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恒基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與方法;問題;危害
1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部分林業部門對林業病蟲防治工作的重視度不足
部分林業部門認為因林業建設發展與社會經濟以及人們生活質量僅存在間接影響,未能認識到林業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并認為林業的樹木本身就有著一定的生長規律,不需要人為干預,輕視林業防治工作。但事實恰恰相反,若工作人員病蟲害預防工作落實不到位,會給病蟲害的侵害帶來一定的契機,提高病蟲害對林業的危害性,致使病蟲害對林業資源大范圍侵害,不利于我國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1.2林業病蟲害防治人員技術參差不齊
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質量直接決定著林業發展的長遠性,因此,對工作人員的技術有著較高的要求,林業人員不僅要有較為豐富的實戰經驗,還應當具備各種病蟲害防治技術手段,能夠根據病蟲害的類型制定出針對性解決措施,從根本上遏制其發展。俗話說得好:“預防大于治療,防患于未然”,若想降低病蟲害所帶來的危害性,工作人員應結合以往經驗做好全面預防工作。
1.3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手段較為落后
部分單位將重心主要放置在經濟層面上,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度嚴重不足,這也致使在林業防治工作無論是技術方面還是資金方面都相對較為匱乏。部分林業部門在開展病蟲害治理工作時還是沿用較為傳統的防治技術手段,而且隨著林業建設的發展,無論是生態環境還是病蟲害的屬性都有了較大的變化,以往的技術手段已經無法在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發揮出效用價值,還會給周邊環境造成較大的影響。
2病蟲害對林業的危害分析
現階段,林業病蟲害的發生率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這也給林業發展質量及效率帶來了較大的影響,而且林業作為維持生態平衡的主要措施,一旦發生病蟲害,會破壞生態原有的平衡性,生態環境質量也會隨之下降,這并不符合我國生態保護的根本目的。氣候環境、溫度、濕度、土壤條件等都是引發病蟲害的主要因素,溫度濕度較高時,會加快土壤中細菌的滋生速度,引發一系列病蟲害,這種現象在春季時發生率較高,而且春季是萬物發芽的主要時期,一旦病蟲害高發會嚴重降低林業樹苗的成活率,給林業部門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此外,病蟲害不僅會對幼苗造成影響,成樹一旦感染病蟲害,輕者會減緩樹木的生長速度,重者會直接侵蝕樹干內部,致使樹木出現干枯死亡現象,從而嚴重影響林業的發展。
3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與方法
3.1對加強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
林業對我國經濟及生活質量水平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相關部門需對此加強重視程度,加大病蟲害防治力度,切實提升林業的效用價值。同時,現階段我國林業正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樹木品種的不斷增加也帶動了病蟲害種類在類型上的增多,在展開防治工作時,林業部門需及時更新治理理念,提高自身警惕性,不僅要對此制定針對性解決措施,還應當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從源頭上運用多種手段對其進行抑制,避免病蟲害的危害進一步擴大,給后期病蟲害治理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通過該方式不僅能夠有效降低病蟲害對樹木帶來的損害影響,更能夠為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使其能夠在我國經濟及生態環保效益中發揮出最大作用力。
3.2加速建立預測體系
根據以往病蟲害防治經驗來看,若能提前對病蟲害的發生進行有效的預測,并制定好相應的防護手段,能夠有效避免病蟲害在林業中發生大范圍蔓延,降低絕大部分經濟損失。由此可見,預測體系的建設對林業建設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相關部門首先應當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結合以往防治經驗以及先進的技術手段建立完善的病蟲害防治數據庫,一旦在林業中發生病蟲害現象時,工作人員能夠及時通過該數據庫找到對應的防治措施,這不僅能夠有效提升防治效率及質量,還能節省人力物力方面的成本支出,緩解林業人員的工作壓力。但是,數據庫并不能一成不變,工作人員還應及時將有效的信息補充至數據庫中,充分發揮數據的有效性。其次,林業部門工作人員應加大巡查力度,對整個林業進行全天候動態化管理,及時發現林業資源中所存在的問題,在病蟲害進行大范圍侵染前將其滅絕,從而達到開展防治工作的根本目的。
