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可麗
【摘要】 目的 探究人體成分分析儀指導營養治療方法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疾病控制以及母嬰結局的作用和影響。方法 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每組3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產檢治療以及一般飲食護理, 實驗組則接受人體成分分析儀的分析, 根據人體成分分析儀的分析結果制定具有個性化的定期干預治療方案。比較兩組分娩方式、妊娠期并發癥發生情況、圍生兒結局。結果 實驗組順產率93.33%高于對照組的60.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317, P<0.05)。實驗組妊娠期并發癥發生率6.67%低于對照組的36.6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954, P<0.05)。實驗組不良結局發生率3.33%低于對照組的23.3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與常規護理方式相比, 使用人體成分分析儀指導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方法更能夠滿足患者的需求, 降低患者出現并發癥的幾率, 同時還能夠有效提升新生兒的存活率, 在改善患者治療情況方面顯示出較大的成效, 值得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 人體成分分析儀;營養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疾病控制;母嬰結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1.083
妊娠期糖尿病是在孕婦妊娠期間發現或者發病的一種病癥, 在臨床中如果不進行及時治療, 將會對孕婦以及新生兒產生較大的影響。孕婦在妊娠早、中期時, 隨著孕周的增加, 胎兒將會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取葡萄糖, 并將此作為自己主要的能量來源。這就會導致空腹時孕婦清除葡萄糖能力較非孕期增強, 因此當孕婦長時間空腹時易發生低血糖。而到妊娠中、晚期時, 孕婦體內抗胰島素樣物質增加, 使孕婦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隨孕周增加而下降。為維持正常糖代謝水平, 胰島素需求量必須相應增加。此時對于胰島素分泌受限的孕婦, 在妊娠期并不能代償這一生理變化而使血糖升高, 就會導致妊娠期糖尿病的出現。病情較重或血糖控制不良者, 對母兒影響極大, 母兒近、遠期并發癥發生率非常高[1]。對于妊娠期糖尿病, 在臨床中使用醫學營養治療的方法對病情進行控制, 保障孕婦以及圍生兒的健康。但就目前情況來看, 我國現階段的孕期營養治療與管理的工作重點過于強調營養的補充, 并沒有重視孕婦身體成分的檢查以及營養監測, 同時還缺乏系統性的營養評價體系, 無法達到營養治療的最佳效果。近期有研究表明, 使用人體成分分析儀指導營養治療能夠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營養治療提供科學的指導, 同時還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 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 保障新生兒的健康。本文就將對人體成分分析儀指導營養治療的方式進行實驗, 分析其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情況, 得到最有效的治療方案[2]。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于本醫院就診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每組30例。對照組初產婦18例、經產婦12例, 平均年齡(26.25±4.54)歲, 平均孕周(38.23±3.28)周;觀察組初產婦14例、經產婦16例, 平均年齡(27.28±5.83)歲, 平均病程(39.24±2.8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排除在孕前就具有糖尿病病史、高血壓以及心臟病、具有先兆流產跡象的患者, 實驗前應將實驗內容如實告知患者并取得患者的同意方可進行[3]。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采用常規的產檢指導, 同時給予患者一般化的飲食指導, 比如提醒產婦應該注意低糖飲食, 同時避免食用過于油膩、過甜或者過咸的食物, 多補充優質蛋白, 節制肉類食物, 在食物烹調的過程中盡量使用植物油等。
1. 2. 2 實驗組 采用人體成分分析儀指導營養治療的方法給予患者醫學營養治療, 具體操作內容如下:①建立患者行為追蹤檔案, 對于患者的治療干預應該貫穿于產婦妊娠整個過程中, 直至患者產后的第6周;②前期干預, 相關醫療人員應該注意收集患者的詳細治療信息, 記錄患者日常營養攝取情況, 并將這些信息記錄在患者行為追蹤檔案中[4];③進行人體成分分析, 使用人體成分分析儀對患者的基礎代謝率、細胞內液、上臂肌圍、細胞外液、體脂、蛋白質、無機鹽與肌肉量等指標進行測量和記錄, 通過分析得到患者的身體健康指數評分[5];④制定醫學營養治療方案, 醫療人員應該根據人體成分分析儀的測試結果, 綜合考慮患者的個體差異, 在主治醫師的指導下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營養治療方案。對于營養治療處方, 醫療人員應該對三大營養素進行合理分配, 分別是蛋白質、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 在合理配餐的基礎上為患者建立營養治療檔案, 記錄患者的治療情況, 最后定期對患者進行營養復查, 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當患者的血糖指標控制情況較好時, 醫療人員還應該每周以電話隨訪的方式追蹤患者的飲食情況以及血糖情況, 直到產后第6周。在此期間除了定期的電話隨訪之外, 醫療人員還應該每隔2~4周進行1次面對面的膳食調查, 保障患者飲食營養治療的質量和進度[6];⑤進行行為干預, 除了營養飲食控制, 醫療人員還應該對患者進行行為干預, 為患者規定每天的運動量以及運動幅度, 保障患者合理的作息, 同時還應該為患者提供孕婦瑜伽以及體操的教程[7];⑥數據庫跟蹤管理, 對于患者長期的身體重要指標數據進行記錄和管理, 直至產后的第6周[8]。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分娩方式, 順產率較高則代表患者分娩越安全與順利, 對應的治療方式越有效;②比較兩組患者的妊娠期并發癥發生情況, 具體指標為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孕期感染以及羊水過多等, 妊娠期并發癥發生率越小, 代表治療方式越有效;③比較兩組患者圍生兒的結局, 具體指標為圍生兒的死亡率、窒息率以及巨大兒的發生率, 相應指標發生率越低代表相對應的治療方式越有效。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分娩方式比較 實驗組順產28例, 剖宮產2例, 順產率為93.33%;對照組順產18例, 剖宮產12例,?順產率為60.00%。實驗組順產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317, P<0.05)。
