賣行為中介進行的交易往往代表著巨額的利益收入,由此吸引諸多拍賣公司進入市場。根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的拍賣公司估計有8000多家,而且數量還在穩步增長中。其中大量的拍賣公司是通過收購實現持續經營的,還存在很多的新公司是臨時搭建,趁機爭取賺取一撥,這些公司以短期盈利為目標,無論是人才隊伍儲備,還是企業經營均存在很多缺陷,這些不良拍賣企業的存在極易擾亂藝術品交易的正常秩序。其中一些不良企業開始抱著牟利的心態導致行業發展秩序混亂,正規的拍賣行受到市場排擠市場拍品也呈現魚龍混雜之態,假貨充斥市場,收藏家參與市場的信心回落 。
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居民消費傾向的轉變,居民開始將藝術品的消費作為精神文化消費的剛需,從而帶動了藝術品價格實現快速增長,因差價帶來的投資回報率吸引大量的社會資本和個人資本進駐。根據相關報道,由于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大量資金撤出開始轉投藝術品市場,溫州炒房團和山西煤廠主也開始成為藝術品投資的主力。但同時,藝術品投資熱也能夠反映出于欣賞角度拍售藝術品的藏家還是占據少數,多數人還是從投資回報的估算進行藝術品的交易。缺乏宏觀手段的調控,市場的開放性只是助推資本在藝術品市場的過度集中,最后造成藝術品市場形成泡沫,長此以往必會造成市場混亂。難以否認,藝術品市場出現的收藏熱的很大成因在于資本投機的推波助瀾。
市場經濟存在盲目性和自主性,藝術品市場發展出現問題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關鍵要依托宏觀手段進行調控,實施相應的對策:
在市場經濟建立之初,政府為了規范藝術品市場的交易,根據國際上現存的藝術品交易慣例和條例制定了藝術品市場監管條例和法規,以期能夠實現對市場的監管。但是從藝術品市場近30年的發展現狀而言,藝術品交易造成的糾紛和官司保持著較高的增長態勢,贗品也是層出不窮,這些現象都表明相關法律制度的建設也要從中國藝術品市場交易現狀著手,提升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除此之外,藝術品交易市場的相關從業人員也要也職業道德,遵循行業發展規則.拍賣市場的無序性也依賴于管理力度的加強,但是其力度加強的前提在于藝術品市場的監管主體部門的職能劃分,避免由于交叉管理導致的權責不清,影響管理效率。除此之外,相關處罰標準也必須設立,對拍賣行市場的發展亂象,必須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對違規行為進行查處糾正,實行嚴格的稅收政策,遏制虛假拍賣的趨勢,而對于贗品的流向,相關部門也應當建立藝術品信息檔案,對假品實施銷毀,斷絕贗品流入市場。
中國最權威的藝術品鑒定機構是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各地方部分也設立了地區性的鑒定機構,地方與中央的聯手構成了現有的藝術品鑒定體系。但是僅僅依托政府性機構進行藝術品真假和價值的鑒定,難免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專業的社會性鑒定機構和行業協會能夠極大的滿足市場藝術品鑒定的需求,社會力量的融入能夠極大地補充人才隊伍,從而提高藝術品檢點隊伍的發展質量。所以,鑒定系統的完善需要社會各方力量的融入,不僅僅要依托政府機構設立的部門,職業鑒定人員、專業的收藏家都可稱為鑒定系統的中堅力量。
中國藝術品企業進入的門檻低,缺乏政府宏觀調控,導致現存的藝術品交易企業質量低。市場準入門檻的提高以及相應的審批檢查制度的建立非常必要,同時,對拍賣機構從業人員的入職資質的考核和審批,提高從業人員基本素質。拍賣機構也需要根據行政條例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從源頭杜絕贗品流入市場,這也是拍賣市場良性運行的基礎,拍賣協會也要助推行業自律精神的傳播和持續,營造有秩序的拍賣環境。企業和協會也要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主要包括鑒定、拍賣、對外交流以及中介等相關人才隊伍,高等藝術學校也要承擔起培育人才的重擔,共同為鑒定人才的培養積蓄力量。
藝術品市場的高度繁榮固然可喜,但是也必須看到繁榮背后存在的諸多問題。本文以行家的視角為切入點剖析藝術品市場發展存在的問題,發現要想扭轉目前的發展困境,不僅僅需要在行業內培養專業化的人才隊伍,還需要國家從宏觀層面設立準入門檻,從源頭上遏制非法拍賣機構入駐,同時加強法律法規的強制性管制,實現合規拍賣機構的良性發展。藝術品市場的繁榮既能夠拉動國內相關產業,帶來新的商機,還能夠提升中國的文化軟實力,吸引海內外收藏者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