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青
(遷安市農業農村局 河北 遷安 064400)
農業生產救災資金,是指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用于預防、控制災害和災后救助的專項補助資金。2013年2月1日,財政部、農業部印發了 《中央財政農業生產防災資金管理辦法》,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該 《辦法》對補助對象、使用范圍、資金申報、資金支付等方面做出了詳細規定。
農業生產救災資金的使用,一定要嚴格按照國家、省市的文件要求實施。下撥的農業生產救災資金,按照 《辦法》確定補助對象、使用范圍,不得擅自改變用途。同時,資金的使用要遵守相關的財經管理制度,做到專款專用,不得擠占挪用,嚴格績效考評,保證實施效果。
2.1 夯實了遷安市監測預警的基礎。2019年,遷安市使用農業生產救災資金購置了高空測報燈、自動蟲情測報燈、誘捕器等600余臺(套)設備,新建設監測基點3處,改善了基層監測基點設備陳舊老化問題,增強了全市監測預警能力,為重大病蟲害的監測預警和預測預報打下堅實的基礎。
2.2 提高了遷安市監測預警的能力。專業專用設備設施的應用,極大地改善了監測預警手段,提高了監測預警能力,充實了監測數據,保障了預測預報的準確性和實效性,為農業有害生物的預測預報和精準防治提供了詳實的數據支撐。經統計,2019年共發布病蟲情報17期,其中長期預報1期,短期預報14期,急報2期,預報準確率達到92%以上。
2.3 推進了遷安市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工作中,為有效防范農業重大病蟲危害,安排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農業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使用農業生產救災資金給予一定的作業補貼,扶持農村基層在完善制度、設備配置、人員培訓、標準化服務等方面進行規范化建設,打造一批拉得出、打得響的病蟲害統防統治隊伍。2019年,全市通過草地貪夜蛾等農業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工作的有效開展,在原有基礎上,繼續拔高,建設了4支規范化程度更高的社會化服務組織,經過評審,加入了唐山市“草地貪夜蛾”應急防治服務聯盟。
2.4 保證了遷安市重大病蟲害防控的效果。使用農業生產救災資金購買綠色防控藥劑,對點片發生的農業重大病蟲害進行公益性應急防控。同時,在全市召開應急防控現場會,全面示范指導農業重大病蟲防控的適宜時間、藥劑品種、防治技術、器械選擇等重點環節,保證全市范圍內的農業重大病蟲害防控效果。2019年,全市農業重大病蟲害防控處置率90%以上,平均防控效果85%以上,農作物重大病蟲總體危害損失控制在5%以下。
3.1 監測預警有專人。全市基層監測點和臨時監測點全部安排專人,每天堅持田間查看害蟲發生情況,并及時分揀,記錄數據,精準分析,及時預警。
3.2 宣傳發動要到位。各鄉鎮主管領導及相關人員對于病蟲防控政策要進行層層傳達;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和臨時監測員開展線上線下業務培訓。同時,通過建立微信群、公眾號、張貼掛圖、深入田間地頭講解等多種形式,組織開展宣傳活動,做到村村貼有掛圖,村村有監測人員,防控技術人人掌握,隨時開展應急防控。
3.3 應急防控出實效。建立應急防控領導小組,明確屬地管理責任,確定分包責任人;制定應急預案并及時下發到基層;組織社會化服務組織檢修防控器械,購備應急防控物資;指導培訓防控作業機手。堅決不打無準備之戰,確保農業重大病蟲害防控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