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瑩,徐 勇,于琦龍,吳冬方,孫 騰
(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邢臺 054000)
《Linux 操作系統》是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大數據專業的專業核心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主要是通過對Linux 操作系統命令的講解、操作系統原理的介紹、網絡服務的搭建培養學生搭建網絡服務、在不同的平臺上軟件開發能力,對學生的職業能力、提高實踐水平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課程特點是以英文命令居多,命令中帶有多個參數選項,基于高職類學生英文基礎相對薄弱,因此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多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跟隨教師進行記錄,課程學生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記憶命令中,在課程中學生實踐的時間比例相對較少,對此,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探討和實踐,將基于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方式融入課堂中,不斷提高了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主動性,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
超星泛雅教學平臺是一個基于網絡的在線開放平臺,教師可以在平臺上建立課程、在課程中上傳視頻、微課、PPT 等教學資源,同時上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平臺發布簽到、布置課上檢測題、提問、討論、下課作業等教學環節。
考慮到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能力,實施“翻轉課堂”一般都是教師示范演示項目,然后找到類似的、適合做翻轉課堂的課堂內容選取一部分有能力的學生進行項目的講解和演示,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授課形式分為“超星泛雅平臺課前預習”—“課程教師演示項目案例”結合學生參與部分案例講解“翻轉課堂”—“超星學習平臺課下布置作業”—“教師點評作業”和“翻轉課堂”表現這4 個環節構成。具體以本課程第二章用戶和用戶組管理為例。
(1)“超星泛雅平臺課前預習”環節,觀看超星泛雅平臺中有關用戶和用戶組管理4 個配置文件(/etc/passwd、/etc/shadow、/etc/group、/etc/gshadow)的解析,由于此部分理論較多,文字較多,放在課堂上講解枯燥耗時,因此放在學生自學環節不做具體要求,學生了解即可。
(2)“課程教師演示項目案例”結合學生參與部分案例講解“翻轉課堂”環節,假設一個情景:一家IT 公司有100 員工,公司設有8 個工作部門,每個部門的工作職責不同,先需要在公司服務器上為每個人建立不同的賬戶并寫入密碼,并把相同部門的用戶放在一個組中,每個用戶都有自己的工作目錄,如何滿足上述條件創建對應的用戶和用戶組?教師在線下的課堂教學中講解n 個命令,分別是建立用戶(useradd)、刪除用戶(userdel)、修改用戶信息(usermod)、除了講解基本操作以外對上述命令進行常用參數的擴展及用法的演示。
(3)“翻轉課堂”環節,有了前面教師演示關于用戶的增刪改的操作,鼓勵有能力的學生進行用戶組的講解,其中包括建立用戶組(groupadd)、刪除用戶組(groupdel)和更改用戶組信息(groupmod),學生可以對照教師的講解完成相似命令的講解。在此環節中,從開始幾個同學參與到幾十個學生都能不同程度地參與進來,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授課效率。
(4)“超星學習平臺課下布置作業”環節中,由于本次課時是學生第一次結束用戶和用戶組的概念,因此布置基本命令練習和基本命令參數的鞏固即可。
(5)“教師點評作業”和“翻轉課堂”表現環節中,首先教師要將本次課上進行“翻轉課堂”展示的學生表示進行點評,指明優缺點,其次記錄優秀作業在下次課的時候進行班級展示,分享學生的學習成果。課程考核參照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過程考核方式,教學在平時教學過程中講學生分成4-5 個小組,教師將對小組成員一個學期內課前預習,課上“翻轉課堂”,課下完成作業情況進行綜合評分。通過查看作業的完成情況,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 2019-2020-1 學年的教學中,《Linux 操作系統》基于超星泛雅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在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大數據專業6 個班進行了教學實踐。通過實踐發現,此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考試成績優秀率由2018 學年的6%提高到了12%,考試通過率由2018 學年的95%提高到了96%。
網絡時代,高職院校教師應該在課堂中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多種教學方式、根據學生不同的學情定制不同的授課方案,嘗試多種信息化教學方式,提高授課教育,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適應現代信息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