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合理
摘 要:疫情防控期間,為了保障高校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實行了“停課不停學”。也正因如此,隨互聯網普及而發展起來的線上教育成了特殊時期可行的替代方案。文章剖析了線上教育能夠普及的幾大必要條件,并列舉當前線上教學的幾種授課方式。線上教育在開展學術交流、營造學術氛圍、促進學科發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論文答辯、課程考試等也都在線上進行。線上教育是教育、科技、互聯網相互融合的結果,它將給線上教育的發展帶來新機遇和新變革。
關鍵詞:線上教育;疫情;科技;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9-23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30-0124-02
2020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大眾只能居家。學校是人員聚集之地,高校又涉及跨省的流動,因此開學只能一再延期。為了緩解延期開學的焦慮,線上教學成了學生居家學習的不二選擇。大家盡管對線上教學并不陌生,但也不清楚其教學方式與效果,因此線上教學對教師、學生和家長而言都是一個重大挑戰。當課堂從線下搬到線上時,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需要師生去探索并適應。本文以高校線上教學為例,對線上教育所涉及的諸多方面進行探討,并對其進行了深入分析與思考。
一、現狀分析
疫情之下,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耽誤高校的春季開學,滿足學生對學習的剛性需求,方便快捷的線上教學替代線下教學成了主角。線上教學能夠成為大眾普遍接受的方式,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如今網絡基本上覆蓋了各個地區,甚至絕大部分農村家庭都裝上了寬帶,這讓大規模的學生居家在線學習成為可能。二是由于電腦和手機的普及,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輕人基本上人手一部智能手機。三是大眾對線上教育的接受程度有了根本性轉變, 用戶有了接受線上教育的意向,并愿意為此付費學習。[1]因此只要在有網絡的地方,使用一臺電腦或一部手機就可以進行網上教學。
在線教學初期,由于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和對新教學方式的不適應,教師、學生以及家長都顧慮重重。多年的在校學習,學生早已習慣了有教師和有同學的學習氛圍,因此突然轉換新的學習方式,會感到極不適應。而且這種新的學習方式,需要學生有更高的自主性和自覺性。另外,由于缺乏教師面對面的監督和與同學間的相互交流,學生的學習效果難以得到保證。教師則擔心一個人唱獨角戲,缺少與學生的互動與交流,還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盡管如此,特殊時期對教育的需求、科技的發展以及互聯網的普及仍然促使線上教學走進了千家萬戶。
二、線上教學的幾種授課方式
當前高校課程的線上教學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且各有優缺點。
(1)慕課,即大規模的在線開放課程。目前比較好的慕課網站有:MOOC中國、愛課程、中國大學MOOC等。教師可借助國家級或省級精品慕課資源,給學生提供課程網址授課,這樣方便又快捷。由于制作慕課的教師都是精心準備的,且課程內容和安排都比較完善,因此適合絕大多數人。但針對同一門課程,不同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卻不盡相同,因此即使網站上有很多同一門課程的慕課,也不一定完全適用。一般來說,指定慕課和教材不完全一致,因此如果學生只靠觀看視頻,學習起來就會感到吃力,效果必然會打折扣。
(2)錄屏,即教師自己錄制教學視頻。這種方式的好處是教師可以根據自己使用的教材錄屏,學生也可以隨時回放。由于是自制視頻,學生可以先看教材再看視頻,不懂時再請教教師,它有利于弄懂知識點。錄屏的缺點是:學生在看視頻期間同樣沒有互動,而且教師在錄制視頻期間可能因為出現口誤等需要反復錄制或進行剪切。另外,在錄制過程中需要防止外界雜音的干擾,對外部環境要求比較高。
(3)網絡直播,是最貼近真實課堂的一種線上教學方式。隨著網絡直播技術的迅猛發展,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許多教師加入了直播隊伍。直播可以增強學生對課程學習的參與度、激發其學習興趣,及時高效地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2]和錄屏一樣,直播授課通常也會受到外界干擾,外界如果比較吵鬧,會影響授課效果。
三、線上教學管理平臺和相關輔助教學手段
除了授課外,線上教學還需要一個相應的平臺對課程進行管理,如筆者所在學校采用的超星學習通。[3]在手機或電腦端下載學習通App, 就可以在平臺上建立相應的課程 (包括“我學的課”和“我教的課”)。教師在“我教的課”中導入授課班級,就可以使用應用簽到、上傳資料、討論、通知、作業、測試等諸多功能,從而實現對班級的管理。通過該平臺,教師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學生考勤、學習進度、作業完成情況等內容。平臺則會保存學習記錄,通過平臺,學生能了解到教師布置的任務,方便系統地學習多門課程。除此之外,許多教師還會針對各個班級建立相應的QQ群或微信群,在群里給學生答疑解惑,以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碰到的各種問題。
作為一線教師,筆者嘗試了直播、錄屏等形式, 并將這幾種方法結合在一起。在上課之前,根據教學內容將每節課錄制成若干個視頻發放給學生觀看,然后對重點難點內容進行直播講解,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直播是授課的靈魂,錄屏緊貼教材且可以反復觀看,多種方式的結合有利于優勢互補,達到最佳效果。
