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鳳燕 魯世長 沈林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創新已經不是個人可以撐起的詞匯,創新已經成為各大小企業之間、國家之間開展激烈競爭的制高點,它代表了各自的經濟實力、發展潛力和未來在國際中的地位。也是因為創新的發展帶來了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信息化走進人們的生活,走進企業的發展。創新和信息化都成為了企業前進的推動力,并且二則的關系是在企業中并存,相互推動、融合、相輔相成。
關鍵詞:企業;創新;信息化;關系
引言: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企業之間的競爭變得更加的激烈。客戶有了更多的選擇,企業要想在市場中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就必須不斷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要給客戶帶來差異化的體驗,就要加強創新。在變化的市場中,如何更快速的掌握客戶動態,獲取信息、促進產品的創新。是信息化帶來世界淵源不斷的信息,提高了企業的內在運行效率,提高了企業的綜合實力與競爭力
一、企業創新與信息化的含義
1912年,熊彼得開創性的提出了創新一詞的經濟學概念,他提出創新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是把從來沒有過的關于生產要素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內在本質,他會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在現在的市場經濟環境中,每個企業都有屬于自己的生產體系,通過不同要素的組合,他們區別于競爭對手,獲得差異化的競爭能力。只有企業不斷的創造新的生產要素的組合,在變化快速的市場環境中才能繼續生存并獲得經濟利益和企業價值。
全球化是時代的潮流趨勢,在全球化的時代中,信息要素變成了影響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信息要素對于企業在獲得經濟價值回報具有重大的作用。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在企業逐步走向專業化、產業化。企業信息化就是在全球化的趨勢下,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利用,實現企業生產自動化、管理方式網絡化,在市場競爭中不斷獲得更高的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的過程。
二、企業創新與信息化的關系
信息化促進企業組織結構的創新。信息化的發展必將引起企業在資源、技術、規模的改變。傳統的金字塔結構會因為企業規模的壯大而出現許多的中間管理層,容易造成信息在傳達的過程中出現信息中斷或信息失真的現象。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的流轉和控制過程逐步優化,中間管理層的作用日趨減少甚至消失,使得組織逐步扁平化,實現信息化時代下組織結構的創新,加快了對市場和競爭動態的變化反應,更好、更快的了解顧客對產品的需求和反饋,為顧客提高符合他們需求的產品,使企業獲得更高的經濟價值。
信息化促進企業技術創新。在不同的 歷史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經濟要素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但歷史證明,技術的創新永遠都是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并且是最為重要的要素。技術的創新要推陳出新,而不是簡單的否定,需要緊跟時代的發展的潮流,要具有和突破性。在信息化的時代,大量的、豐富的信息足以支撐在技術創新中遇到的知識難題,改變為技術生產者的方式和效率。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使用,網絡化成為主流,信息的發出和反饋幾乎沒有時間的間隔,技術創新對生產力的影響力容易得知,為企業在市場的差異化競爭中取得巨大優勢。
信息化促進企業思想文化的創新。一個企業的思想文化代表了企業的核心理念和價值,對企業內部員工行為和工作環境的塑造有極大的影響。信息化的建設化解了企業思想文化的時空界限,為企業成員提供了大量平等快捷的學習機會和溝通手段,使得組織內外在不同的是時點同步交流成為可能。企業內部的全員學習、全程學習、團隊學習都得到實現,使人們的思想文化得以碰撞,實現1+1大于2的文化變現并且會產生新的充滿活力具有創新性的思想文化。打破了傳統企業思想文化無法內部和外部交流的局限,使得個人的價值、和企業的價值更好得到了實現和滿足。
信息化的發展和企業創新并不是割裂的關系,在信息化的時代下,企業需要適應信息化的發展要求才能最大程度的調動創新這個要素,為企業更好的獲得發展循環經濟的動力。信息化能夠促進創新,同時,創新也推動了信息化的進程。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經歷了長時間的探索和創新。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創新是實現了經濟實力的提升,為信息化的前進打定了基礎和條件,一方面為信息化不斷的輸入活力,提供新的理論、新的方法、新的技術、新的材料,同時,在信息化運作的過程中遇到新的需求和難題都會及時反饋到創新這一層次中心。更為重要的是,創新這一行為活動會為企業培養一大批具有較高科學素養的信息化人才。為企業甚至全世界的信息化進程做出重大貢獻。只有創新才能更高層次的為信息化提供發展動力,使其發展上表現出可持續性。所以沒有創新的就不會有人類文明和時代的變遷,也就不會出現信息化社會。
三、如何加強企業創新和信息化建設
在企業創新方面,要加強企業創新機制的建設,通過制度設計來調整適應社會經濟范式的要求,為創新提供好的政策環境,提高創新體系運行的效率,保障創新能夠成長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點;加強企業創新的投入,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有利于技術創新和高級人才的流入;面向世界,通過學習研究企業外部創新的條件和成果,結合自身的發展條件,推陳出新。
在信息化方面,把企業的生產經經營、研究開發和企業管理各個方面都合理的建設在信息化的平臺上,將事物流轉化為信息流,提升企業運行的效率和業績;開發企業的營銷渠道,將企業的提供給社會的產品和服務智能化,為企業贏得更大的市場機會;加強培養信息化人才,一個企業應該擁有自己的專業化人才,形成專業的團隊,防止企業突發狀況,優化人力資源的配置;加強思想文化的建設,企業多開展專業的培訓,加強對信息化內涵的認識,注重時效,不留于表面成果。
結束語:
我們知道,創新會降低企業的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達到企業追求的經濟價值,實現企業的循環經濟;信息化會也會提升企業運行效率,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他們都有著同樣的目的就是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是企業甚至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驅動力。企業就好比一個人,而創新和信息化就是兩條腿,如果一個企業失去任何一個,他們都是不平衡的,沒有辦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前進的勝利的。在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劇。資源的流動不斷加快、創新的成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現、顧客的需求也是變化莫測。為了應對外部環境變化,企業的創新和信息化建設是抵御外部勁敵的重要武器,企業必須在各個方面為創新提高條件,為信息化建設開辟道路,讓我國企業在國際的競爭中獲得先發性的優勢,提高經濟競爭力和國際地位。
參考文獻:
[1]秦言.知識經濟時代[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2]張孝德.新經濟與新型工業化道路[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
[3]約瑟夫熊彼得.經濟發展理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4]吳季松.21世紀社會的新趨勢:知識經濟[J].北京教育.1998,(11)23-24
作者簡介:
黃鳳燕(1999-),女,漢,四川省成都市,本科,研究方向: 質量管理
魯世長(1999-07),男,漢,四川資陽,本科,研究方向:電力電子
沈林(1999-03),男,漢,四川瀘州,本科,研究方向:電力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