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甜
【摘 ? 要】 電子商務人才在河南省教育脫貧攻堅中擔負起了其既重要又特殊的歷史使命。電商人才促進了貧困地區產業發展,使貧困地區和困難群眾實現了脫貧致富。但是河南省電商人才的培養與國家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
【關鍵詞】 電商人才;階段成就;存在問題
中圖分類號:G71 ? ? ? ? ? ? ?文獻識別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6-1073(2020)12-0056-57
[Abstract] E-commerce talents have taken on an important and special historical mission i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Henan province. E-merchants have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 in poor areas and helped poor areas and poor people get rid of poverty and become rich.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gap between the cultivation of e-commerce talents in Henan province and the national requirements.
[Key words] e-commerce talents;stage achievement; problems
近年來,教育扶貧和產業扶貧一起,成為了促進精準扶貧可持續發展的兩種主要方式,而高等職業院校則是將產業和教育進行有效的結合。本文分析了河南省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在河南省脫貧攻堅等方面取得的歷史成績,對現在存在的問題展開討論,旨在為促進河南省經濟的發展提供方向。
1 ?現階段成就
2015年我們黨在北京召開了十八屆五中全會,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要實現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力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總書記提出的這一目標,中央扶貧工作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扶貧攻堅戰的決定》,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也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這兩份文件都為贏得我國脫貧攻堅的最后勝利進行了方案部署。為了國家脫貧攻堅任務系統、精準、高質量地完成,河南省又進一步將精準扶貧工作思路調整為:“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
河南省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在河南省教育脫貧攻堅中擔負起了其既重要又特殊的歷史使命。近年來,高等職業院校為河南省的貧困地區培養了數以萬計的電商技能型人才,隨著貧困人口文化基礎知識和技術能力的提升,增加了貧困人口的收入,促進了貧困地區產業發展,使貧困地區和困難群眾實現了脫貧致富。
1.1 ?貧困人才培養力度大
5年來,河南省高等職業院校累計招生近90萬人,其中15萬左右的學生來自貧困地區或者貧困家庭,這里面針對貧困地區的定向招生就超過1.24萬人。河南省幾十萬家庭擁有了“第一代大學生”,這些家庭也因為子女的入學和就業實現了脫貧致富。河南省的職業院校還先后對300多萬人次的貧困勞動力進行了職業技能培訓,其中由政府進行補貼的職業技能提高性培訓超過了100萬人次,培訓總量和補貼性培訓總量均居全國領先水平。到2021年,預計河南省有技術特長的勞動者在全部就業人員中占比將達到26%以上,擁有高級技術證書的高技能人才占全部技能勞動者比例也將超過35%。這些舉措從根本上改變了河南省貧困地區人口的知識結構和技能水平,使貧困地區勞動者脫貧致富的“中國夢”得以實現。
1.2 ?電子商務“扶智、扶技”成果顯著
精準扶貧活動開展幾年來,河南省高職院校從產業扶貧、文化扶貧、生態扶貧等多角度、全方位開展工作,尤其是在電子商務“扶智、扶技”等方面目標精準,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首先,河南省高職院校通過派遣技術專家、指導開發特色產業項目等方式,對省內貧困地區進行電商開發、幫扶。由于高等職業院校擁有比中等職業院校和短期技能培訓學校更多的人才,特色專業的優勢也較為明顯,所以在電商扶貧工作中,高職院校發揮了更大的作用。具體來說,高職院校注重把環境治理、生態保護與發展經濟相結合,幫助貧困地區開發自身優勢,將綠色農業、鄉村旅游、生態養殖等項目與電子商務相結合,多角度提高貧困人口收入。
