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英然
【摘要】“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沒有愛心,也就很難教育好學生。愛學生,是一名教師必須具備的高尚職業道德。其中,教師適當地夸獎學生便是一種愛,它可以激勵學生產生正確的求知動機、濃厚的求知興趣、強烈的探索欲望,會使學生在教師的關愛下,為實現自己的目標勇于探索、追尋成功。
【關鍵詞】情感教育;成長重要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485(2020)32-0171-02
On the Importance of Emotional Education to the Growth of Students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Dongying City,China)XU Yingran
【Abstract】"Without love,there is no education."Without love,teachers can hardly educate good students.Loving stu‐dents is the noble professional ethics that a teacher must possess.Among them,teachers appropriately praise students is a kind of love,which can inspire students to have the correct motivation for learning,a strong interest in learning,and a strong desire to explore.It will make students brave to achieve their goals under the care of teachers.To explore and pursue success.
【Keywords】Emotional education;Importance of growth;Student
一、合理施愛,避免“偏愛”
在教育學校教學中,想提升教學質量,教師不僅應重視知識講授,更應重視情感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沒有愛心就很難教育好學生。真正的愛,是有原則的、充滿正能量的愛,出發點就是激發學生向人生的正確目標前進。這種愛能給學生帶來溫暖,使學生感到安全,能讓他們主動地接近你,愿意與你交流感情、吐露心聲,能主動遵循正確的人生軌跡成長。偏愛則是一種無原則的愛,多以滿足學生的不當需求為因素,以要求學生聽從教師的主觀意愿為目的,不遵循科學施愛的原則而實施的愛。這種愛往往會縱容學生的一些不良行為,使他們的行為與性格的養成出現畸形,這種愛是一種偏離軌跡的溺愛。偏愛是一種錯誤的愛,教育教學中應該避免這種不當的愛,這就需要教師正確認識真正的愛,把握施愛的真正目的,科學施愛,避免偏愛。特殊教育工作者,面臨的學生非常復雜,他們對愛的需求也千差萬別。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無法對教師的愛做出判斷與選擇,所以要求我們根據不同學生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愛的方式,堅決不能縱容他們,施以溺愛。
二、多用激勵與鼓勵促進情感教育
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情感意志和心理品質。實踐證明,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外界的刺激。教師一句關心的話,一個鼓勵性的動作,都有可能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學習動力。當然,這種學習的動力要想長期保持下去,就需要教師平時多關注學生,抓住他們生活、學習中的閃光點,及時、經常地鼓勵和激勵他們。低年級學生就像單純的小天使,他們的眼睛時刻離不開教師,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撫摸都會使他們開心一整天。當他們受到挫折時,教師用一句鼓勵的話,一個寬容的微笑,一個獎勵的擁抱,都會使他們感受到父母般的愛,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萌發顆顆啟明星。恰當的語言可增加鼓勵的效果,教師如果能夠使用積極的詞匯,對于學生的教育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當他們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一句“你是一個好孩子,你能行,你是最棒的”,會讓學生感到幸福,繼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情感是影響學生眾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情感是一種力量,它不僅具有激發學生求知和愉悅的功能,還具有心理催化作用;只有師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否則,即使教師知識掌握得再多,講得再生動、具體,學生也只會被動地接受知識,或者心不在焉,教學效果也不會很好。要達到師生情感長期和諧一致,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不可忽視。
三、多角度實施情感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具有師愛需要至少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發自內心地關心,保護每一個學生;第二,不能偏心,特別是對學困生。第三,要主動走進學生生活,深入了解、關心每一個學生的生活;第三,對學生的犯錯要準確到位,但是內心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在對待“優生”和“學困生”的做法上,不能只看到成績,而是要關注到學生的品質,要看到他做人的心態和思想,對集體的感受和奉獻。成績優秀的學生不一定各方面都是優秀的,作為班主任,一定要更看重學生的品德和人格,要引導學生做品學兼優的優等生。要正視優等生的錯誤,不要認為犯錯是學困生的專利,優等生一犯錯班主任就覺得不可饒恕,對優等生要高標準、嚴要求,不能因為成績優秀而一味縱容,但又不能打擊其積極性,要讓學生知道班主任對他的期待和尊重。班主任對“學困生”付出的愛是真誠的,既要注重對學困生感情上的傾斜,想方設法喚起他們向上的信心,又要講究有效的方法,引導集體的輿論。師愛、耐心、科學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要做好一個班主任,就必須擁有這三方面的素質。要做好班主任光靠和學生打好交道是不夠的,還要和學校、班主任、家長打好交道。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孩子終身的班主任,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和家長共同合作。班主任同樣要和科任教師溝通好,因為他們的態度將會直接影響到一個班的好壞。班主任和學校更要溝通好,因為學校給你一個自由的環境,你才有發揮的余地。班主任要對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做到如數家珍,對陶行知等老一輩教育家的教育理論要隨手拈來。永遠不要對你的學生揚起你的拳頭;永遠不要用刻薄的語言對你的學生說話;寧可讓學生欺騙十次,也不要冤枉學生一次;無論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難,都千萬不要對學生說“你是不可救藥的”,科學民主地管理班級,是走進學生的心靈,體驗班主任幸福感的基礎。
四、結語
利用情感進行教育可以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溫情是學生成長的沃土,教師合理利用愛心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能夠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
參考文獻:
[1]居斯塔夫·福樓拜.情感教育[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2]李鎮西.愛心與教育[M].上海:漓江出版社,2008.[3]霍桑.愛的教育[M].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
(責編 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