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改革實施深入背景下,高等院校在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運用多種新型教學模式,促進教學的提升。當前,網絡英語教學當中的情感設計得到了廣泛運用,并且得到了好評較多。情感設計方式的運用,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體驗得到強化,形成正確學習方向和學習目標,增強在學習中的能動意識,從而促進高校英語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網絡英語教學;情感設計;能動意識
【作者簡介】李福珍(1968-),女,漢族,新疆烏魯木齊人,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國語言文學及應用語言學、高職英語教學。
情感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對網絡英語教學當中存在的各個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探究,嘗試構建情感解決模型,能夠體現出英語教學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須尋找網絡英語教學中和情感方面相關的因素,然后比較各種因素,發現因素彼此之間的聯系,然后進行感知判斷,如情感接受、語言習得、情感種類等,最后再進行較為系統的情感設計。
一、 情感概念以及分類
情感過濾理論指出,在接受語言信息時,需先運用情感過濾器進行篩選,在此基礎上,才能獲得相應語言習得能力。根據情感過濾理論得出,情感元素在學生進行語言學習時,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進行語言學習過程中,通常會針對情感體驗進行分類,然后對情感產生的原因進行細致分析,對積極情感進行強化,剔除一些消極情感。在網絡環境中產生的情感元素,主要可以將其劃分為這幾類型,首先,正確動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動機對學習努力程度有著比較直接的影響。其次,情緒。情緒屬于情感體驗,整體過程比較短暫。學生在學習中如果產生憂慮、抑郁、焦慮、不安心理,理解能力將會受到影響,學習效率比較低,整個學習過程中都會感覺到壓力。而滿足、自信的心理,則會使學生在內心中產生認同感,整個學習過程比較容易和輕松。最后,互動體驗。在網絡環境中,交流活動的主體是人與機器,良好的互動體驗有利于促進學生網絡資源、網絡平臺實際利用效果的提升,進而使資源信息篩選、查找更具效率性。在此情況下,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也能保證其學習效率。
二、 情感設計前提
情感設計在實施過程中,須積極發現和深入挖掘英語教學當中各個因素關系,實現對結構化情感設計模型多的構建,在此過程中,能夠體現出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在具體實施時,須從這幾方面進行,首先,對網絡英語教學當中涉及的情感因素進行尋找,并針對各種因素進行比較,發現不同因素之間的聯系。其次,運用感知對過程進行判斷,就網絡教學情感來講,主要包括情感種類、情感接受以及語言習得等。將社會、個人在網絡英語中出現的判斷、情感認知等反饋到比較過程當中,對判斷過程和比較過程形成更清晰、明確的認識,使其共同在決策階段發揮作用,最終實現對網絡英語教學情感框架的設計。
三、 情感設計理論基礎
祝智庭認為網上學習活動在實施時,主要發生在作用域內,作用域有三個,其中有工作空間、內容空間以及協調空間,協調空間中包含情感,情感設計和內容、活動之間聯系緊密。活動理論是來自于德國,屬于抽象、復雜的理論框架,主要是為理解和分析人類活動提供詞匯與概念。活動理論當中主要有六個主要原則,活動屬于活動與意識之間的統一,在此過程中,須將目標作為導向,具有層級結構,可以外化和內化,也可以進行調節,并且需遵循一定的發展原理。
四、網絡英語教學的情感設計的基本框架
1. 情感設計當中的概念模型。網絡的運用,能夠為英語語言學習構建豐富輸入環境,這種輸入模式和單純的視覺輸入或者是聽覺輸入相比優勢明顯。信息技術能夠促進學生對語信息、語言文化圖示的理解與吸收。由活動理論可知,活動的實施有利于思維發展,并且和語言學習中的交際特點相符。就當前英語教學系統和英語教學軟件來講,多數是關注多項選擇、內容呈現、是非判斷等學習活動,關注的主體為個別化學習,在此情況下,對合作學習、協作學習有所忽視。但是從學習自身來講,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在網絡虛擬環境中,更應注重情境的構建,這樣才能是虛擬環境在交互性質較弱方面的問題得到彌補,因此在進行學習過程中,須對活動中涉及的問題進行詳細考慮,使語言輸入和活動在聯合的情況下,學生的情感反應會得到刺激,通過情感過濾的實施,獲得情感變量。就語言輸入來講,可以將其理解為在活動基礎上形成的語言輸入,活動可以對語言輸入起到推動作用,也可能對語言輸入產生阻礙作用。在經歷情感變量重新協調、組織的基礎上,語言輸入才能進入到大腦中,并且在大腦中形成語言習得機制,形成語言習得能力。對于概念模型來講,須思考情感變量在進行分類時是否能夠保證合理性以及情感變量需怎樣進行組織、協調。
2. 情感變量分析。情感變量的確定是進行網絡英語教學情感設計的基礎。與學習相關的情感主要有信心、焦慮、喜愛、沮喪、失落、喜歡等,這些情感的產生會將情感和學習過程中產生認識交織在一起。在學習中如果正面情感加強和負面情感減弱,就能產生積極情感,知識在學習時也更容易得到構建。同時,對于情感Lehman提出了七個比較關鍵的領域,并且制訂了相應的框架,即環境、參與者、交互性、形式與策略、質量與支持。從情感考慮、相關方法、相關策略、問題焦點、問題決策等五個維度對不同領域進行了分析。框架的制訂,有利于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關注情感問題,并且適時在學習中進行情感干預,實施有效開發、解決策略。針對情感變量問題,從普遍到具體,按照邏輯對其進行排列,可以分為五類,即沮喪、焦慮、恐懼、擔心、信任、信心、興奮,焦慮、恐懼、擔心可以劃分為一類,沮喪情緒是多數在線學習的學生會出現的心理,他們在注冊課程、尋找學習方式中常常會產生這種情緒,對于雜亂、復雜的網絡導航感到十分迷惑。當他們嘗試在網上學習時,經常會產生迷惑或者是困惑的感覺,無所適從,焦慮、恐懼、擔心屬于進行網絡英語學習中,學生最容易產長的情感問題。