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組織在提出全面預算目標之后,各部門就要根據全面預算目標要求和本組織的實際情況,創新財務戰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做好全面預算工作和財務分析工作,健全企業財務內控體系,確保預算結果的準確性。與此同時,應不斷完善預算管理方案以控制財務風險。
關鍵詞:全面預算管理;企業財務內控體系;財務分析
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特指企業根據自身經營管理目標、生產經營戰略目標,對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各種運營活動和財務成果進行系統預測與分析,加強對企業預算管理與執行過程的實時跟蹤與監督管控,對比分析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與企業的預算目標,針對差異較大的部分及時地進行調整和改善,從而促使企業經營管理目標得以順利實現。從宏觀層次來看,做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必須基于全面預算管理構建企業財務內控體系,充分發揮財務分析方法的作用,加強財務內控力度,將財務風險指數降到最低。本文將簡單介紹全面預算管理的基本定義,并分層淺談如何基于全面預算管理構建企業財務內控體系。
一、全面預算管理的基本定義
從基本定義來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又名總預算管理,是企業未來計劃和目標等管理工作的總稱,特指以本企業經營目標為立足點,通過展開市場需求調研工作和預測活動,將產品銷售作為主導,并將預算管理延伸到企業生產、成本核算與控制以及資金收支管理等各個方面,最后結合實際情況與企業發展需求編制預計財務報表的一項總管理活動。全面預算主要用以對企業未來一段時間的經濟活動與成功進行規劃,制定合理的財務計劃。與此同時,要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細化為三大部分,分別是組織業務活動預算、財務管理預算和決策預算。其中,業務活動預算主要是預算銷售成本和利潤、預算生產成本及其效益、預算直接材料成本、預算人工成本、預算制造費用、預算企業期末產成品的存活、預算企業管理成本費用;財務管理預算包括預算現金流量和總量、預算損益表、預算企業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決策預算主要預算本企業資本支出和一次性專門業務預算。全面預算管理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明確企業工作目標,引導全體員工認知本企業的經營發展目標,學會對總目標進行分解,做好本職工作,發揮個人價值,努力實現目標。第二,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圍繞著企業發展經驗目標將企業各項工作嚴密組合到一起,確保各方面的工作能有機銜接,各部門齊心協力,輔助企業順利完成預期目標。第三,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具有全面預算控制功能,該項功能體現在事前控制、事中控制與事后控制三個銜接性工作環節中。在事前,全面預算管理能夠科學控制企業預算業務規模與范圍,限定資金額度,避免企業陷入風險。在事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能夠合理安排相關工作,科學控制預算收支,確保預算管理工作的順利執行。在事后,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會通過對比分析預算方案和執行效果制定更完善的管理方案,彌補缺陷和不足,確保后期預定目標能順利完成。第四,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具有業績評價作用,即通過客觀評價相關業績為企業制定合理的業績評估方案。
二、如何基于全面預算管理構建企業財務內控體系
(一)健全企業內控管理體系
基于全面預算管理構建企業財務內控體系,必須結合市場經濟發展特色和本企業綜合情況以及發展目標,制定可行的企業財務內控管理準則,充分融入新會計理念,不斷健全企業內控管理體系,細化企業財務內控管理流程。與此同時,企業財務部應注意把握好企業財務管理地位,財務管理為當前現代化企業發展過程中進行運營管理工作時的一項關鍵管理內容,對于企業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所以為了進一步提高本企業該管理工作的效果,為企業總體進行的經營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則需要企業把握好財務管理工作的地位;為掌控企業經營發展時的經濟命脈,即企業發展的必然追求,現階段企業發展期間基于種種經營活動,導致企業遇到的經營問題較多,如果這些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比如會影響企業經營發展價值的良好實現,同時當前企業在發展時置身于繁榮且復雜的市場經濟環境中,時常受到市場的巨大沖擊而出現經營發展問題,導致很多企業在內憂外患之下出現業務量減少、經營能力下降、利潤減少等問題,所以企業為了自身及未來長遠發展的需要必然會選擇利用有助于各項經營問題良好解決的財務管理手段加強經營管理,促使企業經營期間的各類風險問題得到良好的處理解決。