1.3 ?對口扶貧碩果累累
河南電商扶貧成效明顯,截至2019年,新增18個國家級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爭取中央和省財政資金近15億元,覆蓋738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河南省高職院校堅持走好精準扶貧、政府統籌扶貧、開放扶貧、育人培能扶貧、生態扶貧的道路。五年來,河南省高職院校累計培育電商扶貧帶頭人5700余人,按照對口幫扶工作的要求,僅2018年就免費培訓貧困戶8.4萬人次,輪訓鄉鎮村干部16.1萬人,帶動貧困群眾就業創業4.3萬人;在農業產業方面,帶動靈寶蘋果、溫縣山藥、寧陵酥梨、滎陽的軟籽石榴等農業產業的發展,助推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直接或間接帶動貧困人口增收;在旅游產業方面,大力發展“互聯網+農旅一體化”,帶動線上旅游創收。
2 ?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總的來說,河南省高職院校五年來綜合運用多種扶貧模式,在精準扶貧攻堅戰中發揮了戰斗堡壘的重要作用,使全省貧困戶不斷減少、貧困人口總數量持續下降,在社會上取得了較大的影響和好評,但是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水平與國家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扶貧方式輕需求、重供給
貧困地區由于長期經濟落后、文化水平低,許多幫扶對象思想觀念保守陳舊、不積極主動參與電商幫扶活動,進而出現了“扶強容易扶弱難”的問題。高職院校慣常采用的的扶貧方式是“機會+供給”的管理模式,“供給”是其扶貧活動中考慮的第一要素,這就造成了幫扶活動針對性不足,扶貧成果不夠顯著。因此,高職院校在扶貧過程中需要將“機會+供給”模式改變為“需求+供給”模式,配合使用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的幫扶方法,在幫助貧困地區的貧困戶正確理解扶貧政策,樹立公平公正的價值觀基礎上,結合適用當地的電子商務配套技術、定向資金、專業人才等資源,將高等職業院校電商扶貧的精度準度不斷提高。
2.2 ?扶貧內容輕產業、重技能
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是幫助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河南省高職院校在對貧困地區富余勞動力進行電子商務全日制學歷型職業教育、非學歷型職業教育、失業貧困群體勞動技能補充培訓等方面都比較偏向電商實踐性、技術性的培養,這類技能性培訓對扶貧對象來說不僅能夠快速見到成效,而且投入也相對經濟。但這種扶貧方式不一定適合貧困地區產業長期發展需求,幫扶對象所學技能也會出現“學而不適用”的情況。因此,高職院校在電商人才的培養過程中要結合貧困地區實際,充分發揮優勢產業對貧困戶脫貧增收的帶動作用,不斷調整和優化適宜的扶貧產業。高職院校培養的電商人才應該持續做好扶貧地區的產業優勢、產品需求調研,充分利用當地特色優勢資源,幫助貧困地區的特色產業創建“網紅”品牌、名牌,最終使貧困對象實現長期、穩定增收。
2.3 ?扶貧組織協同機制較差、統籌不足
同全國許多貧困地區一樣,河南省的區域性貧困問題也很明顯,如連片的山區、老區形成了集中的貧困區域,由于自然、地理、歷史等因素導致貧困內容多樣、貧困程度嚴重、扶貧目標艱巨。高職院校在對貧困地區電商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強化頂層設計,整合電商人才培養力量,形成統一攻關合力,改變現階段“零散化”、各自為政的扶貧格局。在不斷總結各地各部門電商扶貧經驗的基礎上,高職院校應該充分鼓勵政府、企業、社會等全方位參與,將科技、人才、信息、產業等要素在電商扶貧活動中不斷整合,使這些要素形成協同效應、統籌攻關。
2.4 ?扶貧隊伍業務水平相對偏低,政策保障力度不足
優質穩定的扶貧隊伍是幫助貧困地區實現脫貧致富的重要保障。河南省的貧困地區普遍地理位置偏僻、條件艱苦,高職院校培養的電商扶貧人員在貧困地區往往會遇到福利待遇低、政策保障不到位等問題,這些問題勢必會影響扶貧隊伍的長期、穩定發展。再次,河南省許多貧困地區本地職業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發展相對落后,教育教學力量薄弱,專業技術水平較低,電子商務專業人才不易引進,現有人才等流失嚴重等都是貧困地區電商人力資源開發難度大的原因。
參考文獻:
[1] 侯小雨,閆志利.近五年我國職業教育精準扶貧研究與實踐 ? ? ? ?進展[J],職教通訊,2019年(5).
[2] 劉淑云.國內“教育精準扶貧”研究熱點的共詞分析[J],武漢 ? ? ? ?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018(2).
(編輯:赫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