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羨輝 (三亞學院)
影響顧客對民宿品牌認知的因素較多,從體驗角度來看,民宿本身裝修缺乏特色,居住環境較差,性價比較低都會導致顧客的體驗感較差,從而造成顧客負面認知的產生,而體驗活動單一,服務質量較差,又會導致顧客的情感體驗缺失,進一步降低顧客對民宿品牌的認知。所以,想要提高顧客對民宿品牌的認知,需要統籌兼顧,從各個方面入手,綜合考慮每一個會影響到顧客體驗的因素,深入進行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制定改造方案。對于顧客的體驗而言,主要還是要考慮到顧客的情感體驗, 作為民宿經營者來說,要深度解析顧客的情感需求,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服務方案。
影響顧客對民俗品牌認同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情感體驗、感知體驗以及關聯體驗,不同體驗共同決定顧客對民宿品牌的認知和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情感體驗和感知體驗,都會直接決定顧客對民宿的印象,而關聯體驗對民宿品牌認同造成的影響是間接的,主要影響到的是顧客的感知體驗。以上三種體驗形式所包含的具體內容存在一定異同,但是趨向性都是一致的,都是以給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為宗旨。
作為顧客的核心體驗,情感體驗是影響顧客對民俗品牌認同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據相關市場調查研究報告的結果顯示,大多數顧客將民宿作為旅游居住的首選,主要是為了改善居住環境,通過沉浸在慢節奏的生活狀態下促使身心能夠得到放松,使情感上能夠得到滿足。作為顧客選擇民宿的主要動機,情感體驗是否滿意,直接會決定到顧客對民宿品牌的認知,如果住宿期間并沒有感受到應有的情感體驗,會導致顧客對民宿品牌形成一個較差的印象。
顧客入住民宿就是為了彌補內心的情感空缺,在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之后,希望可以找到一個地方放松身心,入住民宿期間度情感體驗的訴求也就更加強烈,希望在一段時間內能夠恢復到舒緩的狀態。所以,民宿所提供服務所包含的情感體驗至關重要,服務質量直接會決定顧客對品牌的認知。
感知體驗包含有兩個方面的內容:感知得利和感知付出。其中,感知得利指的是顧客在民宿住宿期間所獲得的服務是否達到預期,以及精神和物質層面是否得到提升,而感知付出則指住宿期間所需要支付的費用。通過分析全國大多數民宿的消費群體可以看出,民宿行業的消費對象以中高收入人群為主,該群體不會過度重視感知付出,在住宿期間愿意為了達成追求的目標而支付相應的費用,而對感知得利的重視度較高,對民宿所提供的服務和居住環境有較高的要求。而當民宿無法滿足顧客感知體驗的話,會造成顧客對民宿品牌認知缺失。
關聯體驗作為影響顧客對民宿品牌認同的因素之一,和情感體驗、感知體驗不同,關聯體驗只能夠起到間接的影響作用。當顧客的關聯體驗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會先影響到顧客的感知體驗,然后再造成顧客對民宿品牌起到負面認知。雖然不會直接影響到顧客對民宿品牌的認知,但是同樣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剛起步的民宿品牌而言,口碑還沒有建立起來,也沒有相對穩定的消費群體,如果顧客關聯體驗的感受較差,會直接影響到其感知體驗,從而增加顧客對品牌形成負面認知的幾率。
民宿行業整體發展時間較短,而民宿品牌化是能夠推動行業發展的根本途徑,而品牌化在加速行業發展的同時,也存在有較大的弊端,如果品牌化后的民宿口碑較差,無法為顧客提供滿意的服務,會促使廣大消費群體對該民宿品牌形成定勢思維,即使不斷完善經營策略,優化服務體系,也會導致效益受到影響。所以,為保障品牌化后的民宿能夠維持在一個高速發展的狀態,需要深入研究受眾群體的需求,制定具有一定針對性的服務方案。
作為影響患者對民宿品牌認同的主要因素,經營者需要從顧客情感體驗入手,通過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提高顧客的情感體驗,并達到提高顧客對品牌認同度的終極目標。