其次,企業重新進行新型財務管理制度的制定,要求制度中對于企業經營期間的財務預算管理機制、資產管理機制、風險防控機制、內控管理機制、管理責任制等具體的工作機制進行制定,以此使得管理人員在實際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有制度可依,可以按照各項工作制度中明確說明的內容,對于細節處的財務工作內容進行管控,防止出現財務管理問題;再次,應注意確保財務管理各個環節的工作可以高質量的開展,而且在多個部分的工作人員的配合之下,可以良好的改善企業以往財務管理期間的信息溝通不暢通所致的會計信息收集不全問題,有效增強財務管理時信息的準確性,確保財務管理工作開展的質量高,并且員工的財務管理意識提升后,掌握了較多的與財務管理有關的知識,可在實際的工作中依照財務管理時的需要準確記錄會計信息,如果在工作期間發現有影響財務管理有效性的危險因素,及時聯系財務管理部門工作人員進行隱患分析與排除,有效提升企業總體的財務管理有效性。另外,在重建財務內控體系的同時應注意對財務數據信息的實時變化情況進行觀察分析,如果有異常可以及時采取措施加強干預,使得財務管理工作良好的進行,財務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同時,企業財務管理部門需要對ERP、SAP等新型企業管理系統多進行研究學習,將其有效應用于企業目前進行的財務管理之中,使得本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更加趨于科學合理化,管理效果更加理想。
(二)做好企業財務分析工作
企業財務分析是指依據企業財會部門所提供的會計報表等資料,按照標準流程,運用科學的方法計算出一系列評價指標并據以評價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活動。財務分析目的在于對本企業過去一段時間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總結性分析與客觀評價,以及對本企業當前的財務運轉進行科學調整與管控,準確預測未來財務運轉方向和影響。做好財務分析工作,則必須充分重視財務分析方法的作用,根據實際情況選用最佳分析方法。目前,企業常用財務分析法有五種,分別是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百分比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在財務分析工作中,應結合具體情況選用最佳分析法。一般情況下,透過財務分析可以將企業運營狀況準確展現出來,使得企業股東、管理層等群體可以了解企業在一個時間段內的發展情況,評估利用的經營決策是否有問題及企業的未來發展戰略規劃是否科學合理,如果存在問題,則需要管理層依據財務管理工作進行期間的財務分析報告,市場經濟環境現狀,及時調整經營決策、完善未來發展戰略,使得企業可以穩步前進,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因此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財務管理屬于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必然選擇的管理方法,需要在后續的企業發展中繼續加以利用與利用。
(三)加強企業全面預算編制力度
加強企業全面預算編制力度,做好預算編制工作,制定嚴格預算業務管理、收支業務管理、單位采購業務管理、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管理及合同管理在內的六大經濟業務領域中的內部控制制度,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與此同時,應注意做好資金預算管理工作,加強流動資金監督力度,盡量提升資金利用效益。此外,需要注意,企業在預算編制過程中會相繼產生計劃、控制、溝通、協調、激勵和評價等作用。預算編制的所有知識包括預算制定和預算控制等適用于任何企業。在限制因素領域,企業限制因素通常可表現在銷售水平上,在利潤目標領域,可以通過對比分析預算業績和實際利潤來制定可行的目標。
(四)健全預算信息管理系統
