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路生 姜大成 孟芳芳 孫云龍
摘 要:北蒼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稱槍頭菜,嫩苗及春芽是上品野菜。其根莖入藥,亦是藥中上品,是我國藥材市場上蒼術的主流品種,廣受人們關注。本文主要從種植地選整、育苗移栽、田間管理、采收等方面對北蒼術種植技術進行詳解,希望能為廣大生產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北蒼術;栽培技術;田間管理;采收
中圖分類號:S157.4+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1130028
北蒼術Atractylodeschinensis(DC.)Koidz.為藥材蒼術的基原之一[1],主要以人工采挖為主,栽培地較少,一旦資源遭到破壞,短時期內很難得到恢復。2003年非典爆發后,北蒼術用量大增,導致價格波動較大,隨后價格進入每幾年上升一個臺階的階梯式運行階段。蒼術用途廣、用量大,不可替代也不可或缺的剛性需求也決定了其重要地位,要想保護野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人工栽培已成為必要。近些年,關于北蒼術的種植研究正積極展開,但由于許多種植戶對種植技術掌握不到位,缺乏關鍵技術等因素,導致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不佳、產量低,從而收入減少。本文結合生產實踐,總結其種植技術要點,為實際生產提供技術指導。
1 種植地的選整
北蒼術喜涼爽、溫和、耐寒性強,適宜生長溫度15~22℃,忌高溫、水澇,高溫易燒苗,水浸塊根易腐爛[2]。生于海拔300~900m的干山坡、山坡草地、稀疏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下[3]。北蒼術的生長對土壤要求并不嚴格,草地、荒山、斜坡地均可生長。
1.1 選地
根據北蒼術生態特征,選擇疏松肥沃、有機質豐富、通風排水良好,具有一定坡度(10°以上的角度)、能夠自然排水的砂質土或腐殖土;粘性、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塊不宜[4]。忌連作。
1.2 整地
對種植地進行整理,目的是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質和結構,以秋翻為好。利用機器深翻,一般以25~30cm為宜,深翻土地后留出灌、排水渠,方便灌溉和排水。
1.3 基肥
一般使用熟有機肥,3000~4000kg·667m-2,有機肥可調節土壤中氮、磷、鉀的含量[5],同時可穩定土壤pH值和減少土壤病蟲害等作用。基肥應在整地前施入,在旋耕坐床時就可將基肥與土壤混合均勻。
2 北蒼術種植方式
種植方式有種子直播、種子育苗移栽、塊根繁殖移栽。
2.1 種子特性及處理
2.1.1 種子特性
北蒼術種子屬于低溫萌發類型,室溫下只能貯藏6個月,導致隔年種子不能播種[3],但在0~4℃低溫條件下,北蒼術種子可貯藏1a,發芽率可保持80%以上[6],最低萌發溫度為5~8℃,最適溫度為10~15℃,高于25℃種子萌發受到抑制,超過45℃種子幾乎全部霉爛[7]。
2.1.2 種子處理
新種子必須經過挑選,保證種子純凈飽滿和出苗,同時減少病蟲害。播種前1~2d曬種,促進酶的活性,提高種子的活力,以保證種子的出苗率[6]。
2.2 種子直播
分春播和秋播。春播于開春土壤解凍后,秋播在秋季上凍前,氣溫最好保證在10~20℃。需種量5kg·667m-2,按140cm×(15~25)cm做苗床,床間距約40cm,可作為工作道兼排水道。在實際生產中秋播優于春播[8],條播優于撒播[9]。
2.3 育苗移栽
2.3.1 育苗
于4月底—5月初,當地表溫度和氣溫均穩定在13℃以上時,可育苗。條播,播種量5~6kg·667m-2,在整好的畦面上開(15~20)cm×(0.5~1)cm×(7~9)cm的淺溝,撤勻種子,覆土0.5~1cm,稍加鎮壓[2]。撒播,在整好畦面將種子均勻撒開,播種量6~7kg·667m-2,覆土0.5~1cm,稍加鎮壓。條播和撒播均需要覆蓋稻草或薄膜進行保溫,稻草要薄厚均勻,厚度以似漏非漏床面為準[10]。播種后保持溫度(18~22℃)和濕度(50%~70%),約20~25d出苗,出苗后及時揭開稻草或薄膜,保持土壤濕潤,促進幼苗生長,可以邊撤邊除草。撤覆蓋物要選擇陰天或晴天的15∶00之后,防止強光直射,曬壞幼苗[10]。
2.3.2 選地、整地
同種植地的選整。
2.3.3 移栽
幼苗生長1a后,第2年開春挖取小苗,移栽至大田[18]。移栽前施農家肥2000kg·667m-2和氮磷鉀復合肥50kg·667m-2作為基肥,旋地坐床,再移栽小苗。
2.3.4 壟栽
邊挖邊栽,按65cm×30cm起壟開溝,株距15cm[11],覆土1~1.5cm即可,輕微踏實,澆水。
畦栽:按(25~30)cm×15cm栽植,覆土以蓋住根莖為宜[11],輕微踏實,澆水。
2.4 分株繁殖