2. 2 兩組妊娠期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妊娠期高血壓1例、糖尿病并發癥1例, 妊娠期并發癥發生率為6.67%(2/30);對照組妊娠期高血壓1例、糖尿病并發癥5例、孕期感染4例、及羊水過多1例, 妊娠期并發癥發生率為36.67%(11/30), 實驗組妊娠期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954, P<0.05)。
2. 3 兩組圍生兒結局比較 實驗組巨大兒1例, 不良結局發生率為3.33%(1/30);對照組死亡1例、窒息2例、巨大兒4例, 不良結局發生率為23.33%(7/30), 實驗組不良結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192, P<0.05)。
3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是臨床中一種常見的病癥, 對于孕婦以及圍生兒的健康都有重要的影響, 因此, 當發現病癥時, 應該及時接受治療, 醫療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營養監測, 為其提供營養飲食方案, 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同時保障患者與圍生兒的健康[9]。為了提高營養治療方案的針對性以及合理性, 醫療人員需要借助更加準確的營養評定方法。近期有研究表明, 使用醫學營養治療的方法能夠起到更好的治療控制效果, 在此基礎上增加使用人體成分分析儀更加能夠提高營養治療方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10]。人體成分分析儀能夠準確檢測患者身體的各項營養指標情況, 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全面的評估, 醫療人員通過人體成分分析儀的結果就能夠科學調整患者的營養治療方案, 提高質量控制的效果[11]。
本實驗結果表明, 使用人體成分分析儀指導營養治療的方法能夠提高治療方案的針對性, 同時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能夠知道, 實驗組順產率93.33%高于對照組的60.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317, P<0.05)。實驗組妊娠期并發癥發生率6.67%低于對照組的36.6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954, P<0.05)。實驗組不良結局發生率3.33%低于對照組的2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 人體成分分析儀指導營養治療體現出更好的治療效果, 對于患者營養的攝入、并發癥的降低等方面都具有促進的作用, 體現出較為強大的指導性[12]。
綜上所述, 人體成分分析儀指導營養治療的方法能夠有效地提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控制效果, 保障孕婦與圍生兒的健康, 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深入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新玲, 馮靜, 李麗, 等. 人體成分分析儀指導營養治療對妊娠期糖尿病的影響.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9, 29(13):64-67.
[2] 朱娟娟. 血糖控制與脂肪因子監測調控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嬰結局的影響. 中國婦幼保健, 2018, 33(24):5805-5807.
[3] 臧雅靜. 飲食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母嬰結局的影響.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8, 29(11):1843-1844.
[4] 林素蕊, 王騫. 血糖控制效果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嬰結局的影響觀察.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17):45-46.
[5] 石小哲, 馬宏豐. 血糖控制效果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嬰結局的影響. 社區醫學雜志, 2017, 15(15):44-45.
[6] 任婧, 劉培. 全程強化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母嬰結局的影響.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7, 30(10):1546-1548.
[7] 尚迎軍.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對母嬰結局影響的觀察.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7, 28(S2):160-161.
[8] 農曉菲.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對母嬰結局的影響研究. 基層醫學論壇, 2017, 21(8):930-931.
[9] 臧玲, 邵國媛, 朱峻峰, 等.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對母嬰妊娠結局的影響. 當代護士(上旬刊), 2017(2):86-88.
[10] 馮麗君. 人體成分分析儀在妊娠糖尿病篩檢中應用及經驗——以邵逸夫醫院營養科收治的88例病人為例. 今日科技, 2016(10):57-58.
[11] 劉思彤, 王新穎, 彭南海. 人體成分分析儀在臨床上的應用. 中國醫療設備, 2016, 31(8):144-146.
[12] 華沛旻. 飲食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母嬰結局的影響. 中國基層醫藥, 2014, 21(18):2749-2751.
[收稿日期:20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