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偉燕
摘 要:汽車金融是指和汽車產業相關的一系列的金融服務,金融機構可以基于汽車產業本身的特征,為汽車產品的生產商或者是銷售方提供融通資金的渠道,以滿足在產品的研發以及銷售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這是我國汽車領域和金融行業的一種結合,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使得汽車金融領域迎來了新的發展。本文就汽車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分析汽車領域互聯網+和金融行業結合的意義,提出“互聯網+”背景下汽車金融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汽車金融;問題;意義;策略
我國汽車企業和金融領域兩者進行結合較晚,尤其是和一些歐洲的西方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而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費信貸模式的普及,汽車消費金融業務也成為了日常汽車領域的正常生產以及銷售模式,其有利于提高消費者購買車的能力,維持整個汽車領域的平衡。而基于互聯網+的背景之下,汽車金融內部的各個金融業務也迎來了創新。因此,加強對“互聯網+”背景下汽車金融的發展進行研究,就顯得尤其有必要。
一、汽車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市場缺乏對汽車金融的認可度
汽車金融領域擁有著兩大資金供應商,分別是傳統的商業銀行以及汽車金融公司,在整個汽車金融市場中卻存在著不平衡的資金供給以及缺乏專業化的水平等問題。例如,傳統的商業銀行是汽車金融領域資金的主要提供者,但是商業銀行本身業務就比較多,汽車金融業務只屬于一種中間業務,其所占據的收入并不多,很多商業銀行并不愿意在此領域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更不會聘請和汽車領域相關的專家,這也使得整個管理缺乏專業化的水平。商業銀行為了避免在提供金融服務時出現違約的事件,便會在貸款條件上嚴格進行限制,比如想要貸款的相關人員,必須要具備其他資產的擔保或者是足夠的擔保金,繼而保證所借出資金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大多數的商業銀行貸款的資金都是在物價的百分之70左右。如此嚴格的貸款條件,使得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這必然會影響金融服務在汽車領域的發展[1]。
(二)并未建立全面的汽車金融評級制度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汽車金融的提供者在不斷的增加,有些金融中介機構為了提供業績,往往并沒有嚴格的把控貸款者的資質,這也導致只要汽車銷售者能夠將產品推銷出去,而消費者又需要進行金融貸款。即使其具備一些違規的行為,也會被中小型汽車金融中介機構默許。這也給一些缺乏契約精神以及信用度低的人員的貸款提供機會,但是如果不對這類人員的實力有效進行把控,很容易會出現騙貸的行為。如若大面積的產生,必然會使得小型金融機構難以應對,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壞賬率。而我國并未建立較為全面的汽車金融評級制度,這也影響了整個汽車金融領域中小型企業的發展。
二、汽車領域“互聯網+”和金融行業結合的意義
(一)有利于為消費者創建多樣化的金融產品以及優質的服務
傳統汽車金融和互聯網+的有效結合,是對金融服務的有效創新。促使金融服務從為汽車銷售企業逐步過渡到生產廠家以及售后的各項服務,整個市場的服務被徹底打通,這對于未來的汽車領域的服務模式的轉變和創新具有重要的意義。其次,在互聯網+的背景之下,新車的以租代購的模式開始興起,這滿足了一大批不具備購買力的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在整個以租代購的模式中,經營方后臺資產交易的頻率在增加,運營方即是車輛的所有者,其又可以直接到汽車后市場,有效的防止不良資產的產生。隨著互聯網+的逐步滲透,汽車租賃平臺所涉及的業務在不斷的增加,例如已經過渡到采買前端、采買后端的保養,這也使得整個平臺的利潤點在不斷的增加,發展的空間也會逐步加大,平臺的價值在提升。因在整個以租代購的資產管理中有較為明確的規則,而基于這些規則便可以有效地降低業務所產生的成本把控風險,便于審核車主的相關信用,同時又降低了購買車或者是租車的門檻,使得舊車能夠被合理化的應用,同時,又提高了新車的銷售量。另外“互聯網+”和汽車金融兩者結合,可以利用互聯網+存在的信息技術的優勢,挖掘消費者的相關需求,繼而為消費者創建多樣化的金融產品,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促進汽車領域的長期有序化發展。
(二)有利于促進金融融資放款方式的轉變
大數據的出現使得汽車金融內部的各項程序更加的科學化、合理化,在審批時的效率也在增加,且最快的放款速度達到了500秒。在互聯網金融平臺中,基于人臉識別以及電子簽名技術,減少了放款機構和4S銷售店兩者之間的來回往返,直接實行一站式辦理過程,給購買者提供了較多的便利。除此之外,大數據技術使得征信的覆蓋率逐步擴大,信息可以有效的共享,避免了貸款資料出現的造假行為,降低了貸款過程中存在的風險[2]。
(三)促進了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
