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部編教材的亮點之一是增設了活動探究單元,這個單元怎么教,如何落實好活動探究單元的教學任務,需要語文老師多方研究。本文試圖研究教材內容和語文核心素養的關系,從而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實現教學效果最大化。
【關鍵詞】部編教材;活動探究;教學內容;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34-0053-02
【本文著錄格式】陳絨.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活動探究課”教學研究——以統編教材八上第一單元為例[J].課外語文,2020,19(34):53-54.
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的傳承與理解這四個維度,是語文教學內容的總方針和總目標。但不是每篇文章都要落實這四個維度,教學文本的特性決定了這四個方面的內容的教學設計有所側重。基于以上認識,以統編教材八上第一單元新聞類的文章為例,著眼于語文核心素養養成,試圖探究出“活動·探究”課的有效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
一、重組教學內容,建構新聞知識
本單元的單元目標之一是理解多種新聞文體(消息、特寫、通訊和評論)的特征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建構新聞的相關知識。為了更好地學習新聞類文體知識與語言特點,結合語文作業本,采用比較閱讀的策略,重新組合6篇課文的教學內容,整理4張新聞知識任務卡。
本節課以《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為定篇,講清楚消息的五個結構和語言特點,然后讓學生自主研讀《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和《首屆諾貝爾獎頒發》。學生通過兩則消息的對比,明白一則完整的消息,必備標題、導語和主體這三部分,而背景和結語根據消息內容而定,可有可無。通過《首屆諾貝爾獎頒發》了解消息結構安排的重要性,認識 “倒金字塔結構”。
在第一節的基礎上進行發展和提升,重點比較新聞特寫和消息的不同點:消息往往注重新聞事件的全過程,新聞特寫則主要描述新聞事件中的片段;消息的表達方式是記敘,有時會有少量議論,新聞特寫的主要表達方式是描寫,記敘很少。
有了前面一節課的積淀,這節課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老師提供輔助資料,新華社消息《艦載機殲-15在我航母上順利著艦起飛》,與通訊《一著驚海天》作比較閱讀。學生通過自己的比較閱讀,區分兩者的區別。
第四節課《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的文體是新聞評論。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同樣采用文體比較閱讀,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樣一種新聞體裁。只有有深度有角度有可讀性的作品才能吸引讀者,而《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
基于語文核心素養之“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打破原有的單篇的教學設計,把一個單元的6篇文章重新組合,采用比較閱讀的教學策略,把原有的5課時變成了4課時,減少了課堂教學時間,騰出1課時讓學生進行新聞整理分類。課前布置作業讓學生廣泛閱讀新聞,上網搜索近期發生的重大新聞。學生根據自己的素材選出最感興趣的新聞,按照消息、特寫、通訊和評論分類,在這一節課上進行展示和分享。不僅豐富了學生的閱讀素材,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也為新聞采訪和新聞寫作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二、開發寫作資源,運用新聞知識
通過5節課,學生基本理解了消息、特寫、通訊和評論的區別與聯系,接下來就要用自己建構的知識來進行課外實踐,完成本單元的任務二和任務三。鑒于學情原因,在實施過程中,對新聞采訪和新聞寫作的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設計了消息寫作指導——新聞實地采訪——特寫通訊寫作三個課時完成教學實踐。
第一節消息寫作指導課。消息的寫作最主要的是新聞標題和導語的擬寫,其次是合理安排消息結構,然后結合第11屆校運會,王越同學在男子100米跨欄中獲得冠軍一事,當堂寫一則消息,最后集體評議總結。
第二節新聞采訪實踐課。設計了三個環節,第一明確采訪程序(確定新聞主題——明確采訪分工——設計采訪提綱——實地采訪記錄)。第二,重點討論設計采訪提綱(如何確定采訪對象和擬寫采訪問題),共同討論完成以下表格。第三,實地采訪活動:請你“變身”為一名記者,記錄下運動會的精彩。
第三節課深度寫作——新聞特寫或者通訊。這節課的目標是讓學生寫作。新聞寫作是一個內化的過程,屬于語文核心素養中審美鑒賞與創造。經過前面七節課的課內學習、課外新聞整理和實地新聞采訪,學生的大腦中有了充足的素材積累,也有了獨特的采訪體驗。當然寫作有素材有體驗固然好,但是章法和技巧也是必不可少。
如寫作新聞特寫,《飛天“凌空”》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主要訓練細節描寫。結合運動會,找到一段學生扔鉛球視頻,一分鐘的視頻包含不同角度的視頻回放, 讓學生在慢動作的回放中觀察手、腳、脖子、面部等細節展現,并用一系列動詞、修辭等手法來描寫精彩的瞬間。
而對于通訊的寫作,其實就是消息的改寫和擴寫。通訊篇幅長,消息篇幅短,但是兩者在收集材料和寫作過程中的思路是一致的,講究5個W (when、where、who、what、why) 和1個H (how) 。通訊就是對新聞事件、人物和各種見聞的比較詳盡而生動的報道。
呂叔湘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教學的關鍵在于一個“活”字。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立足單元目標,重組教學內容,優化教學過程,開發寫作資源。讓我們的學生在參與和體驗中學習知識、鍛煉能力,激活思維。認真上好我們的活動探究課,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