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紀,張艷麗(盤錦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盤錦 124010)
電子商務自20世紀末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20多年,其經濟體量爆發式增長,已經成為推動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在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同時催使傳統物流產業不斷升級以滿足消費者的要求。
現階段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物流,特別是受到疫情的影響,人們越來越適應于物流配送時的購買服務。遼寧省地處遼東半島,具有豐富的海岸線資源,是中國重要的老重工業基地,為了適應時代發展,實現全省經濟突破性發展,全省政商各界都在積極探索新的增長模式。遼寧省的物流產業發展較早,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新時代新環境背景下,需要創新開發新思路,對物流產業進行升級改造,才能實現遼寧省經濟的再次飛躍[1]。
大量事實證明物流產業對于經濟發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在當代中國乃至世界,必須要摒棄“重生產,輕流通”的舊思想。
對于局部區域來講,為了實現區域經濟的騰飛必須要發展好區域物流,在發展中重點發展區域物流,通過發展區域物流進而促進區域經濟的進步。從全國角度來看,我國區域物流存在許多問題,諸如經營不集中、社會化與組織化程度不高、布局不合理、技術含量低、現代化程度不高等等,必須要理清區域經濟與區域物流的關系,集區域之能力解決區域物流發展之短板,從而促進區域經濟之發展[2]。
就目前來看,遼寧省在區域經濟打造方面甚至存在區域內部惡性競爭的問題,因此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
物流產業是一個跨行業、跨部門、跨區域的復雜系統工程,一個地區的交通體系是物流產業的基礎,鐵路網、公路網、港口、空港的數量與發展程度對于物流產業的規模性發展至關重要,想要發展好物流產業,必須要實現鐵路與公路樞紐的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好海港與空港,建立起一套一體化的綜合運輸體系。遼寧省地處環渤海區域,南臨黃海,與日本隔海相望,與山東半島構成掎角之勢,具有很好的中轉物流優勢地位。
遼寧省有得天獨厚的海岸線資源,海岸線總長達2800多公里,占全國海岸線總長的11.5%,具有大連港、營口港、丹東港、錦州港、葫蘆島港六大港口,具有強大的貨物吞吐量,相比于公路、鐵路、空運,海運成本更低,這為遼寧省區域發展跨省、跨國物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存在的問題是現有的貨物吞吐量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初始設計能力。在過去十幾年的公路、鐵路建設上,遼寧省政府給予了大量的投入,相比而言公路建設要優于鐵路建設,雖然都形成了一定規模的運輸樞紐網絡,但運輸能力仍然不足,同時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功能性開發、運輸裝備配備上依舊存在一些組織性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物流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在物流產業本身上,遼寧省存在產業運作效率水平較低,各環節之間協調能力不足,信息化技術應用水平較低、高端物流人才短缺等一系列問題,產業結構有待升級改造。由于物流產業是電子商務的基礎,在疫情的影響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對物流的依賴性也普遍增加,因此傳統物流已經不能夠滿足時代的需要。
打造智慧物流、綠色物流、共享物流是當前形勢下的必然選擇。新型的物流模式相對于傳統物流方式,成本低且效率高,應當成為遼寧省下一步發展物流產業的重點。高新技術不斷發展成熟,使得智能物流體系的建設發展變得可能,但在這一方面由于傳統觀念與高端物流人才的缺乏,遼寧省在這一方面未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有待提高。
一個區域內的產業發展,社會市場經濟的需要與自我完善是一方面,但也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導與環境支持。