一方面,顧客入住民宿的根本目的在于緩解壓力,通過民宿不同于城市,慢節奏的生活模式改善自己的心理狀態。對經營者而言,應該深入挖掘當地的地域性文化,將民宿打造成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場所。為了給顧客提供一個更好的體驗感,讓顧客充分感受到地域文化的特色,在裝修的過程中要有機結合當地文化,確保每一個房間都能夠凸顯出當地文化特色。當顧客入住在充滿民族特的房間之中時,可以顯著提高顧客的情感體驗,其精神狀態可以更好的得到緩解;另外一個方面,經營者應當從服務質量入手,在接洽顧客時應當根據當地文化特色,設計一些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接風儀式,當顧客來到民宿之后,能夠有一種賓至如歸的體驗。而在顧客住宿期間,經營者應當為每一位顧客派駐專門的管家,及時和顧客進行溝通,確認顧客對民宿所提供服務的建議,以及其對民宿的建議。
當然,管家還應當做好民宿周邊特色文化的宣傳工作,向顧客講解當地文化特色,促使顧客在情感上能夠形成共鳴。此外,為了提高顧客的情感體驗,管家需要注意在為顧客提供服務時的禮儀和態度,應始終保持在一個隨和的狀態,確保顧客能夠對民宿形成歸屬感。在高質量的服務中,顧客的情感體驗能夠得到滿足,沉浸在民宿的文化氛圍當中。
打造多元化體驗項目,能夠有效提高顧客的關聯體驗,雖然不會直接影響到顧客對民宿品牌的認同,但是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為保顧客對品牌形成良好的印象,經營者需要制定符合品牌未來發展方向的項目方案,通過新穎、獨特的項目加深顧客對民宿的品牌記憶,再逐步提高顧客對品牌的認同度。
首先,經營者要充分利用地理區位優勢組織活動,前期要對周圍自然資源進行分析研究。對鄰近淡水資源的民宿來說,可以開展和劃船相關的活動,組織顧客集體出游,在劃船的同時欣賞沿途的風景;對周圍農業資源豐富的民宿而言,則可以開展務農活動,讓顧客親身體會農活的樂趣。和城市快節奏的生活模式不同,慢節奏的農村生活可以讓顧客產生出強烈的歸屬感。有效利用當地資源,可以在壓縮民宿運營成本的同時,讓顧客的情感體驗得到滿足;其次,打造多元化體驗項目應當著重考慮顧客的舒適度。顧客選擇民宿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放松身心,也只有舒適的居住體驗才能夠滿足顧客的情感體驗,所以經營者要充分考慮各個體驗項目的舒適性,從顧客的角度出發考慮。對經營者而言,一個體驗項目從定項到落地,需要反復優化項目流程,經營者要在考慮顧客體驗感的同時,也要注重顧客參與活動期間的舒適性,在規劃好一個體驗項目之后,經營者要進行實地考察確認項目的可行性,而在項目正式對游客開放的過程中,也應該及時征求顧客的意見,對活動流程進行不斷完善,力求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
此外,經營者還需要保障體驗項目的新鮮度,經營者要結合當地季節差異,適當調整活動方案,確保一位顧客在不同時間段來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民宿是非標住宿,相比傳統酒店具有特殊性,因為入住民宿的顧客本身是個性化的,需求和對體驗的要求也是個性化的,因此與顧客感知價值的獲取相比傳統酒店也有很大區別,所以無法通過一種標準的模式滿足。
為了提升顧客感知價值,民宿業者要充分了解顧客需求,根據不同的需求提供差異化服務,滿足了顧客的消費需求,尤其是情感消費需求方面。民宿業者可以將環境布置與在地文化結合起來,設計顧客喜歡的東西:此外,民宿業者除了加強自身與眾不同的品牌個性外,更要提供高質量服務,維持與提升品牌服務品質,比如硬體設施及軟體服務相配套不斷改進,提供合理的房價,并提供顧客及時的活動資訊、建立顧客資訊系統,以此來提升顧客的感知價值,增強競爭力尊重文化差異,讓顧客心中產生的內在感受價值是美好的回憶或特殊經驗:民宿經營特性是不同于旅館的住宿體驗,個性化服務、主人與客人之間良好的交流互動過程是民宿的主要經營特性,民宿經營者要針對這些服務項目維持高水準。
民宿品牌化是行業發展趨勢,對民宿經營者來說,為了保有市場競爭力,在行業中建立良好的口碑,主要還是從顧客體驗出發,規劃出能夠滿足消費群體的服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