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碩華
摘 要:當前我國科技事業飛速發展,科學技術領域競爭日益激烈,為建立國家科技競爭優勢地位,政府對科技創新活動重視度日益提高。研究院是我國科學技術研究重要單位,肩負著科技創新的重要使命。隨著財政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研究院粗放式科研經費預算管理模式難以滿足科研事業單位發展需求,亟須建立科學、完善的預算管理模式,從而有效改善研究院資源配置效率,推動研究院科技創新活動有序開展。對此,本文就全面預算管理的特征進行簡要闡述,以A研究院為例進行案例探討,分析A研究院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改善對策,以期能夠為更多研究院加強全面預算管理提供有效借鑒。
關鍵詞:研究院;全面預算管理;對策
為提升我國科技創新實力,國家對科技領域經費投入持續加大,2019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金額達到2.17萬億元,占GDP比重為2.19%,創新能力指數排名15位,步入世界創新型國家行列。科技進步貢獻率創新高達到59.5%,但與歐美、日本、以色列等國家仍存在較大差距。其中,2019年我國基礎研究科技經費投入較上年增長達到11%,推動我國基礎研究工作不斷向前發展。研究院作為國家科技研究型事業單位,肩負著重大科技創新責任,理應通過實施全面預算管理,規范單位研發創新活動,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率與產出效益,從而有效推動我國科技創新領域不斷向前發展。
一、全面預算管理的特征
全面預算管理具有全面性、機制性以及戰略性特征,全面性特征體現在全流程、全方位與全員參與。全面預算管理制度是指對單位業務活動、管理活動進行全流程管理,通過預算編制、預算執行與預算考核從而實現對業務活動、管理活動全面、全方位管理。同時全面預算管理要求所有部門與人員共同參與預算管理工作,預算考核過程以全面預算參與人員為考核目標。全面預算管理機制性特征體現在預算管理以單位戰略目標為立足點,對單位業務活動、管理活動進行統籌規劃,從而提高單位內部管理效率。預算管理的本質是管理方法、管理手段,通過設置指標來加強單位經營管理,通過對外部市場行情、單位發展狀況進行全面分析從而制定應對措施,幫助單位有效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全面預算管理戰略性特征體現在預算管理以單位戰略目標為依據,通過對單位管理活動、業務活動進行統籌規劃,將抽象化戰略目標精細化,從而作為單位預算編制依據。通過全面管理能夠優化單位資源配置效率,逐步實現單位戰略目標,從而實現健康穩定發展。
二、研究院全面預算管理的內容
研究院全面預算管理內容包括業務預算、財務預算與資本支出預算。業務預算是對研究院生產、經營與科研活動進行管理,從實物量指標與價值量指標兩個方面對研究院的科研經費支出與收入進行全面反映。研究院業務預算具體內容包括科研收入預算、科研經費預算、管理費用、試驗費用預算等。研究院財務預算是以單位財務活動為基礎,對現金收支、財務費用、研究成果進行預算編制,從而合理配置預算單位資金,提供資金使用效率與效益。研究院財務預算主要以單位現金流活動為基礎,對單位財務報表進行預測。研究院財務預算主要包括經營預算、籌資預算以及投資預算。研究院資本支出預算受國家財政預算整體制約,對科研事業單位創新活動與輔助活動的非貨幣性支出進行預算管理,按照一定的經濟原則將科研經費投入從預算單位所有權屬中進行劃出。
三、A研究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A研究院成立于2006年,主要從事大型設備研發、試驗、生產、檢驗與維修。A研究院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由各個部門進行分工共同協作,研發部門負責項目經費預算編制與預算管理工作,其他收入、費用等項目由財務部門獨立負責編制。A研究院當期形成整套預算管理體系,但預算管理仍存在些許問題,導致研究院全面預算管理整體執行效果較差,未有效發揮預期作用。
1.預算編制缺乏科學性與規范性
A研究院屬于科研事業單位,單位收入主要來自國家財政撥款,政府部門并未對研究院并未設置具體的營利目標。從A單位全面預算管理編制職能分布情況來看,研究院負責單位整體基本科研經費預算,下屬各研究所負責科研項目經費預算,財務部門負責其他經費預算。A單位預算管理組織結構中設置預算管理委員會,負責對下屬部門提交預算方案進行審核,但并未從全局角度對A單位全面預算管理進行統籌規劃,導致預算管理編制過于分散。由于研究院科研項目具有復雜性、高風險性特征,這種預算編制模式缺乏部門間充分溝通交流,影響預算編制準確性。另外,A單位科研經費預算編制主要采用增量預算編制方法,在以往歷史數據基礎上結合本年科研項目投入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作為本年度研發經費預算目標。事實上,研發投入具有高投入、不確定性以及高風險性,研發經費波動范圍較大,采用增量預算編制會影響預算設置目標的準確性與科學性。