3.3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
工作人員作為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參與者與實施者,其專業技能水平及綜合素養會直接決定著防治工作的整體效果。因此,相關部門需對此加強重視度,定期展開培訓工作,并根據現階段病蟲治理工作的實際所需以及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制定相應的培訓方案,切實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使其能夠掌握各種病蟲害防治技術手段,并可以靈活使用在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同時,還可邀請國內外該領域頂尖專業人士進行現場宣講指導,以便于工作人員能夠及時認識到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不斷提升自我。此外,還應提升招聘門檻,為林業部門引進專業技術人員,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林業治理隊伍,同時加大對林業病蟲害治理工作重要性的宣傳力度,使工作人員能夠對工作性質有正確的認知。
3.4提高林業病蟲害治理技術
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技術的高低也會直接影響到整體防治效果,先進的技術手段不僅能夠滅絕林業中存在的病蟲害,還能將病蟲害的危害性降至最低,控制在相應范圍內。據調查,當前林業中的病蟲害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無論是在種類還是數量上都有大幅度提升,若未能及時有效進行制止,帶來的損害是無法估量的。因此,林業部門應不斷引進先進技術手段,并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同時,還應運用現代科學手段研發相應新型手段,確保該技術能夠在控制病蟲害侵害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當前林業部門在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時一般都是以噴灑化學農藥為主,雖然能夠有效滅絕病害及蟲害,但具有雙面性,還會破壞周邊生態的平衡,從而引起更為嚴重的后果。林業部門需不斷改進治理技術方法,將以往的治理方式與現階段的無公害治理方式融合為一體,盡量將化學防治作為輔助防治措施,提升林業病蟲害整體防治水平和安全。
3.5做好病蟲害預防工作
治理工作的開展是在林木受到侵害的基礎上所完成的,在林業病蟲害治理工作中,若單純依靠后期的治療,會給林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林業部門應將預防作為主要防治手段,在病蟲害對林木展開侵害前就將其有效控制住,降低對林木造成的影響。首先,將病蟲害治理工作貫穿林業事業全階段,應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土壤條件等因素,選擇抗病害能力較強的品種,建議以本地品種為主,因本地品種有著較強的適應能力:若要引進外地品種時,需運用科學手段對引進的樹苗進行全面檢測,避免病蟲害的帶入。其次,做好整地工作,在種植樹苗前期,工作人員應對種植區域進行深翻處理,將藏于土壤中的病蟲害有效中翻出,降低土壤地不良物質對樹木生長造成的影響。
3.6利用生物、物理、化學技術進行防治
生物防治技術就是通過以蟲治蟲、以菌治蟲的方式來有效降低病蟲害對林業造成的不良損害與影響,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害蟲的天敵抑制害蟲的繁殖。林業部門可結合以往病蟲害出現的種類引進一些天敵昆蟲,通過人工培育的方式將其繁殖到一定的數量后投放在林業中,該方式不僅能夠減少病蟲害,還能維持生態平衡,同時通過林木的優勢設置相應的鳥巢,引入益鳥來輔助防治作業。因很多蟲害都有趨光性特點,工作人員可以采用燈光誘殺的方式進行防治,該技術手段成本相對較低,可作為輔助手段?;瘜W方式雖然在滅絕病蟲害上起到的作用最為明顯,但是成分中含有較多危害生態環境的物質。
4結語
根據林業建設來看,一旦林業資源發生病蟲害,會直接導致整個林業中的樹木在形體上以及生態上發生較為嚴重的變化,如發育不良、死亡等,若未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及時進行預防及治療,不僅會給當地社會經濟造成影響,還會導致生態環境處于不平衡狀態。對此,林業部門應當提高對林業病蟲害治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根據實際情況及林業發展需求制定合理的解決方案,確保方案具有科學合理性,促進林業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