互聯網和汽車金融兩者的充分結合,符合了當下時代發展的基本特征,也是汽車金融領域的一大創新。其優化了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為消費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金融產品,使得一些沒有購買力的消費者提前進行消費,這間接擴大了汽車的消費群體。其次基于大數據提升了放款的速度,優化了辦理過程。及時審核貸款者的資質,也降低了整個過程的風險,同時,節省了一系列的時間以及消費,提高了客戶的滿意度,這在無形中便促進了該行業的快速發展。
三、“互聯網+”背景下汽車金融發展的策略
(一)基于大數據挖掘客戶,占據市場份額
互聯網金融本身就具備普惠性以及較高的傳播率,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很多人的消費觀念以及習慣都發生了變化。大量的用戶在缺乏資金的情況下,也可以借助互聯網金融實現提前消費。這是一種雙贏的結局。作為消費者而言,提前享受汽車所帶來的先進生活。作為金融企業而言,可以在為消費者服務時取得一定的利潤,繼而擴大汽車金融企業的規模。因此,對于汽車金融企業而言需要基于互聯網存在的優勢,深入挖掘客戶。挖掘客戶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利用新媒體對汽車宣傳,吸引客戶前來購買。也可以線下開車展,提出支持零首付買車等優化力度。只要足夠吸引,就會有客戶前來咨詢并購買,此時就會產生一大批粘性的交易,對于汽車金融企業而言也增加了客戶,宣傳的品牌。但是這類宣傳模式需要耗費一定資金,因此要合理的控制,避免出現宣傳成本大于最終銷售利益的狀況。
(二)拓展業務的范圍,提升產品的個性化服務
社會在快速的發展,移動互聯網已經逐步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九零后對于互聯網金融的依賴程度非常高,其也屬于一種較為新興的消費群體。對這類消費群體深入進行挖掘,了解消費群體的消費方式,并對金融服務的產品進行創新,則有利于提高這批消費人員對金融消費服務的接受度。因此作為汽車金融企業,應加強了解消費群體的購買力以及興趣點。例如,對于當下的年輕消費群體而言,在同一輛新型的汽車上并沒有較為長期的興趣,其更喜歡較為新潮和具有先進技術的汽車,對此作為汽車的廠家就需要對其提供較為針對性的產品。其次提前消費屬于一種新型的消費觀,尤其是汽車金融平臺的出現,加快了這種消費觀的傳遞。為了能夠更好的滿足消費者購車的需求,作為汽車金融平臺,應轉變傳統的單一消費的購車模式,將其變換為模塊化定制購車。即是基于信息技術的功能制定一人一貸款模式,保證整個金融業務的個性化,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除此之外,為了提高整個金融行業在汽車領域的競爭力,可以設計一些增值性的服務,比如通過網絡在線購車,在網絡上直接申請貸款,將汽車免費送上門等服務,增加客戶的粘度,打響企業的品牌[3]。
(三)推進區塊鏈技術,加強風險管控的力度
為了加強對風險的管控,可以在汽車金融平臺融入區塊鏈數據存證技術,在區塊鏈中將租賃放款合同以數據指紋的形式放入其中,并覆蓋一定的時間,便于未來發生糾紛時,可以利用此技術去證明該合同的存在。其次基于區塊鏈對產品生產過程,使用過程進行了解,實現產品的溯源,避免企業廠家將汽車原本所出現的損耗歸結于消費者。最后,區塊鏈中存在的溯源碼可以快速定位汽車,避免汽車出現二次抵押的情況,降低信用類的風險。總而言之,區塊鏈技術在汽車金融領域的應用屬于一種創新,其不僅能夠提高消費者對于整個汽車金融的信任度,同時還能夠有效的控制金融運行過程中的風險,為汽車金融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基礎。
(四)基于“互聯網+”培養汽車金融領域的人才
“互聯網+”背景之下,汽車金融領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其除了要融入金融之外,還要增加信息技術的成分,這對于汽車金融領域的工作人員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傳統的汽車金融領域工作者只具備和汽車相關的金融知識,并沒有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力和相應的思想,長此以往必然會限制汽車金融的有效發展。因此在汽車金融領域應著重培養信息技術以及金融型的復合型人才。首先提高對人才招聘的門檻,引進金融領域的綜合型人才。其次對已經在金融領域工作的工作人員,要加強對信息技術領域的培訓,確保工作人員能夠基于信息技術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服務和質量,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在互聯網+的背景之下,汽車金融得以發展,但是想要占據整個市場中的領先地位,作為汽車金融企業,還需要立足于消費者。如基于信息技術挖掘消費者對于產品的需求,為消費者創造個性化的產品以及金融的服務,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同時還需要加強對汽車企業的宣傳,提升品牌在市場中的占有率,繼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前來購買。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以降低運行過程中的風險。加大對金融領域人才的培養,保證人才能夠符合社會以及時代的需求,繼而促進整個汽車金融產業的創新和前進。
參考文獻:
[1]孫敏嫻.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我國汽車金融市場發展現狀與問題探究[J].中外企業文化,2020(07):31.
[2]胡圓圓.汽車金融行業發展趨勢研究[J].山西青年,2019(05):186.
[3]呼寧.我國汽車金融的發展趨勢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8(0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