興奮屬于網絡英語教學在實施時比較容易營造的情感,通過豐富的畫面、外語教學的特有特點,以及多媒體手段,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產生興奮點。就興奮情感來講,主要是受第一印象的影響。在開展視聽說教學時,能夠實現寓教于樂,促進了教學方式的創新。如,教學中新圖標的設置能夠使學生產生興奮點,感覺眼前一亮。網絡環境下,良好的語言風格能夠對學生會產生更大的吸引力,也能使整個語言表達更可信,說服力明顯。信任對于學生來講,屬于精神支持。學生在進行在線學習時,往往會產生疏遠感以及恐懼感,因此對于學伴、教師、網絡的依賴性比較大。交互活動的實施,能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形成信任感,使信任感成為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支撐。在英語教學活動開展時,往往需學生完成聽說任務,如小組發言、英語問題回答、角色扮演等,在此過程中,信心的形成是他們將任務完成的保證。
3. 情感變量協調、組織。情感變量主要是指兩種情感,一種為正面情緒、一種為負面情緒,在此過程中,負面情緒會影響語言習得,因此對情感變量進行協調組織,從本質上來講,屬于對負面情感的組織,通過對情感變量的協調、組織,使情感在英語學習中逐漸向正面方向轉變。針對負面情感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能夠得出,可以從四個階段對負面情感進行克服:首先,需避免負面情感的繼續發展。其次,對負面情感進行管理,使負面情感在發展中得到遏制。再次,運用合理方式對負面情感進行緩解。最后,重視負面情感的轉變,盡量使負面情感轉變成正面情感。通過對情感變量的協調、組織,能夠使情感變量處于積極的狀態下,這是進行網絡英語教學中情感設計需關注的重點問題。
4. 體現設計環境人性化。進行人性化設計的主要目的在于使網絡教學環境充分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使學生產生一種舒適感。就教學環境來講,主要是由硬件設施、教學平臺、網上資源、管理系統等構成,硬件設施是指英語教學過程中多媒體以及互聯網的運用,硬件人性化的體現主要是指保證設備在使用時的便捷性和舒適性,如保持環境舒適性,保證設備整潔性,能夠隨時隨地地對設備進行操作,英語庫中具備多種資源。在教學平臺和網絡系統中,人性化設計的實現需將學生在學習時必須獲得的內涵涵蓋在其中,并保證內容在獲取時的便捷性,如智能界面的設計。除此之外,人文環境也能將人性化設計體現出來,學生可以將編號作為憑證進入到系統或者是機房當中,機房能夠提供咨詢服務和供應熱水服務。網絡速度、資料查詢時的難度、機房環境、學時限制等,都會對學生實際學習興趣造成影響。因此,在進行情感設計過程中,應注重對人性化環境的構建。
5. 融入跨文化情感。跨文化情感屬于網絡英語教學中進行情感設計時需關注的重點問題,這主要是由于英語屬于非母語語言,會涉及學生日常沒有接觸過的文化元素。在習得文化元素的同時,學生也會在跨文化學習中產生對應情感體驗,和單純學習語言知識相比,語言學習時產生的情感體驗更加重要,和知識習得的錯誤性相關,由文化造成的情感體驗錯誤更加嚴重。從行為角度講,語言當中詞匯的產生和發展主要是依賴實際交流情境,語言詞匯比較基本的體征便是具備文化導向性,如文化環境不同的影響下,在理解詞義時,也會出現一定的差異性,進而導致雙方在溝通、交流時意愿有所降低,或者是整個溝通過程失敗。同時,在文化環境不同情況下,語言表達和情感分類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性,如情感分類的差異性、詞匯缺少對等性等。同時,在進行語言交流過程中,文化群體在不同的情況下,肢體語言會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因此針對網絡英語教學進行情感設計時,應注重對西方文化的滲透。
五、結語
總之,在網絡英語教學中,針對情感設計問題,需對情感變量進行細致分析,然后制訂相應的情感設計框架,其中重點關注情感模型、情感變量分析、情感變量組織協調等。情感設計的方式,能夠使網絡英語教學在實施時獲得全新視角,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存在的情感動力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隨著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對于情感設計框架,需在使用中對其不斷完善,進而使情感設計在英語教學中充分發揮自身作用與價值。
參考文獻:
[1]張莉莉,劉升.多媒體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的生態化探索 ——評《大學英語網絡教程(2)》[J].新聞愛好者,2020(4):109-110.
[2]何佳.網絡直播平臺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語言研究[J].山西青年,2020(10):114-115.
[3]江凌云.基于網絡平臺的高三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考試周刊,2020(41):98-100.
[4]雒麗紅.網絡環境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特點分析[J].考試周刊,2020(35):103-104.
[5]王厲.網絡時代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教學理念與對策——評《網絡時代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探究》[J].新聞愛好者,2020(1):97-98.
[6]簡花.網絡環境下小學英語教學策略研究[J].南北橋,2020(7):5.
[7]胡蓉艷.基于網絡平臺英語空間教學模式研究[J].青春歲月,2017 (12):221-221.
[8]林勇,王星譽.基于問題導向的”兩雙”式高職英語聽力能力培養教學改革與實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 (11):53-55.
[9]陸小英.基于FiF測試平臺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感想及優化措施——以藝術設計學院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為例[J].海外英語(上),2018(4):97-98.