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德光
【摘 要】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國家對經濟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作為發展的根基,經濟自古以來就是所有人關注的對象。如何提高國民生活水平、促進全國經濟的發展成為了國家財經部和相關經濟工作者甚至是整個社會關注討論的熱點話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經濟作為全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了國家的重點關注。本文通過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面臨新挑戰”以及“策略與建議”這三個方面的探究,強調了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時傳遞了關于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一些實施建議,希望能夠對農村經濟的發展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關鍵詞】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實施策略
農村良好的經濟發展對整個國家和社會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是我國發展經濟過程中的必要舉措。在黨和政府的幫助與扶持下,農村經濟不斷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在新時期的背景下,為了更好地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作為農村經濟管理的工作人員,要不斷培養自身的責任意識,時刻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使自己的工作行動順應農村經濟發展的規律,找到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管理策略,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全社會的穩定進步做出屬于自己的貢獻。
一、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
農村經濟不僅是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還是農村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經濟管理指的是以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為基礎,充分貫徹落實黨和政府的目標,為農業的發展和農村人員的幸福生活而開展的管理活動。當前我國農業的發展處于良好態勢,實現了穩中前進。為了保持這一局面,農業方面的工作者要不斷培養自身的責任意識,為農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盡管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全國各個領域、各個行業都有了突飛猛進的成果,但是對于全國的經濟而言,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仍然還是國家關注的重點對象。因此,在實際的工作中,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人員要時刻以增加農村各戶收入、推動農村全面發展為行動目標。農村經濟管理包括土地承包和流轉、農村財務管理、農村合作社和對農民的監督管理責任等四個方面。為了實現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科學合理化發展,農村各級干部、中央政府等各級領導人員不僅要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更要積極發揮自身的監督職能。
二、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面臨新挑戰
(一)管理體制仍需優化,經營模式制約經濟發展
沒有規矩,不以成方圓。隨著時代的發展,“規矩”也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而靈活變動。然而,在當前的情況下,還有不少農村將原有的管理體制當成工作的標準,而這些原有的管理體制卻不能夠達到實際的要求。除此之外,即使有部分農村經濟管理者意識到了改革的重要性,創設了管理服務中心等機構,但是這一改革需要經過層層審批和長久的宣傳、推廣,這就意味著需要的時間也是非常多的。不僅如此,在改革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和阻礙,這也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充沛的精力去應對的。除此之外,大多數經濟落后的地區,農產品還是以消費為主,導致經營模式小,收益低。
(二)缺乏新型農村人才和優秀的經濟管理團隊
良好的隊伍建設是農村經濟管理能夠順利發展的條件。然而,在一般情況下,農村經濟管理隊伍都是由當地的農民組成的,這就間接體現了農村經濟管理隊伍的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不高,應用現代化科技的能力較弱,從而不能很好地促進農村經濟改革發展,進而導致農村始終都難以走向繁榮。所以,想要全面推動農村的經濟發展,培養新型農村人才、建設強大的農村經濟管理團隊極其重要。
(三)農業資金投入不足,農業工業化發展面臨阻礙
政府對農村的經濟支持是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重要的物質基礎。充足的農業資金是實現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然而在現實的情況下,由于農村人口多、地域廣,盡管政府對農村的投資力度較大,卻依舊呈現農村資金缺乏的局面。除此之外,建設農業基礎設施耗費的時間非常長,且成效不大,在吸引社會資金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除此之外,農業經濟為粗放型經濟,農產品大多都沒有經過深加工,因此經濟利益不高。
三、策略與建議
由以上可見,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大的問題和阻礙。基于這種情況,作為農村經濟管理工作者,應該積極分析和研究問題產生背后的原因,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以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結合多年的經驗和實踐結果,筆者認為,應該從實際出發,不斷嘗試,不斷創新,以不斷提高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一)創新農村經營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經濟合作組織
創新推動發展,只要不斷創新,推進改革的進程,農村經濟才能夠得到穩固發展。因此,在始終堅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充分結合雙層經營管理體制的基礎上,促進農村經濟改革、提高農村經營發展模式的創新性顯得極其重要。為了加快農村經營發展的進程,地方政府應該加大對新型農業集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大力發展經濟合作組織,努力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創設與農村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輔助性機構,加大對農村經濟服務和管理的資金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農村經濟發展的保護機制。
(二)提高農業資金使用效率
為了支持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政府加大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資金投入義不容辭。然而,自古以來,在農村就有這樣一句話:錢要用在刀刃上。因此,作為農村經濟管理工作者,要積極采取措施,提高農業資金使用效率,將資金用在該用的地方。首先,政府要持續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資金投入力度,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持與保障,使農村經濟管理擺脫帶病運行、“缺血”發展的不利狀態;其次,政府應該制定一系列的引資和融資政策,切實提高農村農業項目對社會資金的吸引力,以便能夠更好地吸收和運用社會資金發展和壯大農業經濟;最后,政府還應加強對農業資金的使用和監管力度,以實現資金和資源的優化配置、高效利用。
(三)促進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具體而言,首先應打破產業之間的界限,形成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其次,及時了解并順應惠農、富農政策,從根本上促進增收;再有,引進新時代的技術與理念,引導、改造農業從而提升農業競爭力;最后,充分發揮市場的導向作用,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在融合的過程中,應該由同一個經營主體完成,即同一個經營主體同時經營一、二、三產業,如此才能使經營者分享來自二、三產業的利潤。這樣才能有效地延長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增加農產品附加值,達到提高農業經營者收益的效果。
四、結語
農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當前形勢下,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是政府的必要舉措。在新時期的背景下,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正處于一個良好的發展態勢,但是同時也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阻礙和挑戰。因此,作為農村經濟管理工作者,要時刻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積極分析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努力找到解決方案,不斷創新、不斷嘗試、不斷實踐,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的工作方法,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為農村經濟的發展貢獻屬于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走農村經濟發展之路固然艱辛,但是這其中卻也少不了因為收到的成果而感受到的喜悅。為了農村人民的幸福生活、為了國家經濟的全面發展,我們應該在這條路上不畏困難、永不放棄、艱苦奮斗、勇往直前。
(山東省青島市萊西市姜山鎮經管統計審計中心,山東 青島 266603)
參考文獻:
[1]杜傳勝.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36):4417. 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19.
[2]管麗.農村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作用分析[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9,(11):75,77.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19.
[3]田幸吉,王月.芻議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吉林農業,2019,(23):51. DOI:10.14025/j.cnki.jlny.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