在21世紀的信息時代,構建基于全面預算的財務內控管理體系,必須充分借助信息技術健全預算信息管理系統,努力實現預算管理信息化,結合市場信息和內在條件,規范財務預算管理工作流程。同時,在制定預算信息化管理方案過程中,須把握好以下幾點:第一,要保證預算管理系統的完整性,包括預算編制、預算審核、預算監控等子系統應形成統一整體,保證預算整體管理流程的完整性;第二,要考慮預算管理體系與其他管理系統的一致性,例如預算管理指標與財務核算系統科目的對應關系,與資金管理系統資金計劃項目的匹配度,與ERP系統上的成本費用歸集對象的對應等;第三,要注意預算管理系統與其他財務管理系統、主要業務系統的對接,打通數據通道,實現數出一門,保證預算管理系統能直接從各系統中提取執行數據,減輕不必要的工作量,同時還應考慮預算審批及上報下發流程與企業OA系統的對接,便于預算審批人員完成有關工作;第四,要考慮企業底層支撐系統的建設,例如主數據管理系統、數據總線系統等,這些底層系統對于數據的統一是必不可少的,也為之后的預算分析奠定了基礎。此外,應充分借助用友ERP軟件促進預算管理系統升級。從整體結構來看,用友ERP軟件有八個子系統,分別是會計系統管理、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供應鏈、人力資源、集成應用、智能應用和Web應用。其中,會計系統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對企業財務和業務實施一體化管理,同時對本企業的資金流、信息流進行整合、分析與管控。而且,會計系統管理能夠對本企業的賬單實施統一管理,包括建立、修改、輸出和調閱。實現財務會計子系統軟件升級,則必須著重優化其功能。從整體結構來看,財務會計子系統擁有企業組織憑證管理、賬簿處理、來款處理、部門管理和出納管理等,該系統的功能有六種:第一,根據需要增加、刪除或者修改會計科目或者選用行業標準科目。第二,通過嚴密的制單控制保證填制憑證的正確性,提供資金赤字控制、支票控制、預算控制、折算誤差控制以及查看科目最新余額等功能,加強業務及時管理和控制。制單赤字控制可控制出納科目、往來科目、供應科目等。憑證填制權限可控制到科目、憑證審核權限控制操作等。在信息時代和智能化技術的支持下,管理會計、供應鏈、人力資源、集成應用、智能應用和Web應用通常互相作用,互相聯系,以此實現會計信息管理、資金供應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集成應用管理一體化。再次,要注重完善報表編制系統。目前,用友報表系統不僅可以編制對外報表,而且能夠編制各種各樣的內部報表,它的主要任務是設計報表格式和編輯公式,從總賬系統或者其他業務系統中獲取信息來自動編制本企業各種會計報表,并對報表進行審核、匯總、生成各種分析圖,最后按照預定格式輸出各種會計報表。與此同時,企業組織必須全面優化財務信息系統功能,為會計核算工作提供完善的基礎保障。在會計核算過程中,財務系統是最大的考驗,而且財務系統的優化升級是十分重要的,針對軟件系統的升級,需要對會計要素進行全面分析,還需要考慮到會計系統的速度和效率,建立相對應的預算會計管理體系。在進行對財務系統應用的過程中,需要提前做好對信息系統的試運行,提前做好對軟件的升級,財務人員需要協助試運行,同時做好相應的調整工作。而且,財務人員應注重健全預算信息管理系統,充分借助信息網絡技術組建預算執行子系統和財務信息反饋子系統,確保這兩種子系統的兼容性,這樣能夠及時了解預算工作的執行狀況。另一方面,財務人員在運用財務信息系統的過程中,要促進財務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的良好互動,確保財務預算信息的共享性。目前,各部門的財務活動相互關聯,因此,各部門在安排財務預算活動時,要兼顧其他部門財務活動安排規模,確保本單位各部門的財務活動能夠互相支持。除此之外,當前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過程中,通過建立全面的共享數據,信息系統做好各個板塊要素之間的銜接,有效確保網絡的共享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做好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提升企業財務效益,必須健全企業內控管理體系,全面做好企業財務分析工作,努力確保財務決策方案的科學性,與此同時,應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網絡技術構建高效的財務預算管理系統以實現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參考文獻:
[1]顧文龍.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財務內控體系構建[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3).
[2]張玉石.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和實施預算管理問題的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7(24):140-141.
[3]溫健.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財務內控體系構建[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5).
[4]張駿俠.以全面預算管理為核心構建企業內控體系漫談[J].納稅,2018(7).
作者簡介:劉義晗(1978—),男,漢族,河北深縣人,中級經濟師,大學本科,主要從事財務信息化、管理會計在企業的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