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霄 康鎖倩 張 馳 趙 迪 于新樂
(1河北農業大學經理管理學院 河北 保定 071001;2河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河北 保定071001;3河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 河北 保定 071001;4河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河北 保定 071001)
我國將“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并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幫助農民脫貧致富。通過實地調查發現,經過近年來的發展,農民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農村的生活環境、交通、基礎設施明顯完善,但是,山區的農業仍然是一種落后的小農經濟狀態,農村主要存在著地塊散種、小戶散養、荒地現象嚴重、勞動力結構失衡、工資水平低等問題,無法適應現代化產業市場的需要,制約著農村經濟的發展。
2.1 大量勞動力外流,農村勞動力結構性失衡。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的常住人口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前,農民大多跟隨土地,安土重遷,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城市勞動力的大量需求與農業產業的落后生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為了能夠就業,過上好生活,大量青壯年男性勞動力由農村涌向城市。留在農村的,大多是已被正式勞動力市場淘汰的老人、正在上學的孩子和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的家庭婦女。
2.2 農業發展落后,荒地現象嚴重。在鄉村農業占據主導,但是受山區土地貧瘠、水資源較為缺乏、灌溉設施落后、農民小塊分散種植、農村勞動力外流等因素影響,農村出現了大量的荒地,造成了嚴重的土地資源浪費。地補、最低生活保障等惠農政策已落實到農民,但這種輸血式的扶貧,只能在短期內使農民的生活有所改善,沒有從根本上促進鄉村農業的發展,荒地現象等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2.3 缺乏創新思想,缺少產業發展。由于人才的外流,農村人大多文化素質不高、沒有創新意識、經濟實力差、無法承擔風險,這也是國家推出優惠貸款等政策不如預期見效的原因。大多數農民無法自主開展現代化的種養模式,更無法創新農村的發展方式。另外,由于農村人們消費水平低,所以大量的公司企業也不愿到這里來發展,長期以來形成了惡性循環。最終導致了山區幾乎沒有優勢產業,就業崗位少,留在農村的老年、婦女等剩余勞動力只能干辛苦的工作但低工資待遇低。
2.4 基礎設施得到改善,道路交通相對便利。本著“要致富,先修路”的發展理念,依靠近年來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力支持,鄉村如今已經擁有了寬敞的公路,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而且道路更是將各個村莊都聯系起來,實現了與外界的聯系,高速四通八達。便利的交通使得資源更容易引入、便于運輸,為山區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
2.5 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蔚縣雖然經濟發展比較落后,但自然環境優美、民風淳樸。而且,蔚州古城歷史悠久,有一些古樓遺跡,并以剪紙著稱,舉辦的國際剪紙藝術節,吸引了來自各地的游客。目前由于開發資金的限制,旅游業只局限于幾個景點,規模小,還有大量的旅游資源有待開發。
發展多樣化的地方特色產業經濟是實現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的長效機制,要深入分析當地特色和資源優勢,因地制宜,才能達到資源的最優配置,促進鄉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因此,針對張家口市蔚縣的地理特征,要具體謀劃適合該地區發展的產業。在自然景觀豐富的山區大力發展旅游業,在離山較近的丘陵地區發展畜牧業,在中央平原區發展現代化農業,同時兼顧發展制造業。
3.1 特色旅游產業助力鄉村綠色健康發展。響應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在依山傍水、環境優美的鄉村,大力開發旅游業。靠山近的地區雖然不易耕種,但是山土營養豐富,適合種植果樹,當地農民可以經營水果采摘園,配合生產綠色健康的特色農家食品,發展農家樂、避暑客棧等,吸引各地游客,利用自然資源優勢發家致富。
3.2 科學種植管理,使荒地“變廢為寶”。針對農村勞動力外流、大量荒地閑置浪費的問題,為了提升農村土地利用效率,就要促進農民土地流轉工作,集中進行大規模經營,農民可以參與分紅。大規模現代化機械耕作、完善澆灌設施、提高管理水平、因地制宜科學選擇種植品種等都有利于增加產出,在資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的同時,增加農民的收入。
3.3 發展畜牧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離山較近的地方有小塊的丘陵地區,沒有旅游資源優勢,也無法實現機械化種植,因此選擇大規模養殖,發展畜牧產業。畜牧業具有風險小、收益相對較高的特點。種植業可以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大量的秸稈作為廉價的飼料,避免人們違法焚燒秸稈污染空氣,有效利用了資源,保護了生態環境。
3.4 發展制造業、手工業,利用互聯網互利共贏謀發展。我國是制造業大國,商品出口世界各國,過去人口紅利帶來的低成本是我國這些年來飛速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但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勞動力供不應求,雖然我國在通過科技、創新等方法逐步實現勞動力結構的轉型,但是在短期內依然需要大量勞動力。而在農村山區,恰有大量勞動力處于閑置,尤其是身體健康的老人和婦女,他們渴望一份工作,卻又機會很少,工資很低,如:許多農村婦女都擅長于做縫紉、簡單手工藝制作等工作。因此,吸引加工制造企業可以有效利用這部分勞動力,為農村的婦女老人提供就業崗位,在提高當地人們收入和工資水平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延續我國的人口紅利優勢。
隨著交通越來越便利,網購逐漸成為一種潮流,許多企業利用互聯網融合發展,不再需要將位置選在人員密集、消費高的市區。在農村發展加工制造業既可以有效利用當地相對充分的勞動力資源,郵寄快遞等又不會增加成本,不失為網店、各類加工制造企業的一種明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