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發 劉 彬 耿福利 華玉順 師樹旺
(磁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河北 磁縣 056500)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無疑是今后解決“三農”問題、激活鄉村新活力的重大舉措。磁州窯文化作為上千年獨特的文化遺產,在歷史的長河中傳承不斷,聞名于世界,對磁縣鄉村的振興與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從磁州窯文化對鄉村振興的意義和途徑進行了探討。
千年窯火,孕育了磁州窯文化,對當地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作為磁州窯文化的發源地,磁縣具有獨特的地理資源等優勢,尤其是磁州窯的窯址觀臺鎮和彭城鎮具備生產瓷器的自然資源。兩地是太行山、丘陵、平原的交接地帶,瓷土、木炭、煤炭、水資源豐富,觀臺鎮附近的漳河和彭城鎮附近的滏陽河水質比較好,煤炭資源豐富,主產焦煤,煤質量好,埋藏淺,觀臺鎮和彭城鎮附近還有生產陶瓷所用的黏土、高嶺土以及各種天然礦物,在兩地附近也生產鐵礦石,冶金和鑄造技術也源遠流長,水路、公路交通方便,現在的鐵路也四通八達。磁州大地獨特的優勢條件促使了磁州窯文化的興起和發展,在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大力弘揚以磁州窯文化為主要內容的磁州文化,對磁縣鄉村的產業、文化、人才、組織振興有重要的意義,不僅能給鄉村帶來經濟效益,還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
2.1 反思磁州窯文化興衰,科學規劃振興鄉村經濟產業。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磁州窯不斷發展,對鄉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例如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觀臺鎮前嶺村建立了村集體企業前嶺瓷瓶廠,生產過白瓷酒瓶,像現在的茅臺酒瓶,遠銷省內外,也生產過盤子等日用陶瓷。當時瓷瓶廠是村里唯一的企業,全村年輕人大部分都在瓷瓶廠上班,后來由于技術落后,酒瓶合格率低,次品較多,企業管理制度落后,資金周轉出現問題而倒閉。私有制經濟允許出現后,村里人們利用山上的林木資源,建立饅頭焦炭廠、耐火磚廠,對鄉村經濟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政府要統籌規劃磁州窯文化相關產業,促進鄉村經濟的長遠發展。雖然現在峰峰礦區和磁縣行政管理獨立,近幾年兩地都有了一定規模的磁州窯文化建設和投入,但還存在各自為戰的局面,缺乏統一的規劃領導和統一的品牌意識,總體的規模效益還沒有凸顯出來,建議邯鄲市政府設立專門的磁州窯文化產業管理機構,統籌規劃發展磁州窯文化相關工業和休閑文化旅游產業,以磁縣“中國磁州窯博物館”為中心,不斷深化開發磁州窯博物館的內容,如增加電腦模擬立體繪畫制作瓷器游戲,讓兒童體驗磁州窯文化的快樂。在縣城和溢泉湖風景區之間建有“磁州窯文化創意產業園”,該項目由磁縣眾誠經貿公司投建,占地面積320余畝,總投資11.2億元,已完成投資6.2億元,是磁縣縣委、縣政府圍繞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振興規劃,挖掘磁州窯歷史文化內涵,按照省、市規劃標準要求設計的一個集瓷器生產、文物收藏、會展、競拍、藝術創造、生態觀光、休閑娛樂、商務會議、住宿餐飲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精品型產業園區。目前,項目主體已大體完工,正進行內部裝修,園區綠化、園藝設施等也在同步進行。
2.2 找準磁州窯文化產業發展方向,以學校為宣傳和傳承陣地,開拓其文化產業市場。磁州窯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過輝煌,也有過衰落,磁州窯文化產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正面臨著機遇和挑戰。磁州窯原先生產的主要是日用陶瓷,而現在人們使用的日用陶瓷類型和數量顯著減少,比如原來的水缸、面盆已經淘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工藝術陶瓷的需求有所增加。目前,手工藝術陶瓷的附加值高,我們首先應該把手工藝術陶瓷的生產放在首要位置。其次,發展日用陶瓷,并且讓日用陶瓷藝術化。再次,建筑衛生等工業陶瓷應向精工品質、尖端技術加藝術化的方向發展,精心打造磁州窯產業風格和品牌,有了品牌才會得到人們的認可。
為了振興磁州窯文化產業,為了振興鄉村經濟,我們應該向先進的陶瓷企業學習,開拓陶瓷文化產業市場;聘請國內外陶藝界專家學者成立顧問團,定期舉辦不同形式的學術活動和陶瓷企業交流活動;組織拍攝大型磁州窯宣傳片和磁州窯相關故事片,在全國各大城市宣傳;在邯鄲市組織學生學習磁州窯文化和舉辦相關比賽;利用網絡宣傳磁州窯文化和相關產品,以及做好網上銷售;積極建設磁州窯文化產業人才教育培訓基地。
由于種種歷史原因,邯鄲陶瓷工業學校和邯鄲市陶瓷公司技工學校都已停止招生,現在為了振興磁州窯文化以及相關產業經濟,需要培養高科技文化素質人才,可以在邯鄲的職教城、峰峰職教中心、磁縣職教中心開設陶藝專業。開設陶瓷藝術相關專業的學校要引進專職教師和企業專家,校企結合,使老師和學生的優秀作品轉化為商品走向市場,實施產、學、研市場與教學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培養有技術、懂藝術、會管理的全方位發展人才,為磁州窯文化產業振興鄉村經濟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
總之,發展磁州窯文化產業,對磁縣鄉村振興與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實現陶瓷、生態旅游等產業的振興,還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傳承磁州窯文化的精髓,進一步實現人才振興及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