2.預算執行缺乏約束力
A研究院預算管理形式化嚴重,缺乏有效約束力,執行過程中大打折扣,嚴重影響預算管理效果。首先,A研究院未將預算管理提升到單位發展戰略高度,內部科研人員缺乏預算管理意識,實際執行過程并未嚴格按照預算計劃進行執行,隨意調整預算支出結構,變更預算,從而影響單位預算管理計劃。其次,A單位內部預算執行松弛現象嚴重,由于缺乏相應的監管機制以及預算考核機制不完善,預算執行過程中隨意列支費用、支配項目經費現象普遍,導致決算與預算存在較大差異。以A單位某科研項目經費為例,2018年項目科研經費預算目標為1117.75萬元,實際科研經費支出達到1471.95萬元,預算執行差異率達到24.06%。最后,A單位缺乏有效內部審計監督,內部審計部門并未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對單位各項目經費使用情況進行監管,難以形成有效約束機制。
3.缺乏對在途資金的分析與控制機制
科研項目中往來賬款、在途資金經常被忽視,未引起科研項目管理人員重點關注。但項目質量驗收工作中,在途資金是否得以有效控制將直接影響項目驗收工作。一方面,由于在途資金通常項目研發成本的構成,大額在途資金未被恰當記錄直接影響項目經費支出完整性。另一方面,許多項目在途資金周期較長,可能會影響科研項目進度以及項目驗收工作。A研究院并未針對在途資金建立有效的分析與控制機制,往來賬項、在途資金風險,科研項目潛在風險較大。另外,A單位并未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進行預算分析,及時發現預算目標與實際情況間差異,及時追查預算差異原因,從而制定應對措施進行糾正。
四、加強A研究院預算管理的對策
1.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與規范性
首先,A研究院應當設置獨立的預算管理部門,全面負責單位預算管理工作,將戰略目標細化到預算管理目標。預算管理部門組織并協調單位各部門共同參與預算管理,加強部門間溝通交流,按照科研項目中部門職責劃分進行預算方案編制,預算管理部門負責對預算編制進行審核與調整,最終交由預算管理委員會進行審批。其次,A單位科研項目經費預算編制應當靈活選擇預算編制方法,對于變動較大的費用項目可以采用彈性預算編制或零基預算編制方法,對費用變化較小的項目可以采用固定預算與增量預算編制方法,提高預算編制科學性與規范性。
2.優化預算執行與調整機制
A研究院可以通過建立科研項目的全過程動態控制信息系統,通過將項目錄入信息系統,從而實現實時監控。財務人員與管理人員通過該系統能夠直接獲取項目相關信息,為科研項目動態管理創造便利條件。通過建立動態控制信息系統,能夠有效加強單位管理主動性,加強預算事前、事中控制,保障科研項目經費規范性與安全性。其次,A單位應當建立預算變更調整機制,由于科研項目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實際研發創新過程中可能受到不確定因素干擾,難以按照預算計劃執行。對此,A單位應及時對內外部環境變化進行分析,及時適當調整預算計劃或預算目標,從而保障科研項目能夠有序開展,發揮預算方案指導作用。
3.加強對預算管理的監督
首先,A單位應當建立科研項目動態審計與內部監管機制,加強對預算執行人員的約束力,從而保障預算方案得以有效執行與落實。一方面健全項目經費使用的約束機制,嚴格按照財務管理制度使用科研經費,對經費支出應及時入賬,保證賬目清晰,保管好相關憑證以備后續審查。另一方面,加強對預算資金的全過程監管,對科研項目進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控制,提高有限經濟資源的效益。其次,A單位應當加強對項目經費在途資金的分析與控制,加快在途資金回籠,降低資金風險。同時要加強對預算經費審核,定期對經費使用情況進行檢查與審計,形成有效約束機制,從而保障預算管理能夠有效發揮作用。
五、結語
全面預算管理以單位戰略目標為出發點,通過統籌規劃單位業務活動、管理活動,從而實現資源最優配置,提供內部管理效率。研究院作為我國科研事業單位,應加強全面預算管理,提高內部資源配置效率,從而提升資源產出效益。
參考文獻
1.曹淵.H研究院全面預算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江西財經大學,2016.
2.周穎.CAAA研究院全面預算管理研究.天津大學,2014.
3.周宇.科學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的幾點思考.農業科研經濟管理,2019(04).
(責任編輯:劉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