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艷
學校大型活動,他們永遠是觀眾,各種流動紅旗他們很少能拿到,語文平均分與前一名班級學生語文平均分相差十幾分……這就是全校“聞名”的五(3)班。這個班的學生已經習慣了這種松散落后的狀態,習慣了在臺下欣賞別人的風采,習慣了在學校做個“小透明”。
2017年秋季接手五(3)班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解決這個班級存在的問題。
群雁高飛頭雁領
要把班級建設成一個積極向上的班集體,首先必須有一個穩定的班級核心團隊、一支團結在班主任周圍的得力的班干部隊伍。
開學第一天,我讓學生自我推薦當班干部,但沒有人舉手。我動員了半天,最終只有兩名學生舉手,而且都只想當科代表。我通過與學生交流,了解到他們不舉手自薦是因為不知道怎么當班干部。于是,當天我布置的唯一一項作業就是寫一篇班干部競選演講稿,還花了半節課教他們怎么寫演講稿。第二天,四分之三的學生上交了演講稿,大部分都很短,只有幾行字。雖然短,但比沒有強。然后,我組織他們進行競選演講,全班學生投票選舉。班干部隊伍在一半自愿一半強迫的情況下組建起來了。
其次是引導學生當好班干部。新當選的班干部當天晚上的任務是上網搜集自身崗位的職責,并一一羅列出來。第二天,我又用了一節課,讓班干部一個個站起來讀自己的崗位職責,其他同學提出修改建議,然后班長匯總每個崗位的具體職責。明確了崗位職責后,接下來的一周,我每天利用下課時間與班干部單獨談話,讓他們匯報自己都做了什么工作,遇到了什么困難,盡量找到他們做得好的地方,對他們進行表揚,鼓勵班干部大膽開展工作。談話可能在辦公室,可能在教室外面,也可能在操場邊的長椅上……每次與班干部談話后,他們都會高高興興地返回同學中間,面對圍上來問東問西的同學,臉上都是驕傲自豪的神情。此外,班級每周召開一次班干部會議,由班長主持。每個班干部匯報自己的工作情況,我進行點評和指導,指出存在的問題、不足,以及解決的辦法。通過個別談話和班干部會議,班干部都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該怎么做,找到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工作熱情高漲。
最后是樹立班干部的威信。我的做法是創造各種機會讓班干部展示自己。
從10月開始,我就把班會交給班長主持,并由班長自己找主持搭檔。我設計好班會內容和環節,做好課件,兩名主持人星期天在家練習、試講。周一早上班長提前到校,在黑板上板書好主題。我就坐在班長的座位上,跟同學們一起參加班會。從11月開始,班會由我設計,班長和搭檔根據內容做課件、主持班會。第二個學期開學后,我就徹底放手了,只需要提前告訴班長班會主題是什么,他們自己設計活動環節、做課件。在主持班會的過程中,班長越來越自信,在同學們中的號召力也越來越強。班長開始主動承擔班級工作,成了我的好幫手、同學們的好榜樣、班級中的領頭羊。
讓我沒想到的是,中隊長和副班長也主動找我要求主持班會,我就讓他們輪流主持。班會準備時間更充分了,班長的工作量也減輕了,不同的主持風格也讓同學們的熱情更高了。
每次主題班會,我會留15分鐘總結上周班級情況,由各位班干部到講臺上匯報自己負責工作的開展情況,表揚表現好的同學。勞動委員匯報一周衛生情況,中隊長匯報紅領巾佩戴情況和穿校服情況,小組長匯報小組同學上課聽講、發言情況,科代表匯報作業上交情況……班干部主要匯報表現好的同學的名字和表現,存在的問題就由我來總結。這樣,班干部的責任心得到了加強,也在同學中建立了威信,還讓同學們愿意親近他們。
就這樣,通過一學期的訓練,五(3)班的班干部學會了管理班級的方法,工作積極性和熱情被激發出來了。大家分工協作,互相配合,班級事務被打理得井井有條。即使出現一些偶發事件,他們也能及時反饋、解決。
讓學生有上進心和榮譽感
在10月第一周的升旗儀式上,我們班得到了一面衛生流動紅旗。但是,同學們對這面流動紅旗沒有什么特別的反應。他們沒有得到流動紅旗的時候不失望,得到了流動紅旗也不覺得高興,其實就是因為他們對班級的榮譽不在乎,沒有主人翁意識。在他們看來,那面衛生流動紅旗領回來后掛在教室里就行了,跟他們沒有任何關系。
回到教室后,我讓勞動委員拿著流動紅旗站在講臺上。我總結了同學們在勞動中的表現,表揚了勞動積極認真的同學,告訴他們:“這面衛生流動紅旗就是你們的良好表現換來的,老師感謝你們為班級做出的貢獻,也感謝全體同學沒有亂丟垃圾。”然后我宣布,為了獎勵同學們,當天免去一項家庭作業。學生都歡呼起來。膽大的學生問:“能不能免除所有的家庭作業?”我說:“可以啊,如果你們有更大的進步,咱們班能得到更多的流動紅旗,當天就可以免除所有的家庭作業。”他們都興奮地議論著,尤其是男生。
從那以后,衛生流動紅旗就經常會來到我們班。可是,還有路隊流動紅旗和“兩操”流動紅旗沒得到呢。