待芽剛要萌發,連根掘出,切成5~8cm小塊,每小塊帶1~3個芽[11],浸泡于營養液中2~3h,通風良好處,晾至半干,按畦栽方式進行移栽[12]。
3 田間管理
3.1 間苗、定苗、補苗
待小苗出土后進行間苗,間距5cm為宜,缺苗處可補苗[13],并配合松土。直播田或移栽田,發現有缺苗地塊要及時補苗[2],保證第2年產量。
3.2 中耕除草
根據田間實際情況及時除草,保證田間無雜草[13]。苗圃和移栽田中,待小苗出土后,及時除草。在苗高10cm時可噴施專用苗后除草劑,按5%菊術草清乳油50~70mL·667m-2,兌水30~40kg,均勻噴霧處理[6]。由于地表溫度、土壤含水量和空氣濕度較高時有利于藥劑發揮藥效,可選擇無雨陰天、晴朗無風的傍晚和早上噴藥。移栽田中植株長到40cm時,進行中耕,以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6]。中耕時可以適當培土,在防止倒伏的同時還能保證第2年的植株正常出苗。
3.3 追肥
移栽當年基本不追肥。此后,每年追肥視實際情況而定,春夏季,可結合降雨施肥,尿素4~5kg·667m-2;夏秋季,施肥磷酸二氫鉀,15d/次,可連續施2次,或追施磷酸二胺15kg·667m-2、硫酸鉀15kg·667m-2。條件允許,追肥盡可能施有機肥,中耕后施入,一般施3次。第1次為5月中耕后,1000kg·667m-2,第2~3次中耕時,可根據植株長勢追施有機肥2000~3000kg·667m-2,隨后澆水,保持土壤濕度,促幼苗生長[2]。
3.4 灌水與排水
北蒼術忌積水,根據植株實際生長情況控制需水量。多雨天氣要注意防洪排水,堤防被淹,防止根部腐爛。同時也要保證植株生長需要的水分,一年生蒼術苗期灌好保苗水,出苗前應重點注意保持土壤濕度,一般采用噴灌。移栽田返青后澆水也是重點,其它時間根據土壤的實際情況適時澆水[13],以保障植株的正常生長需求。
3.5 去蕾和控莖
3.5.1 去蕾非留種田以生產塊根為主,開花結果會消耗其養分,為使植株內養分集中于塊根生長,應及時摘除花蕾,以保障塊根的營養。對于留種田,采用“留大除小”原則留花,這樣留種籽粒大而飽滿。3.5.2 控莖對于非留種田,地上部分多和高大時會吸收較多養分,此時可以選擇性的去除部分植株,在株高大于15cm時,保留地上15cm,割去超過部分,控莖生長,促進根部生長[14]。
3.6 越冬管理
一般在秋季上凍前,北蒼術地上部分干枯后,應及時割除和清除[2]。同時,進行培土,使畦高保持在20cm以上。秋霜后需要及時清理殘枝枯葉,這能預防和減輕第2年的病蟲害。割莖留茬應靠地面,不易過高,影響藥材的正常采收。
3.7 病蟲害及其防治
3.7.1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3.7.1.1 根腐病5月開始發病,6—8月發病嚴重,發病初期,須根變成褐色干枯,后蔓延至塊根和主莖,使整個植株變成褐色,直至枯死[2]。防治方法:農業防治,與禾本科作物進行輪作,合理密植,可與玉米套種,加強田間管理,中耕除草,雨后排水,田間不宜過濕,以防止積水;藥劑防治,用70%的敵磺鈉可溶性粉劑(國光根靈)800~1000倍液進行澆灌[15],讓藥液直接作用到受損的部位,連用2~3次,間隔7~10d[12]。
3.7.1.2 黑斑病5月開始發病,7—8月發病高峰期,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由莖基部葉片開始,逐漸向上蔓延,病斑圓形或不規則形,兩面均生黑色霉層,多由葉尖或葉緣擴展至整個葉片而且病斑連片,灰褐色,葉片枯落[19]。防治方法:選用無病菌種栽,冬季清園,病枝枯葉集中燒毀;藥劑防治,發病前或初期用68.75%噁酮·錳鋅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或70%丙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連續2~3次,間隔5~7d[2]。
3.7.1.3 菌核病主要危害塊根和莖部,導致全株枯死;發病初期,植株下部變黃枯萎,并逐漸向上蔓延至整個植株,直至枯死;塊根和莖部呈黑褐色腐爛,表皮層腐爛露出里層纖維組織[20];空氣濕度大易發病。防治方法:用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2000~2500倍液噴霧或異菌脲懸浮劑1000倍稀釋液噴霧。
3.7.2 主要蟲害及其防治
3.7.2.1 蚜蟲主要危害葉片,主要是成蟲和若蟲食吸莖葉汗液[2]。防治方法:用33%氯氟·吡蟲啉乳油3000倍液或用10%吡蟲啉粉劑1500倍液噴霧。
3.7.2.2 地老虎危害嫩葉及幼芽,主要是咬食幼苗和未出土的幼芽,造成斷苗缺株[16]。防治方法:播種前清理田園雜草、殘株、枯枝爛葉等,消滅越冬幼蟲和蛹;清查幼苗時,一旦發現害蟲要及時捕殺,發現洞穴可用90%敵百蟲1000倍液進行澆穴。
4 采收加工及貯藏
4.1 種子采收加工
留種田一般3a以上開花結實,于開花前增施1次磷肥,可促進開花結實[21]。每年9—10月進行種子采收,可收10kg·667m-2左右[6]。植株枯萎前,割去地上部分,晾干、脫粒凈選,于0~4℃貯藏。
