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舒 李賀南 宋微
[提要] 近年來,吉林省為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發展,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引擎,著力打造東北創新高地、科技高地。本文基于吉林省科技創新績效總體評價體系,從創新基礎、創新投入、創新績效和創新環境四個方面統計、整理和分析相關數據,總結創新績效水平,并就科技創新短板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科技創新;科技創新評價;創新績效;區域創新
基金項目: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吉林省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17)”研究成果(編號:20190601009FG);通訊作者:李賀南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20年8月19日
近年來,為堅定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強省建設,吉林省在科技創新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為了客觀、準確評價吉林省科技創新績效的總體水平,根據國家相關評價體系,結合吉林實際創新情況,構建出吉林省科技創新績效總體評價體系,進而從創新基礎、創新投入、創新績效和創新環境四個方面綜合評價吉林及各地市創新績效水平。
一、吉林省科技創新績效總體評價體系
吉林省科技創新績效總體評價體系,借鑒科技部在《建設創新型省份工作指引》中建立的創新型省份指標體系和國家科技部2016年發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建設創新型城市工作指引的通知》(國科發創[2016]370號)中“建設創新型城市指標體系”相關指標,并去除主觀評價類指標。同時,結合吉林省自身發展特點和數據的可得性、代表性和有效性綜合選取,構建吉林省區域創新績效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該指標體系選擇了創新基礎、創新投入、創新績效和創新環境4個一級指標,在這4個一級指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分解出15個二級指標。這些指標能夠比較全面客觀地反映出一個地區的科技總量與科技實力,同時也能反映該地區科技促進經濟發展、增強地區整體經濟實力的推動能力。之后采用層次分析法和德爾菲法,最后確定選擇的15個二級指標及其權重。(表1)
二、吉林省科技創新績效總體評價
(一)吉林省科技創新能力概述。2019年,吉林省啟動實施的十大科技工程,緊緊圍繞“三個五”發展戰略、中東西“三大板塊”建設,聚焦“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一年來,科技工作頂層設計得到切實加強,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科技創新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及產業化能力進一步增強,全省科技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從區域創新能力方面,根據《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19)》中的數據,2019年吉林省創新能力排名全國第27位,較2018年下降3位;從創新因素方面,知識創造全國排名第19位,與2018年相比上升4位;企業創新全國排名第26位,與2018年相比上升1位;知識獲取、創新環境、創新績效分別下降2位、5位、3位。但是,在總體科技創新方面,根據《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19)》,吉林省科技活動產出指數居全國第12位,上升3位;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居全國第16位,上升1位。所以,未來在知識獲取、創新環境、創新績效方面將是吉林省創新工作的重點。
(二)吉林省科技創新績效總體評價。根據吉林省統計局和科技廳發布的《吉林省統計年鑒2019》《吉林省科技統計年鑒2019》等相關數據,通過統計、加工和分析,按照上述創新績效評價模型,根據《吉林省科學技術發展報告2017》創新績效評價數據,形成2017年、2018年科技創新績效評價綜合得分及位次和2018年吉林省各市州創新績效的詳細得分,詳見表2、表3。(表2、表3)
根據表3所示,省會城市長春,連續兩年科技創新績效評價綜合得分均為第一,而且在創新基礎、創新績效和創新環境三個方面也排在各地市第一名。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吉林市和通化市在一級指標創新投入上的得分要高于長春市,這對于非省會城市來說非常難得。通過考查吉林省各市(州)區域創新績效評價指標原始數據不難發現,吉林市和通化市該項得分較高的主要原因是該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經費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要遠遠高于吉林省其他城市。2018年,吉林市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立足吉林市冰雪資源優勢,搶抓2022年北京冬奧會機遇,著力推進冰雪產業發展。2018年雪季,吉林市規模雪場接待滑雪者人次、旅游收入分別增長44%和34%,冰雪產業對外影響力明顯提升,產業發展趨勢得到國內外高度認可。2018年通化市新舊動能轉換成效明顯,戰略性新興產業取得新成果。甘精胰島素正在申請生產批號,單克隆抗體即將進入三期臨床,重組人白蛋白獲得國家臨床批件,東寶成功引進法國阿多西亞公司的第4代胰島素;集安石墨科技產業園竣工投產,中科院富勒烯實驗基地和國家重大科研裝備項目轉化基地落戶醫藥高新區;益豐寶秸稈綜合利用等環保項目開工建設,建新科技大型鎳鐵生產設備出口印度尼西亞。經研究發現,兩市的產業結構和發展,促使其創新投入力度加大,該項得分的數值較為客觀地反映了吉林市和通化市科技投入實際水平的對比。
三、吉林省科技創新發展對策建議
(一)優化創新政策。圍繞吉林省創新環境優化和創新成果轉化能力提升等問題,首先要優化吉林省創新政策,打出創新政策“組合拳”。推進科技產業、金融政策、人才培養等方面協同發展,健全科技創新管理服務和產學研協同、校企聯盟協同等機制,支持人才扎根吉林。推動《吉林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若干意見》落地并向縱深發展,建立起全省科技創新政策體系框架,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
(二)區域產業升級。2019年,吉林省主動將區域創新與國家發展戰略相融合,確定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等議題。未來將圍繞吉林省支柱產業、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對接國家2030重大項目,謀劃一批對吉林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重大項目,攻克一批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技術、“卡脖子”技術,引領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使得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并駕齊驅。
(三)創新引領示范。2020年,吉林省政府向科技部報送了關于長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未來吉林省也將積極推動長春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通過自創區的創新引領示范作用,打造科技創新生態鏈,建成以科技創新為中心的經濟發展體系,更好地帶動、輻射吉林省各地市創新體系的建立。
四、總結
當今時代,科技創新是發展未來的重要抓手,是謀劃未來的重要工具,而創新能力評價體系則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本文基于吉林省科技創新績效總體評價體系,通過對吉林省權威數據的統計、整理和分析,總結出吉林省及9地市創新績效總體水平,并對吉林省出現的科技創新短板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奮力開創吉林省全面振興新局面。
主要參考文獻:
[1]楊璐,李曉靜.讓創新成為最強引擎[N].吉林日報,2020.1.14.
[2]李抑嬙,安桂武.冬季到吉林來玩雪[N].吉林日報,2019.3.10.
[3]吉林市人民政府.2018年吉林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R].吉林市人民政府,2019.
[4]劉化文.政府工作報告[N].通化日報,2019.1.31.
[5]魯雁.打造創新高地 賦能長春發展[N].長春日報,2020.7.5.
[6]本報評論員.持之以恒推進創新發展[N].吉林日報,20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