四、線上會議
線上教育不僅包括線上教學,還包括線上會議等方方面面。比如,為了更好地開展各項工作,學院采用企業微信來召開教職工大會,及時傳達各種文件精神,布置各項工作任務,而教職工只需要待在家里參加會議即可。相對于線下會議,線上會議往往直入會議主題,縮短了會議時間,節約了會議成本,因而效率更高。此外,各種線上學術會議、報告和講座也開展得如火如荼。通過網絡,更多的科研人員可以參與到學術論壇中,聆聽來自世界各地科研人員的報告,其中不乏許多學術大咖。比如,筆者的研究方向就有生物信息學云論壇,邀請國內外生物信息學專家視頻介紹學科最新研究進展,與聽眾開展在線交流。顯然,這些論壇與會議的舉辦能在促進生物信息學研究領域的學術交流、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推動學科發展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五、線上答辯和線上考試等其他形式
對畢業班而言,畢業答辯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受疫情影響,很多高校的畢業論文答辯也改為線上舉行。筆者指導了多個學生的畢業論文,從論文的修改到定稿再到答辯,全部線上完成。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線上答辯人性化地解決了畢業時間的問題,不至于影響學生找工作。
而對非畢業生而言,期末考試是一個重頭戲。今年筆者所在學校的課程考試也是在線上舉行,筆者采用學習通和騰訊會議來組織考試,騰訊會議能夠視頻監控,學習通則有開啟考試、抓拍和記錄功能,兩者相互結合讓線上考試成為可能。此外,很多學校的研究生復試等工作也是在線上進行。通過互聯網,借助于各種平臺,可以在線上完成越來越多的工作,這不得不令人感嘆科技的發展給人們的工作與學習帶來了便利。
六、線上教育面臨的挑戰
線上教育起步已有20余年,但其發展卻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互聯網的普及是線上教育發展的基礎。盡管大部分地區甚至很多公共場所均已有網絡,但在一些偏遠地區仍然沒有覆蓋,這使得這些地方的學生不能得到相應的教育。時常能看到一些偏遠地區的學生跋涉數千米到有網絡的地方上課的報道。因此加快這些地區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尤為重要。另外,線上授課需要耗費較多流量,那么降低流量資費也是一個關鍵問題,有些運營商針對在校生推出相應的套餐服務,這是降低資費的一大重要舉措。
線上教育能夠給大家帶來便利,也會存在諸多問題。如上所述,線上教學需要學生有足夠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因此如何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效率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比如,盡管學生通里面上課有簽到功能,但是一些主動性不強的學生在簽到之后并沒有認真上課。采用騰訊會議等直播,也總會有學生沒有真正地聽課。通過學習通考試能否完全杜絕學生的舞弊行為也是個問題。因此疫情期間,學習自主性更高的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大數據背景下,如何精準追蹤每名學生的學習情況,監督其學習狀態,讓授課教師得到第一時間的反饋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開發出功能更齊全并具有更多監督功能的軟件也是當務之急。
七、總結和展望
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和教育需求的增加,以后線上教育將會成為廣大用戶普遍接受的一種模式,并將常態化。這種新的教育模式會改變人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維,因此如何更好地將線上和線下教育結合起來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未來的學習,線上與線下同步進行,相輔相成,混合式教育將會逐步擴展到千家萬戶。[4]而科技的不斷發展將推動我國在線教育駛入快車道,這對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線上教育的進一步普及,使廣大用戶接受教育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受教育的對象不僅包括在校學生,也包括更廣泛的人民群眾。因此這對提高國民教育水平,提升國民教育素質將起到重要作用,并產生極大的社會效應。
總之,線上教育的發展與科技水平、教育理念變革以及用戶教育需求升級和生活方式轉變息息相關。線上教育任重而道遠,相信隨著教育、科技和互聯網的深度融合,線上教育的發展必將迎來新機遇、新挑戰和新變革。
參考文獻:
[1]陳琪琳,鮑浩波.中國在線教育發展的歷程與現狀[J].學園,2014(26):184,185.
[2]黃秋和.基于網絡直播平臺創新大學數學課程輔導答疑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9,40(10):107-108.
[3]張 瑞.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應用型高校混合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4):230.
[4]姚友明,鄭 州,李立新.基于慕課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課程建設、應用與效果評價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0(8):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