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摘要】在小學語文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基本程序,提高他們與人溝通交流的技巧。在合作學習中,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活動,讓學生在合作的同時,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借助合作學習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成效感,使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取得更高的成效。
【關鍵詞】語文教學 合作學習 課堂氛圍
開展小學語文合作教學活動,教師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合作學習的計劃,并且要認識到,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方式仍然以教師的專業講授作為主要的方式,學生結合自己的知識和人生的經驗,進行有意義的建構式的學習,在增長知識技能的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社會適應的能力。所以,合作學習的計劃制定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借助這樣的學習模式,可以應用的具體技巧有哪些,明確了這些問題之后,才能讓合作學習成為課堂講授法的一個重要的補充,才能很好地激發出學生們探究學習的熱情,在接受式學習中變得更加主動,成為有意義的知識建構者。伴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包括合作學習、交互學習、情境教學等很多的新模式應運而生,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合作學習在眾多學習形式中,小組合作學習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如何實施合作學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切實轉變,就成了當前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領域的一項重大課題。所以,結合實踐,筆者認為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中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進行。
一、要科學地進行合作學習的分組工作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有效應用,首先要在分組方面做好基礎的工作,否則會影響到合作學習的效果。那么,分組要注意什么問題呢?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一個班級所有的學生要分成幾個組才合適。一般來說,每個組以3到5個人比較合適,可以根據班級總體的人數分成不同數量的組。其次,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組和組之間,盡量保持同等的競爭力,因為在后續的合作學習的活動設計中,會涉及到組與組之間的競爭問題,競爭力相似才有競爭的可能。第三,在每個組之內,學生們的水平有高有低,表現出比較強的差異性,這也應該成為分組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特點。所以,如果教師在分組過程中能夠考慮到以上三個方面的問題,就能給合作式的學習打下一個重要基礎,才能讓學生們能夠感受到公平平等,才能更加積極性地參與合作學習。
二、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創設學生合作學習的課堂氛圍
影響合作學習效果的還包括課堂教學的氛圍如何,這個氛圍主要指的是從情感上所感受到的輕松,自由,民主的精神氛圍的狀態。這當然需要教師營造出與學生平等的關系,讓學生能夠充分信賴老師,愿意配合老師的教學設計和活動。并且教師在課堂上應該以開放鼓勵的態度面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內在的力量感和價值感。為了得到老師的鼓勵和表揚,學生能夠逐漸的塑造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在合作學習中,無論涉及到學習策略,還是與人交往的技能,都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應對這些問題。因此,教師的態度非常基礎,而關鍵要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權力,讓他們能夠在遵守規范的必要前提之下,發展自己的個性,這樣的課堂,小學生才能感受到更多的輕松高效,才能在合作學習中,充分地挖掘和釋放自己的潛能,讓合作學習的效率進一步提高。
三、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合作的興趣,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主動意識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除了創設一個基本的自由民主寬松的教學氛圍以外,教師還要注意合作學習的成效如何與合作學習活動本身的設計有著直接的聯系。活動的設計內容,如果學生能夠理解,并且還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能夠體現出他們的價值,這樣的活動讓學生會更加感興趣,因此,合作學習活動實際上暗藏的競爭,而競爭主要來自于組與組之間的競爭。所以,教師設計出來的問題有一定的挑戰性,就意味著學生們只有團結寫作,充分的發揮各自的優勢,能夠互相尊重,支持和鼓勵才能讓團隊發揮出最大的力量,才能在與其他組之間的競爭中取得優秀的成績。在教學實踐中,筆者也發現有的團隊凝聚力非常地強,這經常源自于他們懂得彼此鼓勵和欣賞,整個小組之內,所有的同學精神狀態非常的積極。他們能夠在面對問題的時候積極的去尋找辦法,而不是相互的推諉和抱怨。所以,問題活動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師在整個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調節他們的情緒狀態,要注意鼓勵解決他們之間出現的一些矛盾。讓學生能夠在知識、技能、規范等方面都能獲得啟發和提高,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上需要運用多種靈活的教學方式,更多地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入挖掘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的內在潛能和愿望,讓他們帶著應用以及提升個人素質的目的學習語文,感受到合作學習所帶來的綜合素質的提升,讓他們內在的自信感也逐步地增強,建立起持久的學習興趣,并且將合作學習作為日常學習中的一種重要的補充和調劑,提高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綜合效果。
參考文獻:
[1]宋秀云.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探討[J].學周刊,2019,(1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