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盡可能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和注重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成為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實現的目標。只有學生對教學內容感興趣,才會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才能夠促進學生潛能的開發。所以本文主要以趣味性教學為主,分析和探討趣味性教學法對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兩者整合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趣味教學;價值;整合策略
【作者簡介】劉晶梅,吉林省長春市榆樹市恩育鄉中心小學。
由于小學生的思維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教師教學內容應該貼近學生生活,引起學生注意。但是傳統教學主要注重知識的灌輸,抑制了學生的個性,使其思維狹窄化,不注重學生的情感。趣味性教學的實施主要關注學生情感的發展,對于提高教學和學習效率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 趣味化教學策略對于小學的價值
首先,趣味化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大多數小學生都對新鮮事物感興趣,教師采用多樣化教學,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的注意力全程跟著教師走,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學當中,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趣味化教學可以將難度較大的教學內容簡單化,符合學生的具體性思維,從而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趣味化教學有利于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采用趣味化教學有利于與學生打成一片,更易和學生做朋友,讓學生在無壓力的氛圍中學習。另外趣味化教學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的天性就是玩,教師采用趣味化教學可以讓枯燥無聊的教學內容變為有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喜歡上英語。總之,趣味化教學策略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對學生和英語課堂都具有很大的價值。
二、 趣味化教學與小學英語整合的策略
1. 游戲與教學整合,提高教學效率。教學的游戲化是小學生都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游戲是小學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將游戲活動與教學進行結合,首先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維持學生的注意力時間;其次,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得教學氛圍變得活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教學效率最大化;另外,游戲化的教學法能夠改變學生的態度,增強學生積極的學習體驗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是可以很有趣的;最后,游戲活動能夠讓轉變傳統教師和學生的角色,促進小學英語的改革進程,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教師在開展游戲活動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應該設計多樣化的游戲,可以采用全身反應法,看誰反應快等游戲,多樣化的游戲更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注意力時間延長;其次,教師設計游戲時,應注意將游戲內容與教學內容匹配,不要做與課堂無關的游戲,這樣才能增加學生的英語知識;最后教師在設計游戲時,應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這樣才能設計出難度適中的游戲。教師通過注意以上幾點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法,才能夠真正地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三年級下冊英語第二單元Taste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教學:教師進入到教學的合適環節時,可以讓學生進行一個小游戲,要說清楚游戲規則:“我想請兩個同學上講臺,一個同學用布蒙著眼睛,一個同學拿著某個東西并發出口令Taste it!并且詢問同學Can you tell me what it is? 另外一個同學通過味道說出食物的名稱。”通過這樣的游戲可以發展學生的味覺感知力,也可以在游戲中鞏固學生的知識,讓知識更加深刻。除了這樣設計教學,教師還可以采用“比誰反應快”這個游戲,并闡述規則:“我拿著一個東西的時候,誰能夠立馬站起來并說出它的英文,誰就能獲得該食物。”教師拿著一個香蕉,并說:“What' s it?”班上同學爭先恐后地站起來回答“Banana”,這個時候教師要注意觀察看誰先站起來,要注意游戲的公平性,這樣才能從更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另外,教師還可以采用表演詞語的游戲,讓某個同學站在講臺前面,然后把今天所學的單詞比如Taste、apple等拿一個給學生看,這個學生看到單詞后,采用只能表演不能說的方式將這個單詞表演出來,讓全班同學猜,如果全班學生猜對的多,那么該名同學可以獲得神秘小禮物。最后教師還可以采用摘水果的方式,將紙片貼在黑板上所畫的樹枝上,在果樹上貼滿今天所學的這些單詞,然后教師分別從每個小組里面抽一位成員來到大樹前,每說一個單詞如Apple,學生就要快速摘下這個單詞并且能夠準確說出其意思,讀出其發音,用時最短的同學能夠獲得相關的精美獎品。總之,教師通過這樣的游戲設計,一方面可以從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得課堂教學能夠真正交給學生,促進學生學習行為自行的發生,另外一方面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減少課堂壓力。
