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克強
【摘要】將教學聯盟建設成為“命運共同體”,各成員學校需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營造溝通合作、共建共享的教育格局。在這個過程中,互利共贏是基調,深度互信是保障,交流互鑒是途徑,休戚相關是動因。摒棄“零和”思維,實現利益各方同呼吸共命運,最終形成教學聯盟各成員學校質量效益對接、整合的大格局。
【關鍵詞】教學聯盟?命運共同體?互利共贏?深度互信?交流互鑒?休戚相關
教學聯盟,是霸州市教體局根據我市實際創建的以強校幫扶弱校、城鎮學校輻射農村學校的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新模式。在“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引領下,教學聯盟各成員學校打破校際界限,建立平等對話、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營造溝通合作、共建共享的教育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從而實現全市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一、互利共贏是基調
各學校之間的互利共贏是建立教學聯盟的基礎,也是打造“命運共同體”的前提條件。機械的“削峰填谷”和簡單的“均貧富”,是為了一方利益損害另一方利益,這樣的聯盟不可能得到持續發展,甚至會加深和激化各方面的矛盾,其結果只能是不歡而散,最終回到老路上去。
教學聯盟各成員學校通過深層次交流,取長補短,實現互利共贏、協同發展。聯盟中心校的各項制度完善,教學管理精細,校長們理論水平較高,管理經驗豐富,有許多值得其他學校學習的地方;同時,各聯盟校的校長多數是從教學一線摸爬滾打起來的,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對于教學管理有其獨到的理解和做法,他們的經驗也不容忽視。因此,各聯盟校要對自身的優勢與不足進行深入剖析,找準阻礙教師成長、質量提高和學校發展的瓶頸,向中心校尋求指導和幫助;中心校根據聯盟校提出的要求,結合本校實際,選擇適當方式給予無私援助。不僅如此,中心校還要俯下身來,在交流和幫扶中發現聯盟校的閃光點,熱情鼓勵并虛心學習,推動本校教學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與學校之間的互助幫扶相類似,教師之間的“結對幫扶”也是如此。在教學聯盟組織的“結對幫扶”活動中,青年教師向名優教師虛心求教,使自己在工作中盡快成熟起來;名優教師為幫助青年教師解決教育教學方面的各種問題,積極出謀劃策,千方百計為青年教師排憂解難。表面看來,青年教師收獲更大。其實,名優教師也能夠通過與青年教師一起探索專業成長的途徑和方法,使自己的業務水平得到飛躍和升華。
二、深度互信是保障
教學聯盟成員學校之間只有達到深度互信,才能將自己的優質教學資源毫無保留的與其他學校共享,才能從各個方面為其他學校提供“雪中送炭”的真誠幫助。
這種深度互信,來自于各學校“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均衡發展”的共同愿景,來自于對自身條件的清醒認識和對其他學校的深入了解,來自于彼此之間的肝膽相照,坦誠相待,利益分享,責任共擔。
實現深度互信,教學聯盟成員學校之間要注意“聆聽和學習”。“聆聽和學習”可以促進互相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通過“聆聽和學習”,各學校能夠體察對方的想法、感受、期望和擔心,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決策決議,在為他人著想的同時,自己也會得到來自對方的理解和幫助。
實現深度互信,教學聯盟成員學校之間要做到“開放和透明”。不同學校的領導和教師,能夠坐在一起敞開心扉,暢所欲言,不作保留,不設防線,這種深度互信源于各方心態的“開放和透明”。“開放”就是張開、釋放,不受限制;“透明”就是透亮、明白,代表彼此真心真意?!罢嬲\”是互信的基礎,“開放和透明”推動互信的不斷深入與發展,使教學聯盟的每一個成員都享有歸宿感、信任感和安全感。
實現深度互信,教學聯盟成員學校之間要營造“融洽的氛圍”??鞓泛妥鹬兀杂珊推降?,是“融洽的氛圍”的重要元素。各學校領導和教師相處融洽,相互認可,從而產生集體認同感,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團隊作用,共同達成工作目標,共同實現人生價值。在“融洽的氛圍”里,每個人都能得到他人的承認,都能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全身心朝著教學聯盟確定的方向努力。
三、交流互鑒是途徑
將教學聯盟建設成為“命運共同體”,可以使校際間溝通順暢,關系和諧,異質互補,同質共進。
教學聯盟各方認真履行職責,將本校的辦學思想、教育理念、教學經驗和科研成果等提供給其他學校,相互借鑒,相互學習。尤其是中心校,要切實擔負起幫助、指導、促進聯盟學校提高師資隊伍水平的責任和義務。比如,中心校選派優秀干部,到聯盟校擔任教學管理工作;各學校互派優秀教師到對方學校開展隨崗學習、跟蹤指導、崗位置換等活動。中心校將聯盟校各學科教師納入本校教師培訓體系,培訓時“教”與“學”是一種對話式的主體間性關系,彼此尊重,自由交流,最終實現情感的融合、知識的生成和技能的增長。
教學聯盟成員學校實行相對一致的常規管理,在教學進度把握、教學過程管理、教學質量檢測等方面訂立統一的制度,開展統一的教研、科研和教學常規檢查等活動。中心校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主動幫助其他學校改進教育教學發展策略,帶動各聯盟學校不斷進行制度創新,提升管理品位,促進內涵發展和特色發展。
在教學聯盟校際聯動、交流互鑒過程中,各學校逐步確立了“全力打造均衡、優質、和諧的教育品牌,創建霸州最亮麗學?!钡霓k學目標,大大加快了全市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和現代化發展的步伐。
四、休戚相關是動因
利益各方命運的相關性,是構筑“命運共同體”的關鍵因素。每個成員都深刻體會到彼此之間榮辱與共、休戚相關的命運關系,就會產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強勁動力的驅使下,共同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標。
為了強化全市中小學教學聯盟的有序、健康、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率,助推城鄉教育一體化進程,我們研究制定了《霸州市中小學教學聯盟考核評價辦法及指標》,建立捆綁式考核評價機制,對教學聯盟內各學校定期進行考核,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促進教學聯盟這一“命運共同體”的成功構建和可持續發展。
對于教學聯盟中心校及各聯盟校的考核與評價,我們始終堅持質量核心、特色發展、資源共享、促進公平、逐步推進、不斷創新、標準統一、捆綁評價等原則,采用自查自評與組織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包括發展規劃、組織領導、工作機制、發展成效等內容的全面考核,整體評價,并將評價結果納入年度綜合教育督導評估序列。這種做法,有效激發了各學校領導和老師們唇亡齒寒的憂患意識與同舟共濟的協作精神。
教學聯盟各成員學校聯合組織各級各類考試和質量檢測。由教學聯盟統一進行針對各類考試的教學質量分析,形成教學聯盟教學質量分析報告,召開教學聯盟教學質量分析會。教學聯盟根據教學成績確定教學質量薄弱學校,由中心校經過實地調研,查找落后原因,制定幫扶計劃,整合各方力量,對薄弱學校實施重點幫扶、深度幫扶、精準幫扶,有效促進我市中小學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有力推動區域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
總之,將教學聯盟建設成為“命運共同體”,必須摒棄“零和”思維,不追求排他性利益,以合作促互信,以互信促合作,最終實現各學校同呼吸共命運。教學聯盟成員學校努力做到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堅持不同學校文化的兼容并蓄,交流互鑒,進而形成教學聯盟內各學校質量效益對接、整合的大格局。
本文為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建立教學聯盟,推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研究》(課題編號:1704146)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