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效朋 韓如梅
(黃驊市農業農村局 河北 黃驊 061100)
黃驊市冬春兩季干旱少雨,土壤鹽堿化程度高,小麥生產條件特殊。在此條件下生產的黃驊旱堿麥以口感好、麥香濃等特有品質,成為京津冀優勢農產品。本市利用這一特色優質資源,將旱堿麥作為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促進鄉村振興的優勢產業。大力開發旱堿麥產業并圍繞品牌、質量、技術發展要求,通過水肥一體化的建設,能有效提升農民科學施肥水平,利用有效的水肥資源,減少農業面源污染,促進旱堿麥產業健康發展。
1.1 利用先進土壤養分化驗設備和專業技術人才,為種植戶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根據種植戶地塊養分情況,為農戶提供科學高效施肥配方或指導農戶選購精準的配方肥料。
1.2 通過張貼測土配方施肥信息公示牌和發放測土施肥技術手冊等形式,加大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宣傳力度,使旱堿小麥主產區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全覆蓋。
改變種植戶小麥施肥“重二銨、尿素,輕鉀肥”的施肥習慣,因地制宜地推廣配方施肥,做好緩控釋肥料、水溶肥料、復合微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的試驗示范推廣工作,開展小麥高產高效施肥技術研究,不斷提高肥料利用率,為減肥增效提供依據。
充分發揮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的示范帶頭作用,強化宣傳培訓和技術指導服務,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機械深施,利用農技與農機相結合,改變施肥方式(撒施),提高肥料利用率,使種植戶實現化肥減量增效。
引導農戶合理施用有機肥或者利用秸稈還田,秸稈腐解技術,改變種植戶重化肥、輕有機肥的施肥觀念,通過增施有機肥和秸稈還田,即合理利用秸稈,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結構,又減少了農戶肥料投入成本,起到經濟環保作用,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節能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