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可
(紹興護士學校,浙江 紹興 311800)
內科護理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中職護理專業核心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發現、分析以及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對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近年來,循證護理作為一種科學的護理觀念,其核心是通過辯證分析和邏輯推理,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護理,被廣泛應用于醫學教育和護理教育中[1-3]。研究表明,循證思維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對今后的臨床實踐具有積極作用。而中職護理專業學生多為女生,通常形象思維活躍而邏輯思維薄弱,在學習護理專業知識的過程中難度較大。因此,在中職內科護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尤為重要。思維導圖是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是一種有效且實用的思維工具[4]。已有研究者將其應用于護理教育中[5-7],結果顯示,思維導圖有助于提高學生內科護理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和思維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討基于循證護理的思維導圖在中職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以期有效解決內科護理教學中的問題。
2018 學年第二學期,在紹興護士學校2016 級12 個班級中選取基線成績最為接近的兩個班級,162 班(n=59)作為對照組,163 班(n=55)作為觀察組,均為女生。
均選用由林海英、朱啟華主編的、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內科護理》教材,并由同一位教師完成兩組學生內科護理的教學任務,其教學大綱、教學進度及教學內容均相同。
1.2.1 對照組教學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方法進行內科護理教學,即教師講授、學生聽記。
1.2.2 觀察組教學方法(1)開課前準備。觀察組系統學習循證護理和思維導圖的概念、歷史、意義及實施要點等。觀察組教師在遵循循證護理思維模式的基礎上,將每個疾病的思維導圖劃分為“找出問題—查尋證據—制訂方案”3 個模塊。“找出問題”即疾病的因與癥;“查尋證據”即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依據;“制訂方案”即從休息護理、飲食護理、病情觀察、用藥護理、對癥護理、心理護理及健康指導這7 個方面制訂適合患者的最佳護理方案。(2)教學過程。課前,觀察組教師發放基于循證護理的預習用思維導圖(只含中心主題和一級分支主題),要求學生課前完成一級分支主題具體內容的添加,并用不同顏色標記出重點與難點。課中,觀察組教師使用思維導圖講授課堂內容,并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進一步修正與完善課前思維導圖,添加二、三級分支主題。課后,學生通過知識梳理再次優化思維導圖,并每周進行1 次思維導圖評比,評比結果作為學生平時分的參考指標之一。
1.3.1 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的成績 采用教考分離,對兩組學生進行內科護理期中、期末閉卷考試,試卷類型對接全國護士資格考試,滿分為100 分,包括:90 道單選題(90 分)和1 道病例分析題(10 分);單選題含A1(30%)、A2(20%)、A3(20%)、A4(20%)4 種題型,其中A2、A3、A4 均為病例分析型選擇題;病例分析題要求學生對具體臨床個案做出初步的醫療診斷、提出主要的護理診斷及制訂相應的護理措施。通過兩組學生期中考試與期末考試的成績對比,可以反映出基于循證護理的思維導圖對學生學習自主性、學習效率及思維能力的影響。
1.3.2 教學滿意度調查 在學期結束前對兩組學生進行教學滿意度調查。采用Likert5 級評分法,對條目中選項從非常正性到非常負性進行賦值,分別計5~1 分。分值越高,即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越高;分值越低,即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越低。
1.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軟件統計與分析所得數據,正態分布資料以(±s)表示,進行t 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學生的基線成績、期中考試成績及期末考試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學生的基線成績、期中考試成績及期末考試成績比較(±s,分)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人數59 55基線成績期中考試成績期末考試成績t P 65.32±8.99 65.73±12.86 0.194 0.847 62.14±9.12 66.01±11.24 2.022 0.046 61.58±11.69 67.02±13.91 2.267 0.025

表2 兩組學生對內科護理教學滿意度的評價[n(%)]
課堂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才是主體。只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而參與便是最好的方式。基于循證護理的思維導圖的應用,引導學生有效地參與到內科護理教學的課前、課中、課后,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或結論的正確性,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查閱資料、搜集證據及思考加工,從而有效地改變了在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最大化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思維導圖通過運用左右腦機能,借助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在此基礎上,學生再通過循證思維,將內科護理知識點進行有效整合與優化,進而增強記憶、提高學習效率。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期中、期末考試成績及教學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基于循證護理的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中職學生學習內科護理的效率。
護理專業作為一門一級學科,如何培養實用型、創新型、技能型人才,一直是護理教育者關注的重要課題,其核心便是循證思維的培養。內科護理作為護理專業核心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基于循證護理的思維導圖,能夠更好地促進原本邏輯思維較為欠缺的中職護理專業學生以發散性思考為基礎,將課程內容按照臨床護理問題處理的思路進行循證分析,科學制訂適合患者的最佳護理方案,有助于學生循證思維的建立,培養了中職護理專業學生的臨床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