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麗莉 (江蘇常州技師學院)
常州作為長三角發達地區,是進入老齡化社會較早城市。近年來,常州市委、市政府從保障和改善民生出發,連續多年將“優質養老工程”列入市政府重點民生工程,著力打造“康養常州”的金字招牌,目前正在建設全省首個健康養老服務業集聚區,一批養老服務專題園區正迅速崛起。由于是新興產業領域,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奇缺,目前在各類養老機構從事社區護理和老年護理工作的護理人員多以“40-50以上”就業困難人群為主,沒有接受過社區護理和老年護理的系統教育,且僅能提供助餐、照料、家政等簡單服務,高端養老護理和服務人才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為服務地方經濟,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健康、康養服務的需求,我校較早開設《護理》高技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能勝任老年護理工作崗位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2019年,我校還對專業系部進行重組,成立醫藥康養學院,圍繞“大健康”發展理念,以“護理”專業為基礎,結合 “烹飪(中西式面點)”“旅游服務與管理”“中藥”等專業,共同打造康養服務專業群,該專業群是我校重點建設的專業群之一。
近年來,為不斷提升專業建設的質量、豐富課程內涵,先后完成了《護理技能人才培養標準》和《護理專業一體化課程規范》的編制,完成了“德國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在養老護理專業的校本化實踐研究”校級課題,將德國養老護理職業培訓方案本土化,形成以“老年護理”為特色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實施性教學計劃。在課程設置上適應行業發展要求,開設了《健康管理》《護理計劃與老人能力評估》《養老機構運營與管理》《老年中醫養生》《老年營養與膳食保健》等新技術課程,堅持專業應用與特色發展相結合。
為進一步提升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借鑒歐洲發達國家職業教育先進經驗,吸收國外先進教育理念,我院積極開展師資國際交流活動。2016起先后安排老師前往波蘭耶萊尼亞古拉市克爾科諾謝學院(Karkonosze College in Jelenia Gora)考察克爾科諾謝學院護理專業開設情況,觀摩課堂教學,就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教學模式、師資培訓和國際合作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并對今后雙方合作辦學進行了探討。通過國際交流引領了專業的改革和發展,提升了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國際視野,為下一步中外合作辦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校高度重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護理》專業開辦之初,即邀請行業專家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認真聽取企業意見,并先后與江蘇金東方頤養園置業有限公司、安信頤和(常州)置業有限公司、江蘇幸福天年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常州鼎武養老投資有限公司、常州吾老吾幼健康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等康養機構簽定校企合作協議。
在“訂單式”培養、學生工學交替、教師企業實踐、技能大師進校園等方面深入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培養護理專業高技能人才,效果顯著。
我校高度重視技能競賽對教育教學的引領和帶動作用,鼓勵師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技能大賽,形成了“以賽促教、以賽督學、以賽育人”良好氛圍。,我校也被省人社廳認定為“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健康和社會照護項目江蘇省集訓基地”。
為貫徹《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精神,學校提出了“高端引領、雙輪驅動、提高質量、創新發展”的指導思想,堅持學制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進一步加強職業培訓的發展理念,緊緊依托現有專業,大力開展康養培訓。先后成立了國家級殘疾人培訓基地、江蘇省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基地、常州康養學院和常州市康養人才實訓基地、江蘇省家庭服務職業培訓示范基地,開展了養老護理員、育嬰師、家政服務員、茶藝師、盲人保健按摩等技能培訓,年培訓人次達千人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康養服務專業群現有專業均只有高級技工辦學層次,沒有一個專業達到技師培養層次;重點專業建設上只有 “烹飪(中西式面點)”被評為省重點專業、“中藥”被評為市重點專業外,沒有一個省示范專業,和學校其它專業群相比無論是辦學層次還是專業建設都有很大的差距,專業建設任重道遠。
不容否認在學校的關心下康養服務類專業師資隊伍已初具規模,教師職稱和國家職業資格層次有待提高。
隨著辦學層次的提升和社會培訓的大力開展,部分專業師資緊缺現象日趨嚴重,師資隊伍有待進一步提升和完善。
康養服務類專業世賽項目較多,如健康和社會照護、糖藝/西點制作、烘焙、烹飪(西餐)、餐廳服務等,由于師資、場地、設備限制,我院在45屆世賽省選拔賽上只參加了健康和社會照護和糖藝/西點制作兩個項目,且只有健康和社會照護打進全國賽,但未能入選國家集訓隊,此外康養服務類專業實訓條件也存在場地緊張、工位不足、設備老化、配置偏低等問題,難以滿足正常教學哦 和世賽集訓需要,特別是護理專業實訓條件與健康和社會照護項目江蘇省集訓基地極不相稱,有待改善。
護理專業招生速度明顯落后于藥物分析與檢驗、中藥、烹飪(中西式面點)等相近專業,錄取分數偏低,偏向于老年護理,部分學生入學后不安心所學專業,學習態度消極。除了向學生加強思想教育外,我們更應從提升培養目標、豐富專業內涵、拓展就業渠道,突破養老護理的局限,樹立現代健康管理理念,提升社會認可度和對學生的吸引力。
目前我校康養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康養產業的前景是光明的,我院應積極發揮專業建設的優勢,結合自身院校康養專業發展現狀,制定符合新時代發展的要求、符合學生實際特點的專業建設方案,明確學校康養專業定位和發展方向,整合各種優勢資源,引進優秀師資力量,加強校企合作,充分發揮社會力量辦學,為學生發展打造平臺。“健康中國2030”對我院康養專業建設是新的機遇,康養專業的進一步發展是大勢所趨,而努力培養適應新時代社會需要的、高質量的服務性專業人才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