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明星
(綏化市北林區林業工作總站 黑龍江 綏化 152000)
森林撫育是森林經營管理的重要措施,是在人為干擾下,促進林分結構調整,改善林內衛生壯況,合理利用光照、溫度、土壤養分、水分等資源,提高林木生長及林下植物多樣性而實施的重要生產經營活動,撫育更是為了森林健康生長,并為人類提供更多的資源。
1.1 林區所處的地理條件問題。第一,由于氣候變化大,山高坡陡,部分林區路段路基窄,路面質量差,甚至部分林區沒有道路,給撫育帶來嚴重影響。第二,勞動力缺乏。目前撫育主要以人工撫育為主,林區面積大,近年來林區年輕勞動力外出,留在林區的勞動力普遍年齡較大,這就額外增加了撫育難度。第三,撫育成本較高。
1.2 林分本身的影響。天然林停采以后有一段時期沒有對林木進行撫育間伐,撫育間伐中林間密度不能達到相關要求,限于當時的技術條件,無法準確地對林間培育采伐做出合理的規劃,致使林分密度不均衡。到后期導致林內枝條過多,透風條件差,交通不方便,樹木生長過程中因為養分、光等的競爭,使部分樹木死亡,如遇風雪天氣,會使部分死樹斷頭或倒伏,增加了撫育間伐的困難。
1.3 撫育間伐強度與實際脫節。由于不同地區森林密度不相同,有些林分植株矮小,密度相對較大;有些林分粗壯高大,密度相對較小。并且同一地區因不同地塊、不同海拔、不同林內樹種等也會使林分密度不盡相同。在實際的撫育間伐工作操作中,不同林地、不同林分、不同海拔、不同地塊等撫育采伐承受力度也大相徑庭。
1.4 對森林撫育間伐的投資和認識不足,導致撫育不達標。森林撫育國家標準為天保工程區每公頃撫育投資為1800 元,這其中包括了作業設計費、檔案管理費、檢查驗收費以及后期效益監測費等,而實際消耗的費用遠遠超過了國家標準。在具體森林撫育間伐作業過程中,經常會發現一些因撫育經費不足,只撫育路邊和比較容易到達的區域的現象,往往導致林木撫育不到位。如果投入的資金量過少,會嚴重影響森林撫育間伐工作的質量,最終影響森林健康;再加上有些地區自然條件艱苦,交通不便,使技術人員嚴重缺乏;現有的技術人員自身業務技術水平不高,學習培訓少,在砍伐過程中經常出現違背撫育間伐作業設計原則的現象,嚴重影響林業撫育現代新技術的更新,和森林撫育間伐的目的部分不相符,嚴重影響林木的健康生長。
1.5 群眾參與度不高。因實行了林權制度,給個體頒發了林權證,落實了林權實體,讓林農個人承擔,但是森林撫育需要大規模進行,因投資太少,所以實施比較困難,導致對撫育工作積極性不高。
2.1 提高管理和技術人員自身素質。加強對林業管理人員、一線實施的護林人員以及撫育作業具體操作工人的培訓力度,從根本上改善工作人員素質,提高工作人員水平,增強工作人員環保意識,為森林資源的管理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2 完善作業設計。在做撫育間伐作業設計之前,必須掌握摸清林分的實際情況,如林分類型、郁閉度、開窗大小、林下植物、死樹樹木、斷頭樹數量等,促使作業設計更加準確完整。對于新造林必須要做好育苗、選苗工作。本著成活率100%的原則,必須在栽植過程中選取壯苗、無病毒苗,最好使用適應性較強的本地苗。對于新造林必須加強幼苗的撫育管理,建立相關的管理責任機制。
2.3 科學合理地控制采伐強度。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正確的撫育方案,從長遠的角度出發,絕不能一味的只是對森林進行撫育,而對郁閉度過大、透風透氣差的不予以合理間伐,但是也要合理控制采伐強度,采伐強度的確定應該根據林區的林木實際生長狀況和密度等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2.4 提高廣大林農對森林撫育工作的認識。向廣大林農普及森林撫育理念,不斷提高林農對森林撫育工作的認識,自覺參與到森林撫育工作之中。積極做好有關森林撫育方面的技術培訓和業務指導,組織號召林農按時進行除草割灌、撫育間伐、定株修枝,不斷提高森林撫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