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紅
疫情期間,遼源市龍山區多壽路小學認真部署,扎實推進線上互動與家校共育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使學校、師生、家長在互動教學中獲得了共同成長。
精心設計課程
在教育實踐中,學??紤]到學生無法外出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科課程標準,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在誦讀古詩、勤練書法中學好語文。家中安靜,正適合學生靜下心來誦讀經典。學校要求學生在熟讀之后錄制視頻,在線上與師生們分享交流。同時,教師時刻不忘提醒學生練習寫字,通過讓學生工整寫字,磨煉其學習的耐心。
在疫情數據中分析數學。疫情期間,媒體大都是以數字的形式報道防控情況。因此,提醒學生們在日常接觸信息的過程中留意有關數字,并加以對比分析,不斷提出數學問題,學會整理數據并繪制圖表,在實踐中感受數學的應用與魅力。
在體育鍛煉中強健體魄。疫情期間,學校增加了親子體能練習、運動體能訓練等科目,使學生在鍛煉中切實增強免疫力,以旺盛的體能、飽滿的熱情開展學習。
在生活課程中提升自理能力。學校設計了很多家務訓練環節,讓學生們參與到日常的家務中。學生們的身影出現在了廚房、衛生間、陽臺,他們配合家長或獨立完成摘菜、種花、洗衣服等活動,親子感情也得到了穩固和升華。
在動手制作中學習科學知識。學校教育學生要更多地掌握科普知識,多做科學實驗,加強動手能力,從而將科技創新的種子深深地埋在他們心里。
在戰疫事跡中培養品德。學校教師讓學生們以歌唱、繪畫等形式向時代英雄致敬,教育他們學會感恩,懂得責任與擔當。
圍繞這些教學工作,為保證教學質量,學校從目標體系、內容體系、評價體系、保障體系四個維度出發,圍繞“生活有規律、學習有收獲、素養有提升”的總體目標,通過“每周有計劃”“每天有任務”形成每日居家學習的“新五育”。教師給予學生及時的線上評價,做到實時記錄成長,學生的提升清晰可見。
關心教學細節
為確保更多的學生參與線上學習,學校要求教師在教學正式開始前要在微信群里通知到所有學生和家長。課前,教師先做疫情防控知識宣傳;課上,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整體梳理和再次溫習,并對重點知識簡單提問,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了解;課后,針對課后題進行逐一連線問答。
耐心解決問題
首先,由于空間和時間的限制,線上教學無法深度實現課堂上的互動與探究,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的質量。其次,由于學生的自制力有限,網絡遠程教育也無法看到學生的聽課狀態,故無法保證全體學生都能認真學習和進行互動。最后,由于部分學生家庭網絡不夠通暢或設備受限,容易錯失課堂教學。
針對這些問題,學校也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第一,教師可在教學時適當穿插視頻、音頻、圖片等有助于教學的相關資料,彌補無法深入實現課堂互動的這一缺憾;第二,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確保學生在家學習有人監督,教師時刻跟家長保持聯系,通過每天作業反饋、班級微信群交流,批復、展示學生們的作業和家庭學習成果;第三,對于網絡不通暢和設備受限的少數學生,學校想方設法安排他們進行補學,通過電話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
經過師生、家長的共同努力,學生們在居家學習過程中不僅學會了知識,鍛煉了身體,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還在學習戰疫英雄事跡中,學會了責任與擔當,培養了家國情懷。這一切,都為復學復課打牢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