我們先從排好路隊開始。我讓班長去政教處拿來路隊的檢查標準,在班上把標準講給同學們聽,讓每一名同學都清楚路隊要求是什么。負責路隊的班干部每天督促同學們站好路隊,按要求行進,還去找值日生請教我們的路隊存在什么問題。其他學生則被要求觀察其他班級的路隊,哪個班級好,好在哪里,哪個班級不好,不好在哪里。這樣一比較,學生就發現了路隊中存在的問題和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我們班教室距離學校大門口較遠,路隊行進的過程中總有同學忍不住要湊在一起說話。有同學建議一邊走一邊背學過的古詩,這個建議得到了全班同學的贊同。我們一邊背著古詩一邊離開學校,走出好遠隊伍都還是整齊的。
好多老師都夸獎我們班的路隊特別整齊,我及時把老師們的夸獎說給學生聽,大家都很高興。我鼓勵學生:“你們的進步不僅彭老師看到了,全校老師都看到了。”
路隊流動紅旗也來到了我們班。這一次的獎勵是把一節語文課改成了閱讀課,大家交換著從家里帶來的課外書。熱鬧的教室一會兒就安靜了下來,學生都沉浸在文字的海洋里。
“兩操”紅旗比較難拿,學生做廣播操的時候總是懶洋洋地跟著瞎比畫,做跳躍運動的時候根本都不跳,動作不統一,站姿也不標準。我從最基礎的站姿入手,找了幾幅解放軍的站姿圖片,用大屏幕放出來,然后講解站姿要求,找學生做示范動作。在做廣播操時,我就一個個表揚:某某做到了挺胸抬頭,某某做到了雙腿并攏,某某做到了手貼褲縫,某某真像個解放軍……得到了我的表揚,他們站得更端正了。
我還會及時地把其他老師對我們班的稱贊轉告給學生:“五(1)班的張老師說咱們班的同學站得真端正,要求他們班同學明天開始學習你們的站姿。”五(1)班可是年級中各方面表現最好的班級,學生聽到五(1)班的同學要向自己學習,可激動了。第二天做操前我提醒學生:“五(1)班的同學今天要跟我們學站姿,你們的動作可要保持標準哦。”學生覺得大家都在關注他們,就站得直直的,尤其是男生,個個昂首挺胸。
總之,我用不同的方式一遍一遍地強調:“你們是最棒的,你們能做得比別班的同學更好。”學生在我各種方式的表揚和鼓勵下變得更自信了。自信的他們煥發出不一樣的活力,班級也變得生機勃勃。學生的上進心被喚醒了,也就有了主人翁意識。
眾人劃槳開大船
進入六年級后,男女同學之間的對立非常明顯。我們安排座位都是男女同學同桌。女同學不允許男同學的胳膊越線,一越線就用鉛筆扎男同學。而男同學喜歡招惹女同學,如揪女同學的小辮子,無緣無故地打女同學一下,把女同學的文具藏起來等。需要合作的時候,學生總是鬧矛盾,學習效果不理想。
于是,我設計了一個活動,讓男女生寫出最討厭對方的哪些行為,最多列5條。寫完后全班歸納得出:女生討厭的男生行為有:打架、罵人、說臟話、揪自己的辮子、不講衛生等;男生討厭的女生行為有:罵人、打人、愛哭、愛生氣等。我讓學生反思自己有哪些讓別人討厭的行為。學生對照列出的讓人討厭的行為,發現自己身上有那么多毛病,自己也嚇了一跳。然后,我又讓學生列出同桌的優點,至少10條。他們發現同桌其實有很多優點,有的樂于助人,有的字寫得好,有的很遵守紀律,有的很善良,有的很愛勞動,有的很講衛生,有的知識淵博……這樣的發現讓他們很驚訝:原來同桌并不是他們以往認為的那樣讓人討厭,同桌身上有那么多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最后大家都表示,以后要跟同桌好好相處,改掉那些讓人討厭的言行。
從那以后,班上男女同學間明顯融洽了很多。
學校要召開運動會了。除了組織學生報名參加比賽外,我還向全班同學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在運動會中能為班級做什么事情?根據以往的經驗,運動會中除了運動員參加比賽,沒有比賽的同學都會聚在一起玩游戲、發呆,甚至打撲克牌。
運動會期間,每半天比賽結束后回到教室,我都會用幾分鐘時間總結比賽的情況,讓學生匯報自己為班級做了什么。有的同學說:“我今天跳繩得了第一名,為班級爭了光。”有的同學說:“我今天寫了3篇宣傳稿,宣傳我們班的同學。”有的同學說:“我今天一直在跑道邊給跑步的同學加油。”有的同學說:“我今天幫比賽的同學拿衣服了。”有的同學說:“ 我今天在操場上撿了好多垃圾。”大部分學生都在積極地為班級做事情。
那次運動會,我們班不僅運動員取得了很多好名次,還獲得了精神文明獎。兩天的運動會結束了,雖然大家都很累,但是都很開心,感覺自己收獲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同樣,出去研學前,我也提出了要求:你要為同學,為班級做什么?于是,在研學途中,有人暈車了,大家都搶著拿出自己準備的藥、水等;吃飯時大家拿出食物一起分享,垃圾立即被同學收起來;步行拉練時,有的同學背包太重,力氣大的同學就輪流幫忙背。
同學之間的矛盾少了,對立少了,五(3)班這艘大船在大家的合力中行駛得越來越快速平穩了。我看到了孩子們的進步,看到了五(3)班由原來的“小透明”變得引人注目、閃閃發光。
(作者單位: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致遠學校)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