4.2 塊根采收加工
采收年限為移栽2~3a,直播3~4a,最佳采收時期為秋季莖葉干枯后。挖出后,去莖葉和泥土,曬至40%~50%干時,入筐,撞掉須根,表皮呈黑褐色,曬至60%~70%干時[17],再撞1次,去掉老皮,曬至全干時再撞1次,使表皮呈黃褐色即可[13]。藥材以個大、質堅地實、斷面朱砂點多且密、香氣濃厚者為佳。
貯藏:選擇清潔、無異味、通風干燥的場所貯藏,夏季高溫應注意防潮,貯藏溫度應小于30℃,相對濕度70%~75%,水分小于13%。貯藏期間定期檢查,防蟲蛀、防霉變等,發現蟲蛀、霉變時應將及時處理。
5 結語
現北蒼術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均好,價格也逐年上漲。因疫情影響,貨源消化量大,東北及內蒙古價格在(光統貨)150~155元·kg-1,半撞皮貨要價120元左右,種植效益非常可觀。制定種植規范,按要求推廣種植,并建設規范化、規模化種植基地,以便獲得高質量的種子種苗,栽培出高質量的藥材及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這樣既有利于提高種植戶收益,也有利于維護生態平衡和促進環境保護,具有較大的升值空間,應加大推廣力度,積極發展,為農村發展帶來新出路。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一部[S].2020:172.
[2]譚文文.冀北山區北蒼術栽培技術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07):180-181.
[3]趙艷賀.北蒼術標準化生產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06):114.
[4]李道明,龐永輝.寒地北蒼術種植技術研究[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4(07):4.
[5]白容霖,張慧麗.施用鹿糞對參地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J].特產研究,2000(03):26-28.
[6]丁雪,藺學榮,魏軍團.甘肅通渭縣北蒼術栽培技術要點[J].農業工程技術,2019,39(20):71.
[7]段院生.羅田蒼術分類地位及繁殖的細胞遺傳學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4.
[8]金雙義.慶安縣有機水稻生產標準及栽培技術規程[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06):113-114.
[9]謝志江,董振強.北方蒼術人工栽培豐產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2013(02):47-48.
[10]楊福金.蒼術的種植方法及藥理作用[J].養殖技術顧問,2013(03):211.
[11]趙帥,趙喜進.蒼術市場前景分析及栽培管理[J].特種經濟動植物,2018(05):13-16.
[12]劉海瑛,白玉.內蒙古南木地區蒼術的種植探索[J].特種經濟動植物,2019,22(06):22-25.
[13]萬群芳,趙光磊,信小娟,等.大興安嶺地區北蒼術生產標準操作規程[J].中國林副特產,2017(01):35-36.
[14]陳潔,孫越赟,王渭玲,等.寶雞地區蒼術栽培技術[J].西北園藝(綜合),2020(04):44-45.
[15]毛世強.紅松造林技術[J].吉林農業,2019(16):103.
[16]云南省農家書屋建設工程領導小組.秦艽栽培技術[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9.
[17]曾慶亮.中藥材采收的最佳時期[J].四川農業科技,2000(02):36.
[18]趙喜進.蒼術市場前景分析及種植技術[J].新農業,2018(08):54-56.
[19]王義勛.蒼術黑斑病病原學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06.
[20]徐海嬌,葛昕欣,周如軍,等.遼寧省北蒼術病害調查及種類鑒定[J].植物保護,2016,42(06):143-148,153.
[21]曾向萍,肖敏,王會芳,等.海南白菜軟腐病病害調查及流行規律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07):177,181.
(責任編輯 周康)
收稿日期:2020-10-25
基金項目:吉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吉林省道地藥材實體標本庫和數字化信息平臺建設”(項目編號:2020C037-3)
作者簡介:容路生(1991-),男,碩士在讀。研究方向:中藥資源與鑒定;通訊作者孫云龍(1993-),男,博士在讀。研究方向:中藥(動物藥)資源、鑒定及質量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