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月華
摘要:隨著醫療衛生行業的不斷改革,公立醫院也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尤其要對自身的績效考核體系進行進一步優化。為了完全績效考核體系,需要給予預算導向,在此基礎上制定績效考核指標,保證績效考核工作的有效落實。本文分析了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存在的問題,基于預算導向提出了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預算;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構建
對于公立醫院來說,為了自身的社會職責,實現自身的經濟發展,需要對有限的資源進行高效利用,使各項資源得到合理分配,比如說,在醫療設備采購中,又或者是基礎建設、薪酬績效的發放等方面,都需要做好財務預算工作。預算部門與財務部門具有密切地聯系,二者應該聯合工作,為醫院績效考核體系的建設提供可靠的意見,推進醫院績效考核體系的建設進程,確保績效評價工作有章可循,使各項評價指標與醫院的實際情況相適應。
一、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公益效果有待進一步提升
在公立醫院中,對績效考核工作實施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往往未能夠對該項工作給予正確認知,又或者存在一定的認知偏差,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認知偏差,除了與醫院自身決策失誤存在必然聯系,也與醫院自身的經濟性績效考核具有密切聯系。不少醫院為了實現自身的經濟發展,往往會采取經濟性績效考核方式,這樣就會使績效考核工作過于注重經濟性,未能夠滿足公立醫院的實際公益性需求。
(二)制度約束效果不理想
對于公立醫院來說,在實際績效考核中,應該以公益性制度為主,相關的工作人員也應該按照這個制度為標準,確保績效考核工作體現較強的公益性。在個人績效考核中也應該應用公益性考核機制,以此體現醫院的公益性。如果醫務人員作出了突出的成績,可以以此為榜樣給予一定的獎勵,然而,在實際績效考核中,依然會注重醫務人員的經濟績效,特別會關注醫務人員為醫院創造了多少經濟效益,考核指標會注重手術臺數、藥品銷售量等等,在這種經濟性的績效考核方式下,就會將醫務人員的個人創造價值作為主要考核指標,未能夠滿足公益性制度的考核要求。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主要影響原因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受到了社會中企業的影響,不少企業會采用這種方法來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員工能夠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是公立醫院未能夠正確認識自身的性質,所制定的考核制度不夠完善,無法發揮應有的約束效果,從而導致醫院自身的績效考核工作出現了錯誤偏差。
(三)績效考核指標不夠合理
現階段,根據醫院所采用的考核指標來看,在靈活性、合理性以及多樣性方面都需要進一步加強,針對不同的科室以及不同工作的醫務工作人員,都未能夠采用針對性的績效考核標準,由于該項工作采用了統一的標準,就會使得一些科室以及個人到績效考核不夠客觀,有些數據會比較偏高,有些數據會比較偏低,從而使績效數據無法滿足客觀事實,這樣所制定的改革發展計劃也不能夠滿足實際要求,無法實現預期的改革效果,對醫院長遠發展以及公益性質的體現都具有不良影響[1]。
二、基于預算導向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的構建策略
(一)健全預算管理體系,明確績效考核指標
隨著醫療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對醫院預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公立醫院需要對內部預算管理體系進行不斷建設,創新績效考核方法以及績效考核制度等等。針對預算編制人員,需要強化他們的自身職責,在滿足醫院總體發展目標的基礎上,需要對預算指標進行進一步細化,確保績效考核體系具有較強的實際應用價值。另外,公立醫院也應該立足于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對各科室分布進行全面了解,立足于公立醫院自身的服務需求,使醫院預算資金得到合理安排提升資金的利用率,尤其在資金申請方面需要進一步規范,各科室也應該制定相應的預算管理制度,確保醫院績效考核工作體現較強的規范性[2]。
(二)優化財務制度,加強財務預算管理以及績效考核的基礎
在公立醫院中,為了全面落實預算管理工作取得較好的績效考核工作結果,需要對自身的財務管理制度進行不斷完善,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使績效考核工作高效展開,實現醫院的預算管理目標。隨著醫院會計制度的不斷推廣應用,使得醫院財務制度需要作出進一步調整,會計科目也需要進一步優化,在該制度基礎上,對醫院財務體制進行進一步完善,從而推動醫院財務體制的發展。對醫院財務體制進行建設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出發,一方面需要充分認識新會計制度的內涵,在此基礎上對醫院的規章制度進行不斷調整,確保醫院的規章制度能夠與國家的會計制度相適應,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財務體制的優化目標,也能夠取得較好的預算管理效果。另一方面,在新醫改的背景下,醫院應該對自身的管理思想進行有效轉變,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內部控制工作,使得各個科室明確自身的職責,并且,相關職能部門還需要發揮自身的監督職能,確保預算管理工作的落實效果,使得醫院資金得到有效管理。
(三)完善績效考核監督制度
在醫院的經營管理中,通過績效考核可以發揮激勵作用,也能夠有效反饋相關醫務人員的實際工作情況。如果能夠有效利用績效考核,做好監督管理工作,這種可以使廣大醫務工作者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為醫院的健康發展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所以,績效考核指標需要體現較強的公正性、客觀性,針對各個科室設置適合的考核指標。對績效考核體系進行構建時,還應該聽取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建議,防止考核指標偏離考核方向。在具體實施該項工作中,公立醫院應該以公益性為導向,確保績效考核評價工作能夠滿足醫院的實際情況,具體的考核路徑可以按照:資源—活動—產出—結果實施,分別評價管理績效、服務績效以及業務績效,對醫院的業務活動、管理活動以及服務活動進行效益性的分析。對于管理績效而言,需要從醫院自身的經濟管理活動進行考慮,充分評價管理活動的全過程,主要包括:預算管理、成本控制、費用控制以及科研創新等。對于業務績效而言,需要對經濟活動的結果進行客觀評價,主要包括:財務運行結果以及醫院的實際工作效率等。對于管理績效以及業務績效來說,需要從醫院內部的角度展開評價。對于服務績效而言,需要從醫院外部角度進行評價,主要從患者角度,又或者是政府角度等,以此來評價經濟活動對醫院帶來的社會效益等。醫院還應該成立專門的績效考核小組,強化內部管理,監督力度,使各科室能夠聯合工作,從而為醫院的戰略性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實現醫院預算管理目標,需要全面落實績效考核工作,在績效考核工作中,要想取得該項工作的預期目標,需要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同時,還應該根據醫院的戰略發展來開展相應的活動,使各項資源得到高效利用。作為醫院財務預算部門,應該明確醫院戰略發展目標,對其進行逐層分解,能夠對績效考核體系的建設起到輔助作用,使各項預算指標具有較強的科學性,也使得預算管理人員得到進一步規范和管理。通過將績效考核指標納入醫院的預算管理工作中,可以使醫務工作者更加努力工作,明確自身的工作目標,提升了自己的服務水平,進而為醫院的各項經營管理活動的高效展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胡俊.基于預算導向的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建立探析[J].會計師,2018(17):37-38.
[2]李超.公益性導向的公立醫院績效評價體系研究[J].商訊,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