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杰 王 云 陳旭平
(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體育部 江蘇 常州 213147)
體育課程育人的思政教育是當前一個重要的議題。對于多數體育教師來說,上好一節傳統的體育課是信手拈來的事情,但是,一旦體育課程之中要強調思政教育的融入,有的教師就會不知所措。因為傳統的教育是以技能傳授、體育訓練為主,對于思政工作多少有些忽視。于是,加強體育課程育人的思政教育便顯得非常重要。
1.1 體育課程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是育人,以人為本,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擔當著思想政治育人的使命。如何突出體育課程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推進體育課程思想教育工作的進程,是擺在所有體育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第一,體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思政教育在體育課程中的導向作用,不斷地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春風化雨,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第二,不斷地增強學校體育教師思政育人的能力。對于多數體育教師來說,體育技能的教學是順手拈來,但是體育教學中融入技能教學以外的內容,就需要他們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突破,這是有難度的,這是對既定思維的挑戰,需要打磨。第三,體育課程育人的思政教育怎么融入,融入到怎樣的程度,需要學生學習到哪種程度,最終起到怎樣的效果,這是一系列的工作,都亟待研究與探討。對于多數重技能輕理論的體育教師來說,教技術易,想育人難。
1.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學校體育教育的各個環節。思政工作是一件潤物細無聲的事情,要在點滴之中感化人、塑造人,而非一蹴而就。學校體育工作是一個系統龐雜的工作,絕不是簡簡單單上完課那么簡單。對學校體育工作進行建構,它涵蓋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運動會、運動隊訓練、體育賽事等諸多內容,因此,我們要講的體育課程思政育人絕不單單是體育課所能完成承擔的,體育課有體育課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務,運動隊有運動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師的身份與教練的身份是不能完全等同的,他們對應的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教學方法都需要有相應的調整。對于學生,不同的體育教師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會牽扯到如何取舍與吸引的問題。對于體育特長生來說,他既要上體育課,還要參與課外體育訓練,但是給他們上體育課的教師往往不是那個給他們帶隊訓練的教師,這樣涉及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比較多元,會牽扯到怎樣去理解與把握,如何去落實的問題。
1.3 體育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傳統意義上的體育教師是傳授學生體育知識與技能,鍛煉學生的體能,增強學生的體質,注重的是學生身體體能與機能的鍛煉,往往忽略對學生思想的塑造。體育教師要想能夠科學地進行體育課程的思政教育工作,要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端正認識,樹立好自我的教育觀。學校教育存在著為誰培養人,怎么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體育教師要時刻把這一系列問題掛在心上,落實到實踐中去;第二,身正為師,以身示范,樹立良好的教育形象。教師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不僅體現在課堂教學當中,更體現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存在于與學生的交往之中。所謂身教就體現在這里。教師要培養什么樣的人,首先自己就要以什么的標準要求自己;第三,積極落實學校的教育安排,是教師踐行思政教育工作的起點。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更要做一個令行禁止的教師。守好自己的崗位,做好學校的一顆螺絲釘。
2.1 體育課程育人思政教育的宏觀理念:實現“內化”與“外化”的統一。教育,自古就是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培養一個人的德行,其結果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言行一致。所謂,內修于德,守于禮,就是品德高尚,有高尚的追求,有無私的奉獻,先人后己;外行于法,止于度,要以基本法律為準繩,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同時,與人交往要有界限感,不是所有的事都是自己事,與學生交往也是如此。高專學生大多已經成年,他們有獨立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隱私,教師要學會尊重他們。
中國的傳統講究事必躬親,事無巨細,但是對應到學校體育課程的思政育人工作中,我們還是要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去塑造學生。我們可以把工作做得很細致、很到位,但是一定給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自我養成。我們更應該注重的是學生成長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加以糾正,幫助他們成長。就像是在運動技能的自動化階段,學生的體育技術水平可能已經超過了教練,這時,是不是教練的作用已經沒有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一旦動作自動化,運動者神經興奮就會降低,此時出現輕微的運動錯誤自己是不會察覺的,如此一來,教練的作用就體現了出來。教師要注意觀察,及時提醒,防止學生錯誤的動作定型再現。高專的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程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更傾向于運動技能自動化這個階段的教練的作用。
2.2 體育課程育人的思政教育的微觀目標:在知識技能的實踐中傳承。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一定的歷史和社會條件在體育教育中的集結和反映,蘊含著一個時代和一個歷史階段的思想。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梳理明白了,對體育課程內容也要做到全盤的把握。學校體育到底要學什么才能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務目標。通常,我們理解的學校體育教育是要培養學生一定的體育技能,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要增強學生的體能,不斷提升學生的體質水平,為學生的身體健康助力;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在實現學生體質強健的同時,不斷提升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具體到學校體育工作中,學生既要加強體能訓練,還要加強技能學習。體能練什么?練習肌肉力量,練習速度耐力,練習爆發力,練習心肺功能,練習血管運輸氧氣的能力,練習骨骼肌細胞利用氧氣的能力。技能包括基礎性的技能和專項性的技能,比如基本的走、跑、跳、投,具體一點就是100 米、200 米、400 米等短跑的起跑、沖刺、途中拍、加速跑、終點跑等基本技術,立定跳遠動作技術,投擲鉛球等動作。專項性技能則指各種技巧性運動,比如籃球、排球、羽毛球等。既然學校體育教育內容的劃分如此細致了,那么,體育課程育人的思政教育的微觀目標到底要怎樣實現呢?可以用一句話進行概括,那就是要在鍛煉體能中磨練意志,讓學生懂得吃苦耐勞,懂得堅持,不斷突破自我。但技能不是天生的,與體能不一樣。技能不學,或者說不科學的學習是很難掌握動作要領的,最后也很難成為高手。于是,體育課程育人的思政教育價值就體現出來了,要讓學生不斷地認識自我,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怎樣去面對一個不完美的自己,怎樣去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這就是學校體育課程育人的思政教育需要去完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