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黎
【摘要】時空意識是高中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高中生需要在高中歷史學習的過程之中具備一定的時間觀念,才能更充分地理解和記憶歷史知識。在高中歷史課堂之中不斷加強學生歷史思維,讓學生站在時間和空間的角度不斷加強歷史事件與時空的練習,就此進行探索研究。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歷史時空觀念?時空意識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時空意識培養的理論基礎分析
(一)新時期課程改革的需求
在過去的高中歷史教學之中,教師過于注重于對于常見考點的總結,忽視了學生歷史時空概念的構建培養。新課程改革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歷史素養,學生必須具備這種歷史時空概念意識。除了在傳統應試教育之中需要注重對學生的歷史知識教學之外,教師還需要注重基于歷史事件的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在《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堂標準》之中提出知識與能力的教學目標。學生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之中養成這種優秀的素養才能提升歷史學習能力。
(二)不斷完善歷史知識體系的需要
歷史教學并非是隨機教學,是遵循著一定的事件發生先后順序進行教學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歷史教材之中判斷出來。教師在過去沒有注重歷史事件于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性,過于松散,這也就導致了學生看待歷史事件沒有一個連續性,自然而然,無法形成一個時空意識。另外,就是部分歷史事件時間跨度較大,歷史事件于歷史事件之間存在著知識斷層,教師沒有注重讓學生自己補充相關內容。很多學生受到電視劇或者是野史的影響,對于一些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認知不完善,這也是目前教師所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難題。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時空意識培養策略分析
(一)合理地利用教材
歷史教材的合理利用是構建學生時空意識的基礎和重中之重。歷史教材作為開展歷史課堂的重要工具,承擔著載體和媒介的重要作用。筆者認為,首先,教師需要針對于教材之中的歷史事件進行一個宏觀的概括,以事件發生的時間為基準。其次,一次橫向劃分具體影響或者是內容,這樣學生可以較為直觀的觀察到各個事件的前后順序。筆者認為,教師還可以利用當代發明的重要物品引導學生進行相關記憶。例如,四大發明分別對應的是哪些朝代,為什么四大發明能在這些朝代所發明還有就是發明之后的影響,等等,這些都是可以連成一條時間線的。另外,在高中教材之中不難發現,很多事件都是參照歷史時間順序來編排的,先是古代的各種戰爭和起義,后來再是侵華戰爭等現代史,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也需要參照這種順序進行合理的歷史教學。
(二)繪制時間線圖,幫助學生理解
筆者認為教師完全是可以繪制相關時間線圖的,這不僅僅方便學生理解和記憶,也方便教師教學。學生如若在高三階段,那么時間線表能讓學生利用最少的時間對于各種事件或者是各個朝代的特征、事件、名人、發明,進行具體的記憶。筆者建議教師在繪制相關時間線圖的時候需要依據教材進行劃分,一本教材之中的事件進行一個圖表的繪制,因為不同的教材所側重的講解內容是不同的,有些教材側重于講解發明創造,有些教材注重于講解各類歷史起義事件,有些則側重于講解各種人文事跡。那么,面對種種關聯性相對較大的事件需要總結歸納,面對關聯性較弱的事件則可以劃分到不同的時間表格之內。那么這樣制作的表格給人一種十分清晰并且爽朗的感覺,并不會讓人感覺到混亂。
三、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時間意識構建的意義
(一)提升高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的高中歷史教學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都是由老師講,學生聽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了教師的主導地位,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種教學方法雖然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快教學的進程,但是缺乏課堂環境和課堂效率,不適合高中學生的歷史學習。注重構造學生歷史事件意識,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歷史時間線上的留白,會讓學生不自主的想要探索出具體內容。另外,在這樣的高中歷史課堂之中,教師是把學生當成這了課堂的中心,在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歷史教學。學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上網查閱資料等多種方式來解決問題獲得答案,它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減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盲目性。
(二)減少對于歷史事件的誤判性
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對于歷史事件存在著一定的誤判性。他們對于人物形象過于盲目崇拜。那么,這也是一種對于歷史的誤判性。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教師需要避免這種誤判行為。歷史教師是不存在個人情感和因素的,歷史事件的評判需要結合具體的事件以及內容以和影響進行研究,需要完整和全面,不能以主觀印象取代客觀事實。
綜上所述,高中歷史教師需要在課堂之中培養學生的時空意識,這不僅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各個歷史事件,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相關內容,復習起來也更為方便,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楊海燕.高中歷史教學與時空觀念培養——以“古希臘民主政治”一課為例[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6,(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