遼寧省想要發展好經濟,實現物流產業的轉型升級,必須要制定詳細可執行的物流產業政策體系,既要做好市場管理者,也要做好物流產業的引導者與協調員,從政策制定到執行都力求區域物流產業升級后符合遼寧省自身需要,并形成區域產業特色。
具體的,遼寧省在發展運輸體系時,應當配備更多的物流行業基礎設施;對于物流行業,制定更加舒適的稅費政策,讓物流企業具有更大的生存空間;同時增加對物流企業的扶持力度,比如發放一定數量的專項產業方向的債券等。
為了更好地促進遼寧省區域物流產業和諧發展,應當改變各種物流運輸之間以及內部之間惡性競爭、港口與腹地運輸相對獨立的狀態,應當充分發揮港口的集散優勢,與其他運輸方式實現有序的有機銜接,充分利用技術手段實現物流業務的有機調度;綜合發展港口與腹地之間的關系,讓腹地的文教、工業、第三產業的發展成果成為港口的發展后端,通過統一規劃形成物流園區與港群體系,避免區域間的無序競爭與基礎設施的重復性建設。
物流產業是一個覆蓋面比較廣的產業,不僅僅是簡單的物流運輸,它還涉及市場營銷、企業管理、信息技術、法律諸多專業,因此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撐。其實不僅僅是物流產業,在當代經濟環境下,得人才者得天下,留住各行各業的高端人才是遼寧省實現經濟發展的必要手段,因此必須要通過制定政策并落實,創造良好的人才就業環境,為行業人才解決就業、生活困擾,以便留住人才;同時還要制定物流行業人才培養機制與政策,從高端管理人才到普通的技工,讓企業與科研高校、職業院校建立長久合作機制,形成一套健全的行業人才培養體系。
現代物流的一個發展趨勢是朝著智慧物流的方向發展,5G通信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并被廣泛應用于建設各行各業中的智慧化平臺。
利用高新技術推動物流產業信息化平臺建設,可以對物流產業的整個過程進行有效的監控與調度,從貨物運輸過程中的無死角監控(車輛位置、貨倉狀態、貨物狀態等),到智能倉儲的設計實現(倉儲環境監控、近乎零人工運輸、倉儲資源有效調度等),再到貨物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無人機配送、個性化定制服務),都可以實現新的突破與發展。
想要實現遼寧省物流產業的產業升級,必須推動信息化物流平臺建設,打造智慧物流。
理論上來講,一個具有某種特殊經濟發展條件的區域才能夠與其他區域形成差異,才能將生產力要素與經濟發展的利好因素吸引過來,進而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對于遼寧來講,由于是老工業基地,在新時代環境下各個小區域在經濟發展商對大型企業與資金的吸引力并不大,因此必須要將遼寧省每一個地級市、每一個縣區聯合起來,打造區域經濟一體化,集中力量辦大事。不論是基礎設施、人力人才資源,還是政策引導與資金支持,全部集中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從而實現區域物流產業的發展騰飛。
通過打造區域經濟一體化,可以將全遼寧省的區域資源集中起來,不僅僅是地理、人文、政策資源,區域資源優勢的整合可以為物流企業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為物流企業帶來許多的便利。區域經濟一體化可以降低物流企業的運營與發展成本,對于傳統物流來講,人力成本、稅費成本都是很大的支出,企業運營成本降低就可以有更多的空間區發展周邊項目,從而擴大產業鏈的覆蓋范圍,提供更多形式多樣化的物流服務,這也可以帶動許多行業周邊經濟的發展。
另一方面,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會得到很大的提升,使得企業可以不必考慮估計非產業因素,集中企業優勢力量發展核心業務并不斷擴大企業規模,這樣一來整個遼寧省的物流產業就可以出現更多實力雄厚的支柱型企業。
這也使得企業可以將一些非核心業務外包給其他企業,形成一條周邊產業服務鏈,形成一個新的產業形態,整個遼寧省的產業結構也會跟著被優化。由此以來,不僅僅是區域經濟一體化可以促進物流產業的發展,物流產業的發展也可以優化區域經濟。
物流產業本質上屬于第三產業,通過區域一體化的打造,可以將物流產業分時間段、分區域的進行集中,再逐步實現區域經濟產業分區域的形成,形成良好的區域分工,促進以城市為中心的區域市場形成。而一定階段將不同的小區域打造成不同的功能區域,區域之間專業性強且需求交通的物流業務會增加,方便建立一套專業合理的物流產業體系。
近幾年來我國社會經濟蓬勃發展,國家積極推動2025中國制造的實現,遼寧省作為老工業基地必須努力積極做出自己的努力。
電商時代下物流產業的地位十分重要,遼寧雖然有很好的物流基礎,但傳統物流已經不再適合當代需要。
發現自身問題并拓展思路改革創新,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促進區域內物流和諧發展,加強人才培養,推動信息化物流平臺建設,打造智慧物流,打造區域經濟一體化,在合作的基礎上發展物流產業,是遼寧省未來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