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珍
【摘要】在生物課堂上,合作探究采用“問題導學法”來開展教學活動已得到很好的應用。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巧妙地對“問題導學法”中的問題進行設置,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合作探究的積極性。以下是筆者結合自身的生物課程教學活動,就使用“問題導學法”在生物課堂中合作探究的應用這一專題作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生物課;應用
一、“問題導學法”產生的基礎
合作探究的“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普遍使用在現代教學中,它是《新課程標準》中的“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新模式?,F代教育中以“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已經被大多數老師積極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皢栴}導學法”的產生,能更好地開展合作探究,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地位,提高生物課堂的高效性。
“問題導學法”的導學原則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課前、課堂中、課后的反饋中精選“問題”,之后再拿到課堂上實施。因此,它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認知水平、興趣、愛好以及可能出現的一些情況,進而有針對地進行設計。與過去傳統課相比,“問題導學法”學習模式的課堂,學生普遍興趣高,積極性強,不愛發言的學生也積極舉手了,課堂氣氛變得很積極。“我愛上生物課、我喜歡這樣的老師!”學生經常發出這樣的感嘆。初中生往往是因為喜歡某個老師才喜歡相應的科目。
二、“問題導學法”在生物課中合作探究的實踐和效果
“問題導學法”的精髓就在于“問題”。創設適合的“問題”是關鍵。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總結了如下的方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活躍課堂氣氛,創設問題
人都喜歡被表揚,學生尤其如此,都渴望能在同學、教師面前展示自己,并取得大家的肯定。根據這種心理,在課堂創設問題,以小組搶答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時的“問題”就應該從淺入深,讓更多的學生有回答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在上午最后一節課或者下午這些時間段,學生的精神比較疲憊。利用“問題”能快速集中學生們的精神,活躍課堂氣氛?!度说男詣e遺傳》中,男女體細胞染色體區別是重點,剛上初中的學生接受這一知識點可能比較困難,會有枯燥無味之感。因此,在教學中,呈現兩幅相像的圖片,教師設置如下問題:1.請找出兩幅圖的七處不同點。2.男女染色體圖的相同點與不同點。老師提出的這些問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們的興趣和討論欲望。由“兩幅圖的七處不同點”這個問題把學生帶去了游戲當中,氣氛肯定活躍,再由“找出男女染色體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的問題把學生拉回課堂,突出重點。就這樣,一節課的主要內容以討論問題的方式得到了解決,整節課充滿了活力。
(二)巧用教材資源,創設問題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每一節都有“想一想、議一議”,這些都是圍繞本節課的重點內容而展開的,與學生生活緊密結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科學運用教材中的問題作為“問題導學法”的問題,直接作為課堂引入的導入,也可作為教學過程的探究,能夠起到很好的課堂指導作用。如,《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的開始導入,創設問題:番茄果實不同的部位細胞一樣嗎?他們有什么功能?酸甜的汁液來自于哪部分細胞?這樣的問題來自課本,可以讓學生更重視課本的內容,關注教材。
(三)發掘經典考題,創設問題
材料分析、綜合應用、實驗探究、識圖填空是中考生物的主要題型。這類題目往往以生物學的前沿科技,生命科學發展中的熱點、社會生活熱點等呈現信息。在日新月異的今天,這些知識也是學生感興趣的信息。教師可以結合本節課的知識插入經典例題創設問題,同時加強試題的訓練與教學。在學習《病毒》《人的免疫系統》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結合時事開展教學。
(四)聯系生活經驗,創設問題
理論聯系實際是教學中必須遵循的原則。生物課堂應當關注學生成長,學生感受到課堂上的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疑惑,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物的熱情、學習生物的興趣?!渡锏奶卣鳌芬还?,教師設計了如下問題:校園里哪些屬于生物?哪些不屬于生物?一個物體是否有生命的依據是什么?這些問題的提出,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和討論欲望,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分析,最初得出結論。具有生物的特征是生命的依據,而生命不一定具有所有的生物特征。就這樣一節課的主要內容,通過這一問題的討論得到解決,整節課充滿了活力。
(五)教師因勢利導,創設問題
現行的教學理念都十分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這些情境都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生活經驗而確定的。但作為一線的教師,不能太過于依據方法,要充分理解其精髓,利用教學情境,不失時機地創設問題,使學生在情境中容易掌握知識,高效地學習知識。在學習《生物的特征》時,下課鈴聲響起,學生們都總結了本堂課的知識。此課本該完滿,但老師還可以因勢利導,提出問題:下課鈴聲響起,同學們心情愉快,準備沖出課室。體現了生物的哪個特征?這時,讓學生再次深刻理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的觀點。也讓學生懂得生物知識來源生活,更開闊了學生的思維。
(六)把握思維轉折,創設問題
當學生的思維還未啟動,此刻創設的提問就會讓他們激活舊知,創建新知的建構;當學生思維已經積極活躍時,此刻的創設提問就會引導他們進入下個知識點,使得知識更加連貫;當學生對思考過的問題進行整理時,此刻的創設提問就會產生頓悟,得到升華;當學生的思維進入迷局困惑時,此刻的創設提問就是指點迷津的引線。因此,教師要找準學生思維的轉折點,創設問題,從而培養出科學的思維方法。在學習《細胞的生活》時,從知識點一:細胞中有哪些物質,到知識點二: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這兩個知識點是怎樣過渡的呢?可以提出問題:1.細胞內部,是一個與外界環境完全隔開的封閉的環境嗎?2.細胞里面產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廢物的排出,以及細胞外營養物質的進入受哪些結構的控制?通過這樣的提問,順理成章地引出了知識二的內容。
(七)調動學生主動,創設問題
在教學工作里,往往是在學生的合作探究活動中,產生了教師原計劃中所沒有的新問題。針對這些新問題,老師可以隨機應變,創設問題,使課堂充滿活力。課堂上學生無意發言一句話,一道錯題的回答,一個突發的想法,都可以成為課堂的新問題。《調查周邊環境中的生物》中生物的分類時,有學生提問:細菌和真菌都是菌嗎?是怎么區分的呢?教師可以馬上抓住這個學生的問題,引出分辨生物種類的方法:不同種類的生物,它的形態結構是不一樣的,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生物按形態結構的特點,可以分為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三大類這一觀點。
(八)加深對比總結,創設問題
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難點,就在于比較。各自的區別往往使學生產生疑惑并思考。教師可以抓住對比總結,創設問題。在學習《種子植物》中種子的結構時,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創設:1.種皮有什么作用?菜豆種子的子葉有什么作用?2.種子中哪一部分發育成新植株?3.玉米種子中,胚乳遇碘變藍說明了什么?4.菜豆與玉米種子的結構,有哪些相同點與不同點?通過這樣的幾個問題,學生在小組探究完成之后,就可以對不同種類的種子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問題的創設就是小組討論的牽引線,引導學生思維。
三、“問題導學法”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教師要改變。教師要變傳授者為引導者。在課堂上做到精講、少講,讓學生成為話語權的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二)“問題導學法”不要只重視形式,問題后該留時間讓學生思考、表達和發揮。“問題導學法”的目的是注重知識的掌握,應以引導理解為主導,“問題導學法”只是手段而非內容,更不是目的。
(三)注意選擇使用。“問題導學法”教學并不是適應一切。在評講課時,對一些知識性強的知識,教師只能講解?!皢栴}導學法”則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