2. 英語兒歌與教學整合,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首先,英語兒歌具有很強的節奏性,其單詞簡單且具有很強的交際性質,容易深深印在學生腦海里面,有利于學生自然習得這些內容。其次,英語兒歌可以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放松身心,使學生能夠身臨其中,在無壓力的環境下提高學習效率,從而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另外,教師將兒歌與英語教學相結合,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才能。小學是培養學生樂感能力最好的時候,利用兒歌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的發展;此外,英語兒歌的利用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英語兒歌將抽象的知識簡單化或者變為朗朗上口的旋律,有利于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最大化。總之,英語兒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例如:在學習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時候,教師可以將“Hello song”這首兒歌導入教學,用這首音樂配上相關視頻。首先教師可以配合兒歌引領大家唱歌:“Hello! Hello! Hello! How are you? I' m good, I' m great, I' m wonderful…”唱歌的同時教師可以配合相關動作,比如說Hello時,教師可以做一個打招呼的動作;問How are you時,教師可以做一個握手的動作,等等。在學生可以大概明白這些單詞的意思后,教師再將歌詞一句話一句話地教學生,并且告訴學生什么時候用這些句子。如教師說:“見到朋友的時候,我們可以說Hello,可以詢問朋友How are you?”這樣學生就對這些歌詞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隨后教師再放“Hello song”,讓同學伴隨著音樂唱出這首歌曲,并且做出相應的動作。隨后在正式進入第一單元教學時,教師可以放“What' s your name”這首歌曲,教師先呈現新單詞:name, my, your等,讓學生會讀這些單詞,隨后教師播放這首歌曲,讓學生的學習壓力減小,使學生在一個放松的狀態下進行學習。然后教師再次播放這個歌曲,解釋歌曲中的句子,并延伸其中的知識,如:“別人在詢問你What' s your name?時,你可說My name is +你名字的拼音,你也可以說I am+你名字的拼音。”隨后教師讓學生自己唱這首歌曲。最后教師讓學生根據今天所學知識,將這首歌進行改編:“Hello! Hello! What' s your name? What' s your name? I' m Beva…”然后教師將“Hello song”和“What' s your name”進行結合,教師可以教授學生寒暄的方式并板書于黑板上:“A:I am+你名字的拼音,whats your name?B:My name is +你名字的拼音,how are you?A: I' m good! How are you?B: I' m wonderful! ”隨后教師教學生讀這些句子,再用唱的方式唱這些句子,這樣更容易讓學生記住這些知識點。最后教師在播放這兩首歌曲,讓學生結合動作和聲音唱出來。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一方面可以發展學生的音樂樂感,發現學生的音樂天賦,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另外一方面,教師可以營造一個輕松無壓力的教學情景,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地展現給學生,加深學生腦海中的印象,教師把教學的主要角色教給學生,自己成為教學的引導者,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提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3. 利用實物教學,將教學形象化。首先,小學生的思維普遍都是比較具體化的。抽象的知識和教學方法使得學生覺得無聊、枯燥,從而使學生的注意力容易不集中、三心二意。教師利用實物化的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生理特點,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增加學生的學習深入度;另外,實物化教學手段更易貼近生活實際,從學生經常接觸的東西入手,可以降低學生的英語焦慮感,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其實處處存在,從一定程度上能夠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此外,實物化教學手能夠為傳統單一的課本教學注入活力,可以把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具體,使得教學氛圍有所轉化。總之,實物教學方法對于小學英語教學有很重要的價值。教師可以采用實在的物體,還可以將簡筆畫、音樂和視頻等方式與教學結合,使英語課堂變得生動和有趣。
三、 結語
綜上所述,趣味化教學與小學英語的結合,不僅能夠提高教學和學習效率,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以及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教師在采用趣味化教學法時,應該注意策略,不要只注意趣味,而導致課堂的亂序,教師應該將教學的“活”與教學內容的“實”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使課堂時間最大化地得到利用,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韋姍姍,王永貴.思維可視化在小學英語課堂Free talk環節中的運用探究[J].英語教師,2020,20(07):41-43.
[2]王明瑩.構建研究小學英語趣味課堂教學模式[J].中國農村教育,2020(09):52-53.
[3]許畫.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趣味性策略研究——以“牛津英語(上海版)3B M3 U3 Seasons”為例[J].英語廣場,2020(04):112-113.
[4]呂艷.聚焦核心素養 提升閱讀趣味——論chant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求知導刊,2019(34):37-38.
[5]李夢云.以興趣為引導 以樂趣為開端——小學英語趣味化教學策略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8):172.
[6]方珊珊.巧借英語作業東風 激活英語教學活力——新課程下小學英語家庭作業布置有效性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0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