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華倩,周洪雷
(東華大學 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上海 200051)
1917年,阿波利奈爾的戲劇《帝麗西亞的乳房》和迪亞列夫的芭蕾舞《游行》,被稱作超現實主義。1924年,布萊頓發表《超現實主義宣言》,給超現實主義下了定義:超現實主義,是純精神的無意識運動,為了表達思想的真正機能[1]。思想發出的指令,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沒有任何審美或道德上的偏見。超現實主義首先從文學界迸發,進而影響到藝術界[2]。
超現實主義藝術強調非邏輯的神秘性和荒誕感,造就了獨特的美學價值。超現實主義藝術不是反映現實,而是通過把奇異注入平凡之中來重塑現實,以不合邏輯的隱喻顛覆傳統藝術,從而實現反藝術的目的,并試圖在日常事物中發掘革命的力量,實現世俗啟迪的功能[3]。超現實主義具有反叛性、重塑性、戲謔性;是以現實世界為靈感,加上藝術家或設計師的主觀情感的表達;是使主觀意象凌駕于客觀物象之上的一種前衛、大膽的思維方式;是具有創造力和視覺張力的藝術風格。
超現實主義在服裝設計領域中的表現,多是以一種現代藝術風格流派作為服裝設計的靈感與表達。超現實主義是一種現代西方藝術思潮。不同于象征主義和抽象派,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們要去創造一種新的現實,一種高于生活的現實,就是超現實。因而,超現實主義也是一種再創現實的藝術,用更為感性而又富有創造性的手法表現現實世界和內心深處的真實世界。
著名的服裝設計師艾爾莎·夏帕瑞麗,堪稱超現實主義風格設計的第一人。家境殷實的夏帕瑞麗從小就展現出良好的藝術天分。一戰前,她游歷美國、突尼斯及歐洲各國,廣學博覽。到巴黎后,她結識了后現代藝術之父馬歇爾·杜尚(Marcel Duchamp)和超現實藝術家曼?雷(Man Ray)等,并開始為朋友設計衣服。憑借良好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趣味,服裝大師保羅·波列特(Paul Poiret)鼓勵她開創自己的設計事業。對超現實主義的接納與探索一直影響著她的服裝設計歷程。
20世紀30年代初,夏帕瑞麗打破女性服裝拘于傳統的風格,認為女性也可以大膽地追求服裝的個性與自我體現,用超現實主義風格去打破服裝與藝術的界限。夏帕瑞麗用夸張的蝴蝶紐扣作為服裝的裝飾,并且與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合作設計了一款龍蝦裙(圖1),在當時引起了轟動。這條女晚禮服在裙子前身夸張地用了一只龍蝦的圖案做裝飾,在當時是一個極具挑戰的設計,打破了傳統意義上女裝設計中一貫優雅端莊的女性化風格[4]。不是用傳統理念中花草的具象形象為元素進行圖案設計與運用,而是立足于自然世界,從超現實主義的角度去表達自然世界,極具顛覆性和創造性。與同時期知名的設計師香奈兒的設計作品相對比,從藝術性、時代性和創造性的角度上來看,夏帕瑞麗的作品更能體現出時代藝術的特點,并將其融會貫通,搭建起超現實主義與服裝藝術設計的橋梁。
夏帕瑞麗之后涌現了一批超現實主義風格的代表性服裝設計師,如Alexander Mcqueen(麥昆), Victor& Rlof等。麥昆的設計風格和作品天馬行空、略帶浪漫主義,羽毛是麥昆比較典型并且極具代表性的設計元素,用羽毛制作的夸張頭飾,使得服裝整體更具有生命力和創造力[5],具有超現實主義的不羈,善于將不同時空、不同主題的元素相融合,達到一種具有麥昆式浪漫和荒誕的超現實主義風格的藝術表達。麥昆設計的服裝都極具視覺張力,能看出服裝背后許多深刻的寓意[6]。
Viktor Horsting和Rolf Snoeren是富有幻想、思想前衛的設計師,是當代極具超現實主義代表性的服裝設計師,以驚人的設計才能和前衛的設計作品獲得時尚圈的高度關注。極具戲劇性的造型,走上伸展臺的人物頂著巨大的頭飾,如洋娃娃般的棒棒糖女子們穿著得體,以羽絨內里為主的綠色尼龍厚外套被精心設計成一件高腰圓裙,仿若小女孩的洋裝派對(圖2)。Viktor & Rolf的典型概念是強調現實,并以宣言態度昭告時尚世界他們的詭譎想法。
在John Galiano、Alexander McQueen、Viktor &Rolf等比較前衛的鬼才設計師的作品中也不乏超現實主義藝術風格。筆者結合超現實主義風格的特點,從這幾位設計師的作品中汲取養分,并根據自己對超現實主義風格的理解設計并制作了一件前衛的超現實主義服裝。

圖1 夏帕瑞麗和達利合作設計的龍蝦裙

圖2 Viktor & Rolf 2017/18秋冬
筆者作品《Exuviate》(蛻殼)的設計主題是“Under the Microscope”,選擇在顯微鏡下觀察一種昆蟲,這只昆蟲沒有變,但是人們去看待它的角度可以發生變化,不再只看到它最終的存在形式,而是看到其內部細胞和組織結構。為了選取合適的材質來表現昆蟲外表下的細胞組織,經過一些實驗之后,決定用超輕黏土、半透明和透明的TPU材質。以昆蟲形象(圖3)為靈感,在服裝造型設計過程中進行轉換、變形等一系列操作,最后的服裝成品如圖4所示。
從服裝的廓形上來看,是以黃黑的PU皮革為主,呈現寬松的大廓形,具有仿生造型的基礎。袖口從上到下逐漸縮小,前后身的長黃色皮革裝飾,旨在模仿昆蟲的“腿”,用輕黏土和TPU模仿細胞組織結構的狀態進行設計,用以局部裝飾。頭飾的部分,以一個氣球狀的設計與觸角相搭配。整件服裝是在訴說“每個生物都是特別的,它美麗的外殼下是許多細微的結構組成”。人類也是一樣,將美麗的外表卸去,最重要的是每個人的特質,細節決定成敗。要實現心中的“理想國”,就要讓自己在蛻去外殼之后,依然充實。整件作品從設計、制作到最后的完成,體現出超現實主義藝術風格。從昆蟲的形象出發,利用新的表達形式,略顯怪誕不羈,具有較強的舞臺戲劇效果。通過一定的主觀臆想和創造,使作品基于現實,又超越現實。

圖3 昆蟲形象

圖4 服裝作品
超現實主義作為一個重要的、影響深遠的西方現代藝術流派,其產生與發展對現當代初藝術與藝術設計領域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催化作用,超現實主義對服裝設計領域的影響也是極其重要的。在秀場上,不乏看到很多戲謔的舞臺裝置藝術,有些是視覺形象怪誕,有些是空間錯亂。這些天馬行空的設計思想都離不開超現實主義,在超現實主義支持主觀意識的鮮明表達、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理念的支撐下,當代藝術家的設計具有了更多的創作空間。超現實主義不是完全忽略現實世界的真實反映,而是通過創造力和想象力,對現實世界進行超越、拔高、或貶低,不再是單純地反映現實世界。因此,在當代服裝造型設計中,超現實主義風格使服裝造型設計可以建立在客觀物象上